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威
- 作品数:110 被引量:2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自制鼻腔异物取出器在儿童鼻腔异物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 儿童鼻腔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急诊中的常见病,对于坚硬、光滑的异物,患儿幼小不配合,能否顺利并安全地取出异物,减少鼻腔的损伤,鼻腔异物取出器至关重要。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自制成一简易鼻腔异物取出器,使儿童鼻腔异物顺利取出变...
- 高圣锐祝威禹智
- 关键词:鼻腔异物
- 甲基汞对豚鼠耳蜗毛细胞单通道离子流的影响
- 郭晓峰刘淑芳全成实祝威付仲鹰高红张桂茹杜宝东李娟焦彦超张蔚天
- 汞是一种蓄积性剧毒物,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不可逆的脑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汞中毒是否通过抑制耳蜗毛细胞离子通道功能而致聋的,为防止汞致聋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向。如果达到预想的实验结果...
- 关键词:
- 关键词:毛细胞甲基汞
-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9月-2005年9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进行同期修复患者21例,其中...
- 尹万忠祝威潘雨利侯永坤
- 关键词: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皮下组织组织缺损修复岛状肌皮瓣肿瘤术后
- 文献传递
- 中国人常见GJB2基因突变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构建中国人常见GJB2基因突变235de1C、299-300delAT和176de116bp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寻找体外研究GJB2基因缺失突变致聋机制的有效途径。方法:用体外定点突变法构建235de1C、299-300delAT和176de116bp突变全序列与EGFP表达载体,以此为模板PCR扩增突变有效表达序列,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中,EcoRI/BamHI双酶切克隆载体,测序鉴定序列正确性后,将酶切产物插入pEGFP-N1载体中,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GJB2基因突变235de1C、299-300delAT和176de116bp在HEK293细胞中高效表达,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了中国人常见GJB2基因突变235de1C、299-300delAT和176de116bp与EGFP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致聋机制奠定了基础。
- 张延平张元丁李丽娜马磊孙玉蕊张宗霖刘金伟邓惠严祝威
- 关键词:突变绿色荧光蛋白
- 喉腔滴药、超声雾化联合音频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喉腔滴药、超声雾化联合音频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某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喉腔滴药加超声雾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音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38.5%(25/45),总有效率为100.0%(45/45),对照组分别为21.5%(14/45),90.8%(5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4/65),观察组为4.6%(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腔滴药、超声雾化联合音频治疗慢性喉炎能发挥协同作用,显著提高疗效,且方便经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徐晖祝威
- 关键词:超声雾化音频治疗慢性喉炎
-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大鼠中耳上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研究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protein,BPI)中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作用,从而抑制LPS导致的中耳上皮细胞形态的改变。方法将10只正常Wistar大鼠的中耳上皮细胞放置于24孔多聚赖氨酸培养板中培养7天后,分为3组:①未治疗组:在没有LPS和BPI的培养板中继续培养;②LPS组:将1ng/mlLPS加入培养板中培养;③BPI治疗组:在1ng/mlLPS加入培养板培养7天后再加入1μg/mlBPI继续培养。生长4周后,应用光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LPS组在1周后表现为细胞肿胀、变大、数量增多;2周时细胞明显增大伴有细胞破裂现象,部分细胞死亡,同时纤毛细胞减少,分泌细胞增多;4周时细胞破裂增多,细胞死亡加剧。而BPI治疗组2周时肿胀的细胞数目及细胞破裂现象远不及LPS组2周时严重,4周后表现为细胞形态正常,仅少量细胞增大,偶有细胞破裂现象出现,同时纤毛细胞增多,分泌细胞减少。结论BPI能够有效中和LPS,抑制因LPS导致的功能紊乱,恢复中耳黏膜的正常形态,减少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 祝威汪欣崔香艳杜宝东
- 关键词:LPS上皮细胞中耳通透性肿胀纤毛
- 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微卫星的不稳定性与杂合性缺失
- 2008年
- 陈菲菲祝威
- 关键词:杂合性缺失头颈部恶性肿瘤抑癌基因
- Brg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Brg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30例LSCC及1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Brg1的表达情况。结果:Brg1在癌旁正常黏膜中阳性表达(灰度值为124.60±4.51),L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灰度值为159.20±7.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rg1在高、中、低分化LSCC组织中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32.80±1.92、165.20±2.59和179.60±1.52,高分化LSCC与中分化、低分化LSC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rg1在Ⅰ-Ⅱ期、Ⅲ期、Ⅳ期LSCC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45.30±2.36、165.20±4.31和179.40±3.03,Ⅲ期、Ⅳ期分别与Ⅰ-Ⅱ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rg1在有脉管侵润组和无脉管侵润组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76.80±3.48和143.50±8.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rg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灰度值为155.60±4.02和161.70±3.5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rg1在LSCC中表达低,并与其发展及病理因素有关,可能是LSCC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 崔香艳汪欣陈玮伦于红黄可新祝威
- 关键词:喉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鼻咽部泡状核细胞癌误诊为扁桃体周脓肿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鼻咽癌是鼻咽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为我国高发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50岁为高发年龄组,与遗传、EB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有关。鼻咽癌98%属低分化癌,但泡状核细胞癌少见。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较隐蔽,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容易误诊漏诊,应提高警惕。现就本科收治1例患者诊治介绍如下。
- 阮洋祝威付涛郑翔宇
- 喉黏液表皮样癌1例
- 2010年
- 崔香艳祝威汪欣
- 关键词:喉癌黏液表皮样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