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23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康氏益气芪术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康氏益气芪术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NAFLD患者88例,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芪术汤,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6周。判定两组中医疗效、肝功能、血脂、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值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CAP改善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肝功能、血脂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氏益气芪术汤可提高NAFLD的临床总有效率,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血脂水平,临床疗效高于单用西医治疗。
- 王敏康燕能唐金模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及CAP相关性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初步探讨铁代谢指标及受控衰减参数(CA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入组我院门诊及住院的NAFLD患者共120例,分为肝郁脾虚证、痰浊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4种证型;比较不同证型与肝功能、血脂、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及CAP的关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肝郁脾虚43例(35.8%),痰浊内阻33例(27.5%),湿热蕴结34例(28.3%),痰瘀互结10例(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甘油三酯(TG)水平在各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在各证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CAP在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肝郁脾虚证的SF、CAP水平分别低于痰浊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提示,以肝郁脾虚证为参照,SF、CAP升高是痰浊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的影响因素,γ-GT是痰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结论:NAF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铁代谢水平不同,且各证型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不同,SF及CAP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肝郁脾虚可能是病程的早期阶段。
- 王敏唐金模梁惠卿李娜詹潇潇
- 关键词:中医证型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CAP
- 茵胆平肝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1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评价茵胆平肝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酒精性肝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湿热内蕴证患者35例,符合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患者33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茵胆平肝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S-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疗程均为8周,以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转肽酶(GGT)检测结果,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有效性,以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GGT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过程中均未发现与观察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及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胆平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病肝湿热内蕴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 王敏龚先琼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湿热内蕴证中医药疗法茵胆平肝胶囊
- 闽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隐证型特征
- 目的:观察闽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隐证型特征。方法:560例来自闽南地区经肝组织活检证实的CHB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无证可辨者辨为隐证型。并获取每位患者性别、年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HBV DNA载荷、HBeA...
- 吴春城顾冲唐金模陈悦梁惠卿王敏毛乾国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
- 恩替卡韦伍用七味化纤汤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 目的:对比观察恩替卡韦伍用七味化纤汤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差异。方法:164例经肝组织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次-1,口服,1次·d-1,依患者意愿...
- 吴春城唐金模梁惠卿张满英王敏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疗效
- 闽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治疗启动季节与疗效
- 2009年
- 目的探讨闽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不同季节启动干扰素-α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175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干扰素-α1b(每次5M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个体化,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分析春季、夏季和秋季启动干扰素-α治疗者联合应答率的差异。结论闽南地区CHB患者春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联合应答率较高,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干扰素-α治疗启动季节对持续疗效的影响。结果2组基线特征:春季、夏季、秋季各组之间的性别、年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血清AST、HBVDNA水平之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春季组血清ALT>5×ULN者所占比例较夏季组和秋季组高(χ2=10.405,P=0.034),而且春季组ALT平均水平比夏季组和秋季组高(Z=7.144,P=0.028)。结果显示:于春季、夏季和秋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75.6%(31/41)、50.0%(46/92)和59.5%(25/42),春季组联合应答率较高(χ2=10.488,P=0.033)。随访6个月时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56.1%(23/41)、39.1%(36/92)和42.9%(18/42)(χ2=5.716,P=0.221)。结论闽南地区CHB患者春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联合应答率较高,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干扰素-α治疗启动季节对持续疗效的影响。
- 林志鹏毛乾国顾冲唐金模梁惠卿王敏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
- 恩替卡韦伍用七味化纤汤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 目的 对比观察恩替卡韦伍用七味化纤汤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差异.方法:164 例经肝组织活检证实的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次-1,口服,1 次·d-1,依...
- 吴春城唐金模梁惠卿张满英王敏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疗效
- 桂附苏朴汤治疗阳虚气逆型老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桂附苏朴汤治疗阳虚气逆型老年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中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58例阳虚气逆型老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加桂附苏朴汤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停药2周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28/29),高于对照组的79.31%(23/29)(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57%(1/28),低于对照组的25.93%(7/27)(P<0.05)。结论桂附苏朴汤治疗阳虚气逆型老年反流性咽喉炎可获得较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 陆菁菁黄源鹏王敏庄璇李娜
- 关键词:喉痹反流性咽喉炎老年病中医药疗法
- α-干扰素伍用益血生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持续疗效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比观察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伍用益血生胶囊与IFN-α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之差异。方法:288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IFN-α1b皮下注射,5 mU/次,每周3次,疗程个体化。依患者意愿,其中125例伍用益血生胶囊口服(联合治疗组),1.0 g/次,3次/d,疗程3个月。163例未伍用益血生胶囊(IFN-α单药治疗组)。治疗结束后随访至少24个月。统计学分析采用意向治疗分析。结果:2组性别、年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HBV DNA水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以及IFN-α疗程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112例、IFN-α单药治疗组141例完成治疗和24月随访。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完全应答率在治疗结束时、随访12月时、随访24月时分别为48.0%(60/125)和35.0%(57/163)(x2=4.980,P=0.026),45.6%(57/125)和33.1%(54/163)(x2=4.645,P=0.031),38.4%(48/125)和32.5%(53/163)(x2=1.076,P=0.300)。结论:IFN-α伍用益血生胶囊比IFN-α单药治疗能够适当提高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持续疗效。
- 毛乾国苏亚勇吴春城段智程唐金模顾冲梁惠卿杨嘉恩黄利坚郑莹王敏龚先琼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益血生胶囊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的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寻找简单便捷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评估指标,进一步揭示各中医证型所蕴含的肝脏炎症情况。方法:纳入165例经肝穿刺活检术证实的CHB患者,参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进行辨证分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s-CRP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炎症1级和2级分别与3级、4级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化1期与4期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s-CRP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r=0.321,P<0.001)、纤维化程度(r=0.211,P=0.007)呈正的秩相关关系。血清hs-CRP水平在各中医证型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湿热内结、瘀血阻络血清hs-CRP水平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CHB患者病情评估的补充指标。
- 王敏康燕能梁惠卿龚先琼唐金模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超敏C反应蛋白肝组织病理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