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记录

作品数:102 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历史地理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1篇史学
  • 20篇清代
  • 17篇史学思想
  • 13篇史馆
  • 11篇国史
  • 10篇中国史
  • 10篇中国史学
  • 8篇史学史
  • 8篇文献学
  • 7篇汉学
  • 6篇中国史学史
  • 5篇政治
  • 5篇史官
  • 5篇乾嘉
  • 5篇文化
  • 5篇官方史学
  • 4篇修史
  • 4篇清初
  • 4篇黄宗羲
  • 4篇编纂

机构

  • 98篇河南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新乡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2篇王记录
  • 2篇朱华忠
  • 2篇夏雪
  • 2篇林琳
  • 1篇周文玖
  • 1篇马小能
  • 1篇李峰
  • 1篇李艳
  • 1篇赵静
  • 1篇许二凤
  • 1篇王青芝
  • 1篇王彩霞
  • 1篇左华月
  • 1篇孙新梅
  • 1篇刘饶
  • 1篇张嘉欣

传媒

  • 12篇河南师范大学...
  • 9篇史学史研究
  • 7篇山西师大学报...
  • 5篇殷都学刊
  • 4篇兰州学刊
  • 4篇学习与探索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淮北煤炭师范...
  • 4篇廊坊师范学院...
  • 4篇历史文献研究
  • 3篇河北学刊
  • 3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史学月刊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史研究动...
  • 2篇河南图书馆学...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史学集刊
  • 1篇文史知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乾嘉考据学——以钱大昕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西学对于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发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引人思索的历史问题,争议颇多。钱大昕是乾嘉考据学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个案进行细致分析,是推动研究深入的重要一步。在西学的刺激下,钱大昕刻苦钻研中西天文学、数学,认识到西学有超过中学的地方,主张"能用西学",反对"为西人所用",号召士人研究自然科学;他致力于发掘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数学遗产,希望人们能继绝学而奋起,以与西学抗衡;他还以天文历算学知识订经考史,解决了很多经史之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此可以看到,西学对乾嘉考据学的影响主要在如何看待西学、在西学刺激下发掘中学以及用自然科学知识考史等层面,至于以钱大昕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者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品格和治学格调,并未受到西学影响,他们研究学问的价值体系依然是"中式"的。
王记录
关键词:西学乾嘉考据学
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被引量:13
1996年
自从梁启超指出:“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后,述中国传统史学者,皆以为正统不足论.其实,作为传统史学中的一种深层的历史观念,正统观一直影响着史家的史学思想以及史著的内容与形式,决非不足论之事.本文对传统史学中具有典型性的欧阳修的正统观做一探讨,以期加深对欧阳修史学思想的理解,同时也期望通过这一探讨,加深对传统史学中一些问题的理解.
王记录闫明恕
关键词:正统论史学思想历史地位中国传统史学《新五代史》正统观
帝王·史馆·官方史学——从清代帝王对史馆修史的干预看官方史学的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在中国史学史上,清代帝王对史馆修史的干预最为严重,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很多修史项目由皇帝亲自发起修纂;第二,形成了史书修纂次第进呈御览的制度;第三,对史书修纂内容进行全面干预,大到修史指导思想,小到史书字词推敲,皇帝都要给予具体指示;第四,亲自过问史官的任用和史馆的管理。清代帝王对史馆修史的全面干预,使得史馆成为政治与史学互动的重要链环,促进了官方史学的繁荣,成就了维系中国古代史学连续发展的主要力量,主导了史学发展的方向。但帝王干预修史对史学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它抹杀了史学所具有的批判现实的锋芒,遏制了史学思想的创新发展,把史学变成了政治的附庸。
王记录
关键词:清代帝王史馆官方史学政治
当代中国史学的形态、演化及发展趋向被引量:6
2014年
从历史书写的目的性和治史观念来看,当代中国史学存在着主流史学、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三种主要史学形态。主流史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化特征和系统完整的史学话语体系;精英史学重视思想独立,富有批判精神,有着与主流史学差别甚大的学术评判标准和话语系统;大众史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大众均参与历史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三种史学形态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49年到1979年为第一阶段,总体特征是主流史学主宰史坛,从各个方面支配着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1980年至今为第二阶段,总体特征是主流史学面临考验,精英史学不断崛起,大众史学异军突出,并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种史学形态都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主流史学要想继续保持主流地位,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上形成不同学派,张扬其理论的个性力量,与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互动;精英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学术流派渐趋形成,个性化研究日渐凸显,不断为认识历史提供新的解释框架,逐渐引领了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大众史学发展迅速,影响日大,但乱象不断,亟待进行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主流史学和精英史学需要进入大众史学领域,参与大众历史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
