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肃

作品数:31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神经干
  • 4篇神经干细胞
  • 4篇微波辐射
  • 4篇脊髓
  • 4篇骨折
  • 4篇干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聚乳酸
  • 3篇股骨
  • 3篇股骨粗隆
  • 3篇股骨粗隆间
  • 3篇粗隆
  • 3篇粗隆间
  • 2篇蛋白酶基因
  • 2篇豆种
  • 2篇心肌
  • 2篇置换术
  • 2篇生物材料

机构

  • 15篇吉林大学中日...
  • 10篇吉林大学第二...
  • 7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医药学院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三...
  • 1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吉林省一汽总...

作者

  • 31篇潘肃
  • 9篇杨小玉
  • 7篇高忠礼
  • 5篇李英普
  • 4篇齐治平
  • 4篇杨宇丹
  • 4篇付川
  • 4篇刘鹏
  • 4篇夏鹏
  • 3篇尹若峰
  • 3篇王金成
  • 3篇郑爽
  • 3篇李春旭
  • 2篇吕晓明
  • 2篇张庆林
  • 2篇潘文干
  • 2篇程浩
  • 2篇王庆钰
  • 2篇李景文
  • 2篇杨利丽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磺脲类受体在小窝蛋白与心肌钾离子通道偶联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磺脲类受体在小窝蛋白(caveolin,Cav)与心肌钾离子通道偶联中的作用,探讨心肌钾离子通道与Cav-3偶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野生型或突变型KATP通道与Cav-3瞬时转染入COS-7细胞中,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荧光染色法观察KATP通道与Cav-3共定位及偶联情况;同时应用Cav-3脚手架区竞争性抑制肽封闭Cav-3脚手架区,重复上述试验。结果 Cav-3脚手架区竞争性抑制肽能够结合Cav脚手架区,从而显著封闭Cav与野生型KATP通道免疫沉淀结合量,但不影响与突变型KATP通道偶联量;荧光染色显示,Cav与野生型KATP通道荧光重叠显著高于突变型KATP通道,二者共定位于细胞内同一位置。结论野生型KATP通道中SUR2A对于Cav-3与心肌KATP通道偶联至关重要,二者偶联是通过Cav-3脚手架区实现的。
潘肃杨宇丹吕晓明杨小玉遇红梅
关键词:钾离子通道小窝蛋白
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DIA3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目前认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脊髓减压手术后"二次瘫痪"的主要原因,而控制应激相关蛋白和兴奋性氨基酸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至关重要。目的:观察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变化。方法:依据Zivin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6组,对照组只显露腹主动脉而不阻断血流,30 min后关闭腹腔;实验组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0 min后分别再灌注0,6,12,24,48 h再关闭腹腔。首先均利用改良Tarlov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价;随后取损伤段腰髓(L3-L5),结合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筛选出PDIA3;其次应用免疫印迹印证质谱;最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观察其在脊髓内的时间和空间表达变化特点。结果与结论:(1)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动物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均可见后肢功能逐渐好转现象,评分结果为缺血再灌注24 h达最高水平,48 h又略有下降;(2)免疫印迹结果:对照组PDIA3表达有清晰印迹显示,缺血再灌注0 h印迹轻度增强,6-12 h进一步增强,24 h显著减弱至最低水平,48 h再次升高到6-12 h水平;(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神经元胞浆中可见PDIA3表达,且中间神经元表达量明显多于运动神经元;(4)结果表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PDIA3异常上调,说明PDIA3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李春旭张善勇齐治平夏鹏潘肃昝春芳杨小玉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一种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属于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启动子的序列及其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uence NO.1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oyAP1基因上游远端序列的克隆,对soyAP1基因ATG上游序列...
王庆钰赵艳李景文王英钱丹丹程浩张庆林王洪预潘肃
文献传递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前后肺功能的研究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评价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前后肺功能的改变。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骨科脊柱畸形组行矫形手术者19例,均为后路手术,在神经电生理检...
刘鹏尹若峰潘肃孙逸夫王金成高忠礼
关键词:后路矫形肺功能手术前后
文献传递
