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素娟
- 作品数:25 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7年河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结果。方法对2007年河北省流脑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监测和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工作进行分析;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和密切接触者调查、标本采集和病原学监测。结果2007年,全省共报告流脑病例57例,死亡3例,发病率0.083/10万,死亡率0.004/10万,病死率5.26%。与2006年(报告发病102例,死亡10例)相比,发病率下降44.53%,死亡率下降69.86%。全省无流脑暴发疫情发生。病例实验室诊断率15.79%。结论河北省2007年流脑发病数继续下降,发病呈散发状态,以小年龄组为主,冬春季节高峰存在,未接种疫苗者多发。健康人群带菌调查显示,以C群、B群和A群为主,5~24岁年龄段带菌率较高。
- 孙印旗马洪生甄素娟姜霞钱振宇李月平刘洪斌王颖童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特征研究
- 姜霞马洪生甄素娟李月平孙克勤刘洪斌陈素良张永康
- 任务来源:该课题列入保定市科技局2005年指导计划,课题编号为05DF002。主要技术指标1.调查病种:土源性线虫感染包括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包括华支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囊虫病。其它病种,凡与上述重点...
- 关键词:
- 关键词:寄生虫病
- 细菌性脑炎/脑膜炎266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急性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的流行特征与病原谱,为全国范围内开展类似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监测到的细菌性脑炎/脑膜炎开展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清和或脑脊液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结果 2007-05/2010-12报告的出院诊断为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患者266例,男女性别比为1.56∶1,平均年龄8.7岁,73.7%的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各月都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发病季节高峰。19.9%病例接种过乙脑、流脑、Hib疫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92.4%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实验室确诊的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病例的主要病原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新型隐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论初步了解266例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的流行特征与病原谱,为进一步研究细菌性脑炎/脑膜脑炎及其他症候群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 李静张振国孙印旗郭建花甄素娟王颖童贾肇一尹遵栋
- 关键词:症状监测病原谱
- 河北省蛔虫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河北省人群蛔虫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蛔虫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2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方案》抽样和确定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便检查虫卵,虫卵阳性作为病例,同时按1︰1配对,选出对照者,采用全国"寄调"《土源性线虫感染病例对照调查表》问卷调查,对可疑致病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与蛔虫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除了人均年收入、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吃洗净的瓜果和落地食物不洗就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7个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和吃洗净的瓜果有保护作用(OR值分别为1.546、1.475和1.883),人均年收入和落地食物不洗就捡食具有危险作用(OR值分别为0.476和0.638)。经多因素分析,最终被选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人均年收入、吃洗净的瓜果和落地食物不洗就捡食。[结论]河北省人群蛔虫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卫生习惯,经济收入低是主要危险因素。
- 姜霞刘洪斌马洪生甄素娟李月平孙克勤
- 关键词:蛔虫病例对照研究
- 河北省三市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河北省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预测流脑的发病趋势,为流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并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开展监测工作,统一采用ELISA方法测定健康人群血清中A群、C群流脑IgG抗体含量。结果:全省2006年-2008年8个年龄组共检测1934人,流脑A群IgG抗体阳性率为83.87%(1622/1934),阳性抗体含量中位数为10.76μg/ml;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0.87,P<0.05);流脑C群IgG抗体阳性率72.96%(1411/1934),阳性抗体含量中位数为4.85μg/ml,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0.05)。男女之间A、C群IgG抗体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北省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出现A群或C群流脑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及时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预防控制流脑有重要意义。