王记录
关键词:学派
政治变迁、学术衍化与中国传统文献学的演进之路
2016年
中国传统文献学的发展和演变受社会变迁和学术衍化影响至深。先秦的文献整理和研究脱胎于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两汉经学发达,文献学领域弥漫着崇经的思想;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玄学兴起,文献学呈现多途发展的趋向;隋唐王朝一统,文献学表现为反思和总结的特点;宋元学术文化繁荣,理学发达,文献整理和研究多有拓新,文献辨伪、考订、校勘等均打上了理学印痕;明代文献整理研究与阳明心学纠缠在一起,出现诸多矛盾现象;清代征实学风盛行,文献整理重视证据,其理论和方法开了近代以来文献整理的先河;近代西学东渐,传统文献学与西方学术接轨,逐步完成向近代的转变。
王记录
关键词:传统文献学西方学术政治变迁衍化演进
梁启超与新史学
2016年
一百多年前的1902年,"素来嗜好史学"的梁启超发表了被严复誉为"石破天惊之作"的《新史学》一文,这是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其思想的穿透力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无与伦比。从此以后,人们谈到梁启超,就会想起新史学;谈到新史学,自然也就会想到梁启超。
王记录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史学观念中国传统史学现代史学《新民丛报》
新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
2013年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周少川教授的文章阐明了梳理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的意义,指出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进行总结,纵向按照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科建设两条主线进行考察,横向按照基本史实、方法论、基本理论和学科理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期探寻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发展的规律,明确古文献学研究的方向。王记录教授的论文讨论了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五个问题,即古文献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亟待建立、中国古代文献学思想遗产需要发掘、少数民族文献学在中国古文献学中的地位需要得到进一步体现、中西文献学的比较研究亟待加强、古籍数字化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深入。张升教授的论文论述了兴起于西方的新书籍史研究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认为新书籍史扩大了古文献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了古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其引进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使人看到文献研究所具有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意义,古文献学研究要眼光向下,借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研究内容。以下刊出他们的精彩论述,希望能对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引发同行诸君的更多高论。
王记录
关键词:先秦时期文献典籍古文献学文献学史
崔述的历史盛衰论被引量:1
2001年
崔述穷一生精力 ,考辨古史 ,成就很大 ,对后世史学也有很大影响。但崔氏在考史中又论史、论历史盛衰 ,有很多精审见解 ,崔述很少用性理天道论历史变化 ,注意对历史过程考察 ;他对历史“势”的分析值得总结 ,注重从人事作用上对历史盛衰变动原因进行考察 ,也体现出对民众的同情。崔述的考史能在求真基础上求理 ,显示出特色来。
王记录
关键词:考史
说中国古代辨伪的思想被引量:4
2007年
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2005年已由黄山书社全部推出,受到学界关注。他们要把研究推向深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重大课题"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①;在福建人民出版社支持下,他们又将撰写6卷本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这就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的《总论卷》、《历史思维卷》、《经史关系论卷》、《历史盛衰论卷》、《历史编纂学思想卷》、《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为了民族史学的振兴,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期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王记录
关键词:传统学术胡应麟疑古学者
明清实学思潮下学术精神的新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明清时期,实学思潮高涨,学术研究由空谈性理向务实求真转变。在学风转向的大背景下,学术精神出现了新特点:"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受到推崇,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从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精神的表征;"实测而知"的科学精神得到重视,严密推理、实地验证、注重证据等思维方法渗透至经史研究中,为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精神;"明道救世"的致用精神高扬,人们普遍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使学术更加关注社会;"君王皆贼"的启蒙精神形成,人们对专制政治的弊端及危害进行了研究和批判,显露出早期启蒙思想的光辉,并成为后世中华民族反对独裁政治的精神来源。以上四点集中反映了明清时代的学术精神,从而成为社会进步的主流。
王记录
关键词:明清学术精神实事求是启蒙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