制备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骨缺损的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背景:在骨缺损修复治疗中,为了恢复损伤处相应组织结构往往需要骨支架材料的植入。3D打印技术可精确模拟人体骨骼形貌并应用于骨组织修复和重建,这为骨缺损修复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目的:介绍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技术及材料选取,总结其在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应用。方法:作者以"3D printing materials,3D printing technology,bone defect,bone tissue engineering,active substances,clinical application;3D打印材料,3D打印技术,骨缺损,骨组织工程,活性物质,临床应用"为关键词,检索2009至2019年期间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Medline、万方、CNKI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可制备出个性化及内部结构精确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能够克服传统支架内部结构可调控性差、外形与缺损处不匹配等缺陷。目前应用于骨组织支架制备的3D打印技术主要有熔融沉积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和近年来关注度比较大的生物3D打印等。目前较常使用的3D打印材料主要为金属、生物陶瓷、高分子聚合物和多种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等。3D打印骨组织支架在临床骨缺损治疗中不仅可很大程度上缩短手术和恢复时间,并且在术前诊断和术后康复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王凯郑爽潘肃张恒张伟王浩胜杨小玉付川
关键词:骨缺损骨组织工程活性物质康复训练
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对大鼠血清骨钙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的协同作用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在6G环境下进行200mW/cm2的微波照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羟脯氨酸含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观察林蛙油和角鲨烯的干预效果。结果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协同作用,可导致大鼠血清骨钙素含量降低、羟脯氨酸含量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林蛙油干预对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造成的骨钙素含量降低及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起到保护作用。结论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协同作用可增强大鼠的溶骨作用而抑制成骨作用;林蛙油的干预效应优于角鲨烯。
潘肃杨宇丹高忠礼李英普吕士杰潘文干
关键词:微波辐射骨钙素
一种具有高效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效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通过自组装方法垂直生长PMMA蛋白石模板后500℃高温煅烧3小时去除PMMA蛋白石模板制备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模板;再通过溶剂热法让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模板与...
杨宇丹宋宏伟潘肃
文献传递
微创经单侧椎板入路切除髓外硬膜内肿瘤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经单侧椎板人路切除髓外硬膜内肿瘤病例,该进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8月共进行10例经单侧椎板人路切除髓外硬膜内肿瘤。对于平扫MAI为髓外硬膜内的肿瘤,常规进行MRI增强扫描...
刘鹏潘肃孙逸夫尹若峰王金成高忠礼
文献传递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误诊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曾多次误诊的DISH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颈部不适伴轻度呼吸及吞咽困难5年余,加重1年入院。曾多次于外院就诊行颈椎CT、MRI及胸椎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食管型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SAPHO综合征等,经非甾体抗炎药等保守治疗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入我院后经查体、实验室及全脊柱X线、CT、MRI等检查并请耳鼻喉科和胸外科医师会诊确诊DISH。后于全身麻醉下行颈2~颈7椎前路骨赘切除术。术后颈椎X线检查显示颈椎(颈2~颈7)前方大量骨赘已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DISH在我国诊治率较低,多数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及诊治经验不足,易误诊。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临床遇及类似本文患者时,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医技检查结果综合全面对病情进行分析,以减少或避免DISH误诊误治。
昝春芳李英普潘肃夏鹏郑长军李春旭杨小玉
关键词:误诊颈椎病
芬戈莫德静电纺丝膜(PLGA/FTY720)联合神经干细胞(NSC)促进脊髓损伤功能恢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脊髓损伤可以导致损伤水平以下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芬戈莫德(FTY720)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具有一定效果,但全身应用芬戈莫德会引起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为了减少全身应用芬戈莫德导致的不良反应,本实验对芬戈莫德对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的影响和局部应用FTY720联合NSC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LGA/FTY720静电纺丝膜,同时通过MTT和RT-PCR等方法探究了载药纺丝膜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通过构建大鼠脊髓损伤全切模型,探究了PLGA/FTY720联合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PLGA/FTY720静电纺丝膜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同时PLGA/FTY720联合神经干细胞对治疗脊髓损伤具有更好的恢复效果。结论本研究表明,FTY720可以很好地与PLGA相结合,搭载神经干细胞的PLGA/FTY720静电纺丝膜作为一种生物支架在治疗脊髓损伤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余双奇孔维健潘肃
关键词:脊髓损伤芬戈莫德神经干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