罗苟新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隔代养”现实下“责令管教”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近年来,媒体公开的未满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触犯刑法的恶性案件常引发舆论声讨父母的管教责任问题,当前在"隔代养"等原因产生父母子女亲情疏离或者分离的社会现实情况下,由于立法抽象不变操作,缺乏公力督导和保障,没有纳入社区矫正以及未形成民间互助,适用《刑法》总则17条第4款"责令管教"产生了父母管教缺席以及管教不能的困境,本文建议通过明确立法实施细则,加强公力督导和保障,纳入社区矫正范围,引导民间互助形成合力推进"责令管教"适用的实效。
- 罗苟新
- 关键词:破解
- 论我国经济刑法的国际化趋势与立法改革
-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刑法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后法律保障,也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走向国际化。经济刑法的这一发展趋势,是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决定和法律的共性因素主导,以及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其具有泛指...
- 罗苟新
- 关键词:经济刑法经济犯罪刑事责任制度
- 文献传递
- 高与低:职务犯罪二审证人出庭率研究——以W中院2011~2015年案件为样本
- 2017年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指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的顶层设计,如何落实证人出庭制度成为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刑事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推进,证人出庭成为二审庭审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
- 罗苟新
- 关键词:证人出庭率开庭审理
- 未成年刑事特别程序一审实践调研报告——以三个法院三种制度实践为样本
- 2015年
-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中的未成年特别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实施情况怎样,本文以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了呈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 罗苟新
- 新时期我国经济刑法国际化进路解析
- 2013年
- 阐述了我国经济刑法国际化进路的基本特征和新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新时期我国经济刑法国际化进路的立法取向和司法应对举措,以期能有益于我国经济犯罪风险防治效益的提升。
- 罗苟新
- 关键词:经济刑法司法应对
-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法律维度初探——基于国际视野的慎思被引量:3
- 2012年
- 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物联网成为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被视为世界各国当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领域。我国作为物联网时代的后发起国家,"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调整产业路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新生动力的重要选择,需要法律来维护和应对其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以保障其对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促进实效,本文就此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 罗苟新
- 关键词:物联网法律问题法律维度
- 论我国经济刑法国际化的因素被引量:1
- 2008年
-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开放性的社会背景下,任何国家的法律发展都不再是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现象。世界各国的经济刑法,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吸收,甚至趋同的国际化现象。我国经济刑法也不例外,这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受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 罗苟新
- 关键词:经济刑法
- 探索依法行政的新理念——服务与合作
- 2010年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并复杂多样化,由于执法观念上的误差,行政执法在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基于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提出了"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本文将通过人文角度运用利益分析法来探讨依法行政的理念:服务与合作。
- 李纯纯罗苟新游华奎
-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行为和谐社会
- 高校学生干部受挫原因分析
- 2010年
- 学生干部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协助群体。在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今天,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在学生群体中起到模范作用。而遭遇挫折是对他们心理素质的重大考验,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应该重视提高他们处理逆境的能力。本文将全面分析他们遭受挫折的原因,力求为提高其应对挫折能力"对症下药"找到"症源"。
- 罗苟新游华奎李纯纯
-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挫折
- “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入罪研究
- 2024年
- 《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将虚假诉讼行为纳入刑法打击范畴,但针对“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的罪与非罪,实践中类案不同判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为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从刑法入罪原意解读“部分篡改”归类于主观“捏造”,并根据“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侵害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客观情况,设置“数额加比例”的入罪标准提高罪名适用的准确性,从行为犯、结果犯两个层面考量“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的既遂,更利于司法公正适用法律。
- 罗苟新刘兵任楚寒
- 关键词: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