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豫林
- 作品数:65 被引量:48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资助地方病预防与控制重大专项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 如何适应炎热天气
- 背景:201 1年6月1日-8月31日,重庆市气温平均27.3℃,与往年偏高0.5-1.6℃。最热为8月17日的江津区,达到43℃。全市平均≥40℃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约3天,为有气象资料以来同期第2多,仅次于2006...
- 王豫林
- 关键词:热衰竭热痉挛重症中暑电解质低盐饮食高危人群
- 文献传递
- 两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被引量:1
- 1993年
- 1992年7月8日,13~14日巴县、永川两县、市分别发生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污染卤制肉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一、流行病学调查案例一:7月8日下午,永川市临江镇区、镇卫生院分别收治疑似食物中毒患者14人,其中11人住院治疗。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头痛、出汗、肢体麻木为主,多数病人不发热。经询问。
- 王豫林陈代鸿李权李正纯袁子能
-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 重庆市部分农村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采用χ^2检验判别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农村居民2 406名,自我报告平均每天每人盐与油摄入量为6.7g与44.4g,21.0%的农村居民有吸烟史,22.4%的农村居民过去12个月有饮酒史,32.6%的农村居民平时进行锻炼,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25.4%与6.2%,高血压患病率22.0%,糖尿病患病率9.4%。年龄(OR=1.83,95%CI:1.68-1.98)、文化程度(OR=0.67,95%CI:0.55-0.82)、体质量(OR=1.68,95%CI:1.44-1.96)、血糖(OR=0.60,95%CI:0.51-0.70)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1.33,95%CI:1.20-1.48)、性别(OR=1.48,95%CI:1.11-1.98)、文化程度(OR=0.77,95%CI:0.60-0.98)、体质量(OR=1.40,95%CI:1.16-1.70)、血压(OR=0.77,95%CI:0.64-0.93)是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呈上升的趋势,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吸烟、有害饮酒、超重与肥胖等影响因素普遍存在,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 丁贤彬冯连贵王豫林沈卓之漆莉毛德强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影响因素农村居民
- 疾控工作在开县井喷和井漏事处理中的社会经济学效益分析
- 同一井场的'罗家16H'井和'罗家2H'井,距离最近处仅2.8米.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两次发生天然气井井喷和泄漏,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在两次事件中,均动用了大量卫生资源进行应急救援.但两次事件的卫生应急响应大...
- 王豫林孙军周爽陈新
- 关键词:井喷事故卫生经济学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 文献传递
- 我国农村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思考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前,农村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流行形势严峻,预防控制工作薄弱,亟需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参与的预防机制,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从经费上予以保障;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为平台、村卫生室为网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为技术支撑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探索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健康指导员为核心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依托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切实推进农村地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入村、入户,实现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目标。
- 丁贤彬漆莉唐仁廖和平宋西明王豫林冯连贵毛德强伍军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农村
- 农民工HIV/AIDS防制知识、高危行为和感染率调查被引量:17
- 2007年
- 丁贤彬张维卢戎戎郑建琼曾艺戴敏王豫林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效果被引量:25
- 2013年
- 目的评估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效果。方法2012年5月,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17个区(县)(简称示范区)和未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21个区(县)(简称非示范区)抽取居住6个月以上的18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共抽取调查对象15108名。采用中国CDC{201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效果评估方案》问卷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37项指标进行逐一调查,并对示范区和非示范区调查对象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15108名调查对象中,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分别为6156和8951名。示范区和非示范区调查对象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知晓率分别是44.4%(2734/6157)和40.2%(3598/8951),对盐摄入过多加重或引起高血压的危害的知晓率分别是72.4%(4458/6156)和67.5%(6042/8951),对超重肥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危害的知晓率分别是77.2%(4753/6157)和69.6%(6230/8951),均为示范区高于非示范区(P〈0.05);在健康行为的形成上,示范区和非示范区调查对象限盐勺或限盐罐使用率分别是23.5%(1447/6157)和17.9%(1602/8951),控油壶使用率分别是16.7%(1028/6157)和11.8%(1064/8951),均为示范区高于非示范区(P〈0.05)。结论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效果显著,对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养成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 漆莉丁贤彬毛德强冯连贵王豫林焦燕张春华吕晓燕李洪夏一尹
- 关键词:慢性病示范区
- 重庆市2009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9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流感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比、病毒谱和优势毒株;监测流感样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聚集和暴发疫情流行特征、病毒谱和流行毒株。结果 2009年,重庆市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3 178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11.16/10万,死亡率为0.007/10万,病死率为0.06%;报告季节性流感11 708例,无死亡,发病率为41.24/10万。甲型H1N1l流感为2009年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在重庆的流行过程经历了输入个案病例、输入聚集性病例、病例本土化并出现多点聚集3个阶段,流行高峰为10月。病例分布于全市40个区县,主城区发病率高于远郊县。男︰女=1.35︰1,报告发病以10~20岁组最多,职业以学生为主。2009年11月和2010年1月两次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监测阳性率分别为15.40%和10.14%。结论 2009年重庆市发生了流感流行,疫情已出现本土化;学校是流感发病的重点场所,学生是罹患的重点人群;发现的病例为冰山一角,估计目前重庆市的感染人群在300~400万,病例在200万左右。
- 肖达勇李勤龙江熊宇夏雨赵寒马颖易娟陈熙戚小东凌华张敏冯燕赵婷陈爽孙军肖邦忠王豫林
- 关键词:流感甲型H1N1流感
- 提高偏远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干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索提高偏远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采取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人员培训、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落实孕妇和新生儿摸底调查、住院分娩医院接种,非住院分娩入户接种、加强疾控机构与计生妇幼的沟通及狠抓督促检查等针对性措施,并评价措施实施效果。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6.7%,非住院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8.7%;新生儿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53.8%提高到87.1%,住院分娩新生儿和非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19.7和48.1%。结论项目措施得力、有效,项目工作成绩十分显著,城口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都大幅提高。
- 韩真明王青王豫林周玉清夏伟朱徐
- 关键词: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 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模式,预防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干预模式,政府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动员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全社会共同参与,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结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明显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多部门分工负责的机制已经形成,目标人群主动咨询检测的意识增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干预模式是可行和可推广的。但同时,也面临人力资源缺乏、经费不足、部门配合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挑战。
- 丁贤彬王豫林周超欧阳琳潘传波易辉容郑建琼卢戎戎
-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