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立
- 作品数:18 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超声误诊的原因及总结非典型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的390例患者共608个乳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08个乳腺纤维腺瘤超声诊断误诊率为11.68%(71/608),误诊的71个肿块均表现为非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图像表现多样,在掌握典型图像特征基础上,加强对非典型图像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 郭玉萍郭汉涛王满立甘科红安秀艳
- 关键词:乳腺肿瘤纤维腺瘤超声检查多普勒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对照病理,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病例中122个病灶的超声图像特征及相应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63.9%病灶边界不清,其余边界清楚;少部分病灶有囊变(2.5%);30.3%有晕征;近一半的病灶有微钙化(45.9%);60%病灶评分为3分或3分以上。病灶内乳头结构和纤维间质的比例决定了病灶的回声。边界清楚的晕征与纤维假包膜相关。微钙化的病灶内可发现砂砾体。结论:PTMC的声像图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相符,边界不清、低回声、微钙化、弹性评分≥3对PTMC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 吴燕萍甘科红周立峰王满立丛淑珍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 超声观察胎儿帆间池增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胎儿帆间池增大的超声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7440名单胎妊娠孕妇于我院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对产前超声诊断帆间池增大的胎儿,仔细检查是否合并其他部位异常,分析帆间池增大的超声特征并定期复查。胎儿出生后,对其进行神经系统发育及身体发育评估。结果共检出8胎胎儿帆间池增大。除1胎合并双侧脑室宽度临界高值10mm外,其余7胎均未发现合并其他部位异常。帆间池增大的超声特点:脑中线上的囊性结构,位于丘脑及大脑内静脉上方,透明隔腔及穹隆下方;多数矢状面及冠状面均呈椭圆形,横切面呈尖向前的三角形无回声区。对所有胎儿出生后随访至今,未发现生长发育或神经系统表现异常。结论认识帆间池的解剖与毗邻结构是诊断帆间池增大的关键。本组产前超声诊断单纯帆间池增大的胎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及身体发育均表现正常。
- 李谊丛淑珍钱隽郭玉萍李妙珊王满立刘彦英
- 应用B-Flow技术分析肥胖症患者颈动脉病变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探讨肥胖症患者与正常体质量者之间颈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的差异。方法:对50例肥胖症(BMI≥28kg/m2)患者与50例正常体质量者应用B-Flow技术进行颈动脉检查,记录斑块数量、位置、大小、表面形态、内部结构及内部回声,观察颈动脉血流充盈情况,并测量颈动脉狭窄率,比较肥胖组与正常体质量者组之间颈动脉斑块情况及狭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肥胖组颈动脉的软斑、混合斑等不稳定性斑块检出率及颈动脉重度狭窄(≥70%)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者组。结论:应用B-Flow技术能更有效地评价斑块稳定性,更准确地诊断颈动脉的狭窄率,对肥胖症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李妙珊从淑珍陈青王满立
- 关键词:肥胖症颈动脉狭窄动脉硬化B-FLOW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探讨其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1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阴性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50%≤冠状动脉狭窄<70%组;冠状动脉狭窄≥70%组。按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阴性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单支病变组(仅1支冠状动脉狭窄≥50%);2支病变组(2支冠状动脉狭窄≥50%);多支病变组(3支及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IMT,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性对照组、50%≤冠状动脉狭窄<70%组和冠状动脉狭窄≥70%组IMT分别为(0.80±0.22)mm、(0.98±0.17)mm和(1.01±0.25)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5.0%、94.8%和83.7%。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各组之间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颈动脉IMT分别为(0.80±0.22)mm、(0.96±0.15)mm、(0.98±0.17)mm和(1.00±0.15)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5.0%、84.0%、86.7%和83.9%。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之间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对冠心病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可望为老年冠心病高危人群筛选提供新的临床手段。
- 周瑞莉陈剑郭玉萍王满立许少兰
-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冠状动脉造影术老年
- 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超声特征及误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探讨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误诊原因。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53例患者,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结果:53例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77.4%,误诊率为22.6%(其中6例误诊叶状肿瘤,5例误诊纤维腺瘤、1例为腺瘤样增生),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声像图上具有一定特征:病灶边缘局限、后方回声增强、内部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及稍强回声光带、弹性(UE)评分低、钙化不明显及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征象。与乳腺良性肿瘤超声特征相似,这与其独特病理相关,是超声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正确认识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声像图及弹性成像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妙珊裴书芳王满立甘科红陈越峰
- 关键词:超声病理
- 超声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超声表现,并与X线平片、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例超声均显示肠腔内异位结石和肠梗阻征象,9例有胆道系统积气,8例可见胆囊变形、轮廓模糊,5例可见胆肠瘘直接征象,7例有少量腹水,5例可见局部肠壁增厚。结论超声检查胆石性肠梗阻有典型征象,对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
- 黄春旺安秀艳王满立周瑞莉王光霞
-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结石
- 甲状腺髓样癌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基础的相关性,评价超声在MT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MTC患者21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病灶位于甲状腺中上极15个,边界不清7个,无包膜19个,呈低回声18个,内回声不均匀16个,出现钙化灶12个,检测到血流信号19个,颈部淋巴结转移11个,弹性成像评分<3分的1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1.4%,误诊率为28.6%。结论:MTC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对其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正确诊断。
- 王满立李妙珊冯占武甘科红黄春旺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病理
-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法及顺应性比值法在甲状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患者的86个甲状腺实性结节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分别对两组的超声弹性图像评分及顺应性比值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弹性评分法及顺应性比值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绘制弹性评分法及顺应性比值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E曲线),选取最佳诊断界点。结果86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组甲状腺结节共67个,结节直径(2.05±0.21)cm;恶性组甲状腺结节共19个,结节直径(1.62±0.12)em。良性组及恶性组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6,P〉0.05)。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弹性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3分)及顺应性比值(中位数分别为1.66、3.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290、-5.450,P均〈0.05)。以弹性评分〉13分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的诊断界点,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4.2%(16/19)、86.6%(58/67)和86.0%(74/86),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以顺应性比值≥2.50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的诊断界点,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4%(17/19)、86.6%(58/67)和87.2%(75/8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法及顺应性比值法均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丛淑珍吴丽桑陈青王满立冯占武
- 关键词: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
- 超声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临床分期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对比评价超声造影与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和超声内镜检查的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者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69.5%,超声内镜的总准确率为74.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N076.2%,N175.0%,N286.7%,N387.5%;超声内镜的准确率分别为:N090.5%,N146.7%,N233.3%,N325.0%;超声造影对N1、N2和N3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内镜(P<0.05,P<0.05,P<0.05)。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M分期准确率为:M097.7%,M181.8%。超声内镜准确率为:M048.9%,M127.3%。超声造影对M0、M1分期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内镜(均P<0.05)。结论:超声内镜对T1分期诊断有优势,超声造影对T4、N1、N2、N3及M分期诊断有优势。超声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满立周瑞莉李妙珊冯占武郭汉涛
- 关键词:胃肿瘤超声造影超声内镜肿瘤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