- 姜霞孙印旗钱振宇甄素娟王颖童贾肇一马洪生李月平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
- 2011-2019年河北省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了解2011—2019年河北省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河北省疟疾消除后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9年河北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疫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9年河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611例,无本地和境内其他省份输入病例,全部为境外输入病例,无输入继发病例发生。其中自非洲34个国家输入571例(93.5%,571/611),以恶性疟为主(75.0%,428/571),输入病例数居前3位的国家是安哥拉(104例)、尼日利亚(76例)、赤道几内亚(60例);自亚洲6个国家输入34例(5.6%,34/611),以间日疟为主(70.6%,24/34),输入病例数居前3位的国家是巴基斯坦(14例)、缅甸(12例)、柬埔寨(4例);此外,自大洋洲输入3例,自南美洲输入2例。报告病例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的129个县(市、区),病例数居前4位的分别为保定市160例(26.2%)、石家庄市121例(19.8%)、邯郸市89例(14.6%)、衡水市58例(9.5%),占全省报告输入疟疾病例总数的70.0%(428/611)。输入病例以男性为主,为598例,女性13例;以20~49岁年龄段为主,病例数占86.1%(526/611);职业以农民为主(282例,46.2%),其次为民工/工人(163例,26.7%)。2011—2019年共报告疟疾死亡病例5例。9年间分别有43.9%(268/611)、20.9%(128/611)、6.5%(40/611)的患者就诊于石家庄、北京、邯郸等3个地区,占输入病例总数的71.4%(436/611)。2016年以后,山东省德州市报告的现住址隶属河北省的疟疾病例明显增多,其中84.4%(27/32)的患者现住址为衡水市故城县。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均数为5.4 d,中位数为3.4 d,最短的为0 d,最长的为70 d,其中3 d以内的占50.2%(307例),4~10 d的占38.0%(232例),10 d以上的占11.8%(72例)。2011—2019年不同年份间发病3 d内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02,P<0.01),发病10
- 冯宁宁陶薇冯彤甄素娟李军刘洪斌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 河北省2005~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5~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为预防控制流脑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河北省流脑死亡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相关特征分析,并对不同年份流脑病例的临床诊断环节进行比较。[结果]河北省流脑死亡病例多发生于12月和1~5月占死亡病例总数的89.47%,且5岁以下儿童占76.30%,尤其是散居儿童,但无男女性别差异;地区差异较强;临床特征比较明显;实验室检测以A群较多,但C群有增加趋势;仅发生一起暴发疫情。[结论]河北省流脑报告病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病死率增加,死亡病例的平均诊断时间较长,未接种疫苗者多发,地域差异明显。上述特征可能与临床诊断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和地域卫生习惯等有关。
- 马洪生孙印旗刘洪斌李月平甄素娟姜霞钱振宇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病死率
- 一起溶血隐秘杆菌引起的疑似白喉病例的调查处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一起疑似白喉疫情的调查处理过程。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和查阅文献,综合判定结果。结果病例排除白喉诊断,认定为溶血隐秘杆菌感染造成的化脓性中毒性扁桃体炎。结论本次疫情调查处理较规范,值得以后借鉴。
- 孙印旗马洪生周吉坤甄素娟高伟利梁勇张利焱李伟勇薛令民
- 河北省2007至200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健康人群带菌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钱振宇马洪生孙印旗甄素娟李月平姜霞王颖童刘洪斌
- 关键词:流脑带菌率
- 河北省两次人体蛔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对河北省1989-1992年和2002-2004年两次人体蛔虫感染情况调查进行分析比较,掌握目前流行动态。方法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调查实施细则进行抽样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蛔虫卵。将两次调查的居民蛔虫感染率,分别以地区分布、经济状况、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第1次调查相比,第2次调查人群蛔虫感染率由31.84%(20951/65803)降至1.60%(117/7316)。各组人群蛔虫感染率均显著下降,女性下降幅度高于男性;冀西丘陵片区感染率下降99.45%;不同经济收入地区,蛔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x2=17.47,P<0.01),经济收入高的地区感染率最低,下降幅度最大;15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较高。结论河北省人群蛔虫感染率较10年前显著下降;在一些经济水平落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蛔虫感染率仍较高,今后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蛔虫感染的防治工作。
- 姜霞马洪生钱振宇甄素娟孙克勤刘洪斌孙印旗
- 关键词:蛔虫感染抽样调查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