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德元
- 作品数:43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循环游离DNA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DN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是导致抑癌基因表达沉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游离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且具有与肿瘤原发灶一致的基因异常改变。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游离DNA中存在多种基因甲基化异常,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预测和复发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循环游离DNA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张程张正权罗舟符德元
- 关键词:甲基化乳腺肿瘤生物标志物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生分化的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迁移等重要生物过程。近年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与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乳腺癌的发生机制,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干预靶点。本文就Wnt/β-catenin通路的组成及调控机制、Wnt/[5-catenin通路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Wnt/β-catenin通路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展望作一综述。
- 张正权张程符德元
-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乳腺肿瘤
- 一种治疗化疗及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漱口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技术领域的治疗化疗及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漱口液,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化疗结束后易发口腔溃疡,导致无法进食的问题,其每100ml生理盐水包括以下组分,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100‑...
- 李春莲符德元徐向楠
- 男性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男性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并结合既往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叶鹏符德元
- 关键词:乳腺
-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前哨及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评估模型
- 2022年
-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前哨及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可视化的列线图模型,指导临床腋窝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就诊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经病理证实的49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前哨及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R(4.1.0)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通过rms包中的Calibrate函数来创建校准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497例患者中,前哨淋巴结转移221例(44.5%),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非前哨淋巴结转移141例。单因素分析表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Z=-2.000,P=0.04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Z=-2.137,P=0.033)、组织学分级(Z=-5.168,P<0.001)、脉管内癌栓(χ^(2)=114.010,P<0.001)、HER-2(χ^(2)=3.989,P=0.046)、Ki-67(χ^(2)=6.860,P=0.009)、肿块位置(χ^(2)=72.593,P<0.001)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级(1级与3级比较:OR=3.167, 95%CI:1.201~8.356,P=0.002)、脉管内癌栓(OR=2.210, 95%CI:5.487~15.142,P<0.001)、肿块位置(外上与内上象限比较:OR=0.133,95%CI:0.063~0.281,P<0.001)是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将221例行ALND的患者分为非前哨转移组及未转移组。单因素分析表明肿块大小(χ^(2)=9.406,P=0.00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Z=-2.248,P=0.025)、组织学分级(Z=-3.270,P=0.001)及脉管内癌栓(χ^(2)=12.959,P<0.001)与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肿块大小(OR=2.600, 95%CI:1.420~4.760,P=0.002)、脉管内癌栓(OR=2.968, 95%CI:1.640~5.369,P<0.001)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OR=1.336, 95%CI:1.060~1.684,P=0.014)是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前哨及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显示:AUC面积分别为0.828(95%CI:0.793~0.865)及
- 袁思敏王雪莹谢湘莹符德元章佳新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列线图
- 基于数据库构建乳腺癌耐药相关ceRNA网络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筛选
- 2025年
- 目的:基于数据库构建乳腺癌耐药相关ceRNA网络,筛选预后生物标志物。方法:在GEO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耐药相关的circRNA、miRNA、mRNA转录组芯片数据。使用R包筛选出具有差异表达的circRNA、miRNA、mRNA。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与差异表达的mRNA数据整合并进行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创建出关乳腺癌耐药相关的预后风险模型。结果:利用多种数据库构建网络中差异最显著的12个circRNA、9个miRNA、15个mRNA组成ceRNA,构建出关于乳腺癌耐药的预后风险模型。最后得到乳腺癌耐药的ceRNA预后子网络,其中3个mRNA有望作为乳腺癌耐药相关的新型预后标志物。结论:本研究组建起了一个乳腺癌耐药相关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ceRNA网络体系。GNG4、NDRG1、CHAC1有望成为乳腺癌耐药的预测相关预后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 陈星宇耿昌婕耿雪娜符德元蔡凤林
-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染料和手术时机选择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通过乳腺淋巴引流动物模型及临床乳腺癌来研究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合适染料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以12只雌性成年兔第2对乳腺的淋巴引流模型来观察异硫蓝组、美蓝组和两者联合组淋巴结依次染色的时间、枚数和褪色的时间。在12例乳腺癌患者行SLNB时进行仔细观察。[结果]通过动物模型发现 ,异硫蓝组和联合组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明显短于美蓝组 ,淋巴结染色的枚数明显多于美蓝组 ;异硫蓝组褪色的时间明显快于美蓝组和联合组 ,1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1例注射异硫蓝后30秒~45秒发现淋巴管开始染色 ,2分钟内即可发现染色的淋巴结。[结论]成年雌性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腺淋巴引流模型 ,可用于SLNB的研究。异硫蓝和美蓝联合使用具有互补性。我们推荐1%异硫蓝行乳腺癌SLNB时间为注射染料后1分钟。
- 王水刘晓刘晓安查小明符德元甄林林范萍武正炎
-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染料
- 环状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环状RNA(circRNA)是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circRNA分子,其特性与线性RNA不同,在生命活动和与其相关疾病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circRNA的特有功能使其在调节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增殖、迁移、侵袭)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其表达水平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探讨circRNA作用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对于乳腺癌的诊疗以及开发新的临床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 伊茹蔡凤林符德元
- 关键词:乳腺癌标志物分子分型
- 乳晕微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被引量:11
- 2014年
- 乳腺脓肿常见于哺乳期女性,脓肿一经确诊,需采取手术引流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是行脓肿切开引流,脓腔内填塞纱布,并根据切口引流情况进行换药。传统开放引流手术的治疗时间长,切口愈合缓慢,操作过程中患者疼痛剧烈,治疗费用高,脓肿愈合后手术部位留有明显瘢痕,甚至会导致乳房变形。这些传统手术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及心理伤害。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创伤、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降低治疗费用,笔者采用乳晕微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祝玉祥符德元邵稳喜谭好升章佳新
- 关键词:微创性负压伤口疗法
- 肾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误诊分析
- 2012年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mi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简称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甲状旁腺素(parathyrin,PTH)合成与分泌过多,通过其对骨与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本病多见于20~50岁成年人,亦可见于儿童与老人,女性多于男性。
- 张荣君章佳新符德元邵稳喜谭好升魏金丽石静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泌尿系结石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