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伟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及应用被引量:24
- 2008年
- 王李伟刘弘
-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世界粮农组织污染物监测食品污染物
- 三羟异黄酮的致突变作用及对细胞DNA损伤研究
- [目的]主要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的诱发突变及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同时初步探讨细胞DNA损伤与氧化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敏感的L5178Ytk+/-3.7.2C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ML...
- 王李伟仲伟鉴周永贵应贤平
- 关键词:三羟异黄酮DNA断裂
- 文献传递
- 三羟异黄酮对BALB/c-3T3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漂白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观察GEN于浓度为0、12.5、50、100μmol/L时对BALB/c-3T3细胞荧光漂白后恢复的影响。[结果]受试细胞在GEN 12.5μmol/L时经漂白后荧光恢复率为(36.13±5.4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50、100μmol/L时经漂白后荧光恢复率分别为(32.93±5.06)%和(28.18±10.69)%,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GEN在较高剂量时抑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提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促癌作用。
- 王李伟仲伟鉴
- 关键词:三羟异黄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 烤鸭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4
- 2015年
- 选用修正的Gompertz(SGompertz)和修正的Logistic(Slogistic)作为一级生长模型,应用Origin 9.0软件分别拟合烤鸭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0、15、25、30、37℃的生长数据,并以此获得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迟滞期(λ)。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方根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建立二级生长模型。结果表明,SGompertz模型拟合的R2值优于Slogistic模型。以SGompertz模型拟合得到的μmax建立平方根和二次多项式模型R2分别为0.942 3、0.947 1,偏差因子(Bf)分别为1.02和0.93,准确因子(Af)分别为1.18和1.37,表明采用μmax进行拟合时平方根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以SGompertz模型拟合得到的λ建立的平方根和二次多项式模型R2分别为0.953 3、0.987 1,Bf分别为0.99和1.00,Af分别为1.11和1.06,表明采用λ进行拟合时二次多项式模型较好。
- 宇盛好曹慧徐斐于劲松袁敏彭少杰王李伟李洁王颖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烤鸭
- 生物学机制模型在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进行风险评估,是制定限量标准和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近年来,生物学机制模型在风险评估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解剖、生物化学、生理、代谢动力学等知识及毒作用机制建立的模型,不仅能够定量地评定化学物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解决低剂量暴露风险评估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将结果从动物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可信度。本文主要综述报道生物学机制模型的特点及在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仲伟鉴王李伟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负面效应被引量:6
- 2005年
- 研究表明异黄酮类化合物可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然而 ,最近研究认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可促进生殖系统肿瘤生长、损伤免疫系统以及影响生殖功能。本文对其负面效应做一综述 。
- 王李伟仲伟鉴
- 关键词:异黄酮类化合物补充剂生殖系统肿瘤生殖功能免疫系统
- 三羟异黄酮的致癌作用及其机理初步探讨
- 目的:目前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活性和药理效应上,这促使人们对异黄酮类药品及食品补充剂的摄入量增加。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存在于豆制品中含量最多的三羟异黄酮(GEN,genistein)在较高剂量下具有致癌效...
- 王李伟
- 关键词:三羟异黄酮遗传毒性细胞增殖致癌机理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静安区食源性腹泻病的发生状况及对策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全面了解静安区食源性腹泻病发生状况,为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提供基础资料,以便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静安区常住居民201人,入户调查,询问基本情况、食品卫生知识和行为、食源性腹泻病、食品卫生状况评价及需要。用Epidata建数据库,用SA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安区居民腹泻年患病率为25.87%,两周患病率为4.98%;食源性腹泻年患病率为5.97%,两周患病率为1.49%。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对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经济收入的调查对象腹泻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收入较高者腹泻年发生率有高发倾向。食品加工用具是否生熟分开对腹泻年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刀具不专用患病的危险是专用的6.41倍,砧板不专用患病危险是专用的5.23倍;异味或变质食品处理方式对腹泻两周患病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工后再吃患病危险是不吃的10.50倍;家庭冰箱使用状况对食源性腹泻的年患病的影响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不使用冰箱患病危险是使用冰箱的5.03倍;未发现其他生活方式对患病的影响。结论食源性腹泻病仍有发生,居民要加强厨房卫生意识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习惯,要大力宣传食品卫生知识。
- 颜士勇刘弘陈毅琼征柏徐惠珠高围溦王李伟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腹泻患病率
- 上海市民食品卫生、食源性疾病KAP调查被引量:1
- 2008年
- 陆冬磊刘弘陆屹高围溦吴春峰王李伟邢之慧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品卫生上海市民KAP调查疾病知识致病因子
- 三羟异黄酮对细胞的致突变作用及DNA损伤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主要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 ,GEN)对细胞的致突变效应及DNA的损伤作用,同时探讨细胞DNA损伤与氧化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L5 178Ytk+ / -3 .7.2C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MLA)观察GEN在浓度为0、2 .1、4.2、6.3、8.4、10 .5 μmol/L(加S9)时或在浓度为0、12 .5、2 5、5 0、10 0、2 0 0 μmol/L(不加S9)时诱发细胞突变的情况;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即彗星试验)检测GEN在浓度为0、10、3 0、90、2 70 μmol/L时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和SMMC 772 1肝癌细胞DNA原始损伤,同时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的活性。[结果]GEN在加S9时诱发突变的浓度(≥2 .1μmol/L)显著低于不加S9的浓度(≥2 5 μmol/L)。GEN达到90 μmol/L浓度时作用18h ,可导致CHL细胞和SMMC 772 1肝癌细胞DNA断裂,但CHL细胞各处理组间CAT和SOD差异都无显著性。而SMMC 772 1肝癌细胞在GEN≥3 0 μmol/L时,SOD下降;GEN≥10 μmol/L时,CAT下降。[结论]在加S9时的诱发突变效应剂量远小于不加S9的剂量,表明GEN的代谢产物致突变效应更强。这可能与GEN的代谢产物具有氧化损伤效应有关。但GEN导致细胞DNA断裂,不是由其氧化损伤引起。
- 王李伟仲伟鉴周永贵应贤平
- 关键词:三羟异黄酮致突变作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CHL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细胞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