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蕾 作品数:21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烟台毓璜顶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急粒变一例 2003年 黄葆华 陈丽明 刘英惠 于伟娟 王笑蕾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粒变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树突细胞及其Toll样受体4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及其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ITP完全缓解患者及未达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GM-CSF及rhIL-4诱导D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p70.应用RT-PCR检测DC的TLR4表达.结果 21例ITP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DC的CD80和CD8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0±13.47)%和(61.50±15.93)%,15例未达完全缓解者CD80和CD86分别为(53.29±19.49)%和(62.91±18.43)%,均高于正常对照的(36.03±15.43)%和(40.28±11.49)%(P<0.01).治疗后ITP缓解患者组CD80和CD86表达率分别降为(36.48±15.19)%和(44.05±17.7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完全缓解组CD80和CD86分别降为(52.30±20.98)%和(49.79±20.28)%,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0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DXM)治疗缓解组患者治疗前DC培养上清IL-12p70为(67.52±14.4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39.78±10.03)pg/ml(P<0.01),治疗后IL-12 p70的表达降至(43.90±8.49)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未缓解组患者DC培养上清IL-12p70则由治疗前的(65.35±12.52)pg/ml降至(48.45±9.68)pg/ml(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治疗缓解组ITP患者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69±0.1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0.09(P<0.01),治疗后ITP患者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为0.35±0.11(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未缓解组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由治疗前的0.65±0.09降至治疗后的0.52±0.21(P 初晓霞 黄葆华 陈丽明 张晓录 于威娟 王彦 王笑蕾 秦友平关键词:树突细胞 TOLL样受体 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4 2008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机制参与而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和破坏增多的疾病。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免疫学机制和多因素联合作用等。病毒感染引起ITP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对病毒感染后的天然免疫反应,或因病毒感染改变了血小板抗原,导致自身抗体产生,使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王彦 王笑蕾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毒感染 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36例初诊ITP患者口服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分离21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GM-CSF及rhIL-4培养诱导DC,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 p70。结果:①ITP患者DC的CD80和CD8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0±13.47)%和(61.50±15.9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36.03±15.43)%和(40.28±11.49)%(P<0.05);治疗后ITP患者CD80和CD86表达率分别降为(36.48±15.19)%和(44.05±17.70)%,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ITP患者组IL-12 p70为(67.52±14.4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39.78±10.03)pg/ml(P<0.05);治疗后ITP组IL-12 p70的表达降至(43.90±8.49)p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DC的免疫活性而达到治疗目的。 初晓霞 黄葆华 张晓录 陈丽明 王彦 于威娟 王笑蕾 秦友平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地塞米松 细胞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报告 1999年 我院自1987~1995年收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5例,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材料 1.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5例病人年龄17~39岁,男2例,女3例。就诊前病程在20天内。临床表现见表1。均以头晕、乏力为首发症状,相继出现发热。 王笑蕾 王明玉 黄万里 黄葆华 陈宜秋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 首发症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复合物 潘生丁 血浆置换术 移植物NK和T细胞上抑制型受体表达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的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移植物和移植后1个月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上4种抑制型受体(CD158a、CD158b、NKB1及CD94/NKG2A)的表达对造血重建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对29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和移植后1个月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及T细胞上4种抑制型受体的表达,分析其对造血重建及aGVHD的影响。结果:移植物中NK细胞上CD158a、NKB1、CD94/NKG2A的表达在Ⅱ~Ⅳ度aGVHD组分别为(4.36±4.54)%、(1.37±3.24)%和(9.56±8.98)%,明显高于0~Ⅰ度aGVHD组的(0.52±0.51)%、(0.56±0.97)%和(1.85±1.71)%,P值均<0.05;而CD8+T细胞上CD94/NKG2A的表达在0~Ⅰ度aGVHD组明显高于Ⅱ~Ⅳ度aGVHD组,分别为(25.67±14.66)%和(11.80±8.09)%,P<0.05。结论:Allo-HSCT移植物中NK细胞高表达CD158a、NKB1和CD94/NKG2A时可能增加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而CD8+T细胞上高表达CD94/NKG2A可能降低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 王华 秦友平 王笑蕾 周征 王玫 冯四洲 韩明哲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利妥昔联合CHOP方案治疗MALT淋巴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4年 闵捷 林黎明 王志仑 王笑蕾关键词:抗肿瘤药 多剂联用 狗舌草提取物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周期的作用 被引量:2 2012年 中药狗舌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除了具有解痉、抗溃疡作用之外,对白血病细胞、恶性网状细胞肉瘤及皮肤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化学成分为生物碱。此前对狗舌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对狗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淋巴性白血病效果进行试验, 马智刚 王笑蕾 秦友平 黄葆华 初晓霞 范小莉 徐俊卿 张晓录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周期 白血病细胞 网状细胞肉瘤 抗溃疡作用 伴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及血液学、免疫学特点;方法对147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5洌HBV阳性的ITP病例(A组)与同期102例HBV阴性的ITP病例(B组)比较包括血象、骨髓象、免疫学指标等。结果A、B两组比较,A组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停滞阶段处于更早阶段;两组外周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计数较B组有较明显降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的相关性,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王彦 隋晶蕊 王笑蕾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833例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类型及疾病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免疫球蛋白是 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而产生的特异性产物,通过特异性结合抗原、活化补体及结合 Fc 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是一组不常见疾病,表现为1、2或3种免疫球蛋白的减少。目前,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的疾病因素及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对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观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的疾病群体及其免疫球蛋白减少特点。 马俊杰 隋晶蕊 陈明清 赵亚丽 王笑蕾关键词:肾脏疾病 血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