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分裂症
  • 1篇代谢
  • 1篇血脂
  • 1篇血脂代谢
  • 1篇严重精神障碍
  • 1篇阳性
  • 1篇阳性与阴性症...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阴性
  • 1篇阴性症状
  • 1篇阴性症状量表
  • 1篇症状
  • 1篇症状量表
  • 1篇脂代谢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支持

机构

  • 5篇上海市金山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罗文秀
  • 2篇张其荣
  • 2篇陈玉良
  • 1篇施小平
  • 1篇赵丽华
  • 1篇王祖承
  • 1篇陈俊
  • 1篇顾华芳
  • 1篇刘群
  • 1篇唐素霞
  • 1篇粟幼嵩
  • 1篇黄玉秀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并比较男女之间的差异。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入院予喹硫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46例,分析喹硫平治疗8周前后的空腹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浓度变化。结果喹硫平治疗组TC及TG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5),且男女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t=1.03,P>0.05)。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不大,对于高血脂患者用药安全。
顾引军张其荣庄开岺罗文秀陈俊王祖承粟幼嵩
关键词:喹硫平精神分裂症血脂
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的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科学的专业术语被正式提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House J S.Landis KR.Umberson D,1988)。
唐素霞顾华芳庄开岑罗文秀赵丽华陈玉良张其荣刘群马笑风张巧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生活质量
66例抑郁症患者门诊初诊情况调查
2014年
目的:了解金山区精神专科门诊初诊抑郁症患者就诊情况。方法:通过对66例确诊为抑郁症的门诊患者的病史调查(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门诊初诊治疗用药等情况),分析金山区精神专科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特点及其初诊用药情况。结果: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以4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女性居多;在66例患者中,病程在半年以内的来院就诊者占43.94%;使用抗抑郁剂前五名的分别是:西酞普兰,黛力新,米氮平,文拉法辛,帕罗西汀;抗抑郁剂联合镇静催眠药物使用较普遍。结论:金山区精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基本规范,但对联合镇静催眠药较多情况应重视;社会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应多关注,加强抑郁知识宣传,促进及时诊治。
罗文秀
关键词:抑郁症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高危行为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影响社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高危行为因素,为更好地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和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存在危害他人/自身安全行为或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40例为病例组,近3年未出现过高危行为的患者24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情况、家庭及社区管理等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以男性为主,精神分裂症居多(134例,55.83%),平均入院年龄(41.57±13.125)岁,病程(M)11.5年;两组在不同的婚姻状态、精神疾病家族史、病程、暴力行为史、就业状态、家庭经济状况、享受以奖代补政策、自知力程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丧偶或离异[OR(95%CI)=4.487(2.033~9.902)]、有精神疾病家族史[OR(95%CI)=2.017(1.091~4.311)]、无业[OR(95%CI)=2.152(1.053~4.399)]、家庭经济贫困[OR(95%CI)=2.631(1.205~5.742)]、有暴力行为史[OR(95%CI)=6.619(1.305~33.558)]是发生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离异/丧偶状态、家族史阳性、家庭贫困、无业、有暴力行为史患者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高危行为的风险人群。在社区服务中应加强管理,降低患者高危行为的发生。
张宴萍魏雪辉姚晓萍李俊王文静罗文秀
关键词:严重精神障碍高危行为病例对照研究
社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金山区11个精神病人日间康复照料站(以下称为阳光心园)新入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居家监护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于入组时、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入组后12个月末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入组后各时段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入组后第12个月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顾引军庄开岑陈玉良施小平黄玉秀罗文秀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