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熙谷
- 作品数:48 被引量:2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江苏省丹阳市水稻土自然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借助作物生长模型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的两种种植制度的土壤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小麦/玉米-晚稻种植制度的气候生产潜力比小麦-单季稻高3000kg/ha 左右。指出丹阳的小麦生产应以挖掘、提高土壤自然生产潜力为主,而单季稻的生产则应以提高品种的气候生产潜力为方向。
- 杨京平章熙谷
- 关键词:水稻土土壤
- 集约农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在科学确定集约农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态聚类法在土地利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应用.最后以南京市郊区和郊县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该市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
- 张卫建谭淑豪章熙谷
- 关键词:动态聚类土地利用土地资源
- 持续农业的基础—农业生态系统原理被引量:19
- 1997年
- 持续农业的理论基础农业生态系统原理陈欣章熙谷李萍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210095)ABasis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ThePrincipleofAgroecosystem.ChenXin,ZhangXigu,LiPin...
- 陈欣章熙谷
-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系持续农业
- 粮糖兼用高梁开发利用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评价
- 1992年
- 选用粮糖兼用高粱 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品种(组合),以粒用高粱作对照,在皖北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个粮糖兼用高梁的生物产量比粒用高粱分别增产94.4%,87.9%,和55.5%;籽粒产量 Tx623×1022减产16.1%,其余2个增产13.3%和16.6%。茎秆榨汁制成50°Bx 糖浆,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分别可产442.26,310.90和371.97kg/mu,而且叶和茎渣还可作饲料及其它原料。种植粮糖兼用高粱既能确保粮食产量,又能促进农村工副业和饲养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翟进升章熙谷
-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高粱
- 套作春玉米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合理配比的生产函数分析被引量:6
- 1995年
-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苏南地区麦玉米稻三熟制中套作春玉米的合理施肥量和肥料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和有机肥三因子对产量有较大的贡献,而钾肥增产作用不明显。产量与氮、磷化肥和有机肥之间的三元二次生产函数分析表明,氮肥与有机肥及磷肥与有机肥之间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在苏南中上等肥力水稻土上,套作春玉米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肥料运筹为:总氮量225~300kg,其中化肥氮150~225kg,有机氮75~150kg;无机磷肥用量为75~150kg。若有机肥取高限,则磷肥直取低限。
- 李萍萍卞新民章熙谷谭立军陈欣
- 关键词:套作春玉米肥料钾有机肥料
- 农业生产食物链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1992年
- 该文提出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生产性食物链概念,研究设计了专用投入产出分析表式。以江苏省海安县星火养殖场为例,探讨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并运用分配系数结合线性规划方法对该场生产食物链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 卞新民章熙谷
- 关键词:食物链农业生产
- 市场经济下种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被引量:10
- 1997年
- 本文从种植制度运行的主体、运行模式和运行目标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种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新特点,认为政府的产量目标与农户的收入目标的协调及政府行为优化是新形势下种植制度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必然选择。
- 陆建飞丁旭王昭庄恒扬章熙谷
- 关键词:耕作制度市场经济政府行为
- 丹阳市作物及种植制度气候产量潜力的计算机模拟与分析被引量:4
- 1993年
- 运用计算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对江苏省丹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及种植制度的气候产量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的作物气候产量潜力以玉米、单季稻为最高.单季稻对当地的光、热、水资源利用较充分,现实产量达到气候潜力的78.2%.模拟的2种种植制度(麦-单季稻,麦/玉米-稻)的气候潜力表明,三熟比二熟高3000kg/hm^2,排水良好,小麦产量可以达到或接近气候潜力,玉米的气候产量潜力则受到生长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较大.在丹阳市引进春玉米的种植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热资源,提高全年产量及改善单一的种植制度。
- 杨京平章熙谷
- 关键词:作物
- 江苏几种主要多熟种植制度的经济生态效益及其生产弹性分析被引量:11
- 1989年
- 江苏省农业上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近几年来,政策的开放和各种经济作物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多熟制.但是,农村乡镇工业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经济差别的悬殊,农用物资价格的上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在目前形势下。
- 章熙谷王绍华
- 关键词:经济生态效益
- 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演变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被引量:6
- 2001年
- 在广泛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居民调查和专家咨询 ,采用GM (1,1)模型 ,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趋于稳定 ,而农村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显著增加 ,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均将显著增加。在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结构比例上 ,城乡居民均在向 1/ 3猪牛羊肉、 1/ 3家禽产品和 1/ 3水产品的比例趋势发展。植物性食物消费中 ,粮食的直接消费在稳步下降 ,小麦占口粮的比重也在逐步下降 ,目前不足口粮总量的 5 % ;蔬菜消费基本稳定 ,植物油和水果的消费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农村居民。因此 ,在中长期内 。
- 张卫建李春生冯金侠柯建国章熙谷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食物消费城乡差异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