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安民

作品数:53 被引量:233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理学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应力
  • 12篇金属
  • 11篇金属材料
  • 9篇脆性
  • 7篇韧性
  • 6篇塑性
  • 6篇塑性变形
  • 6篇脆性断裂
  • 5篇断裂判据
  • 5篇韧性材料
  • 4篇应力强度
  • 4篇应力强度因子
  • 4篇应力状态
  • 4篇合金
  • 4篇复杂应力
  • 4篇复杂应力状态
  • 3篇弹塑性
  • 3篇弹性力
  • 3篇弹性力学
  • 3篇多裂纹

机构

  • 50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陕西机械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3篇汤安民
  • 19篇师俊平
  • 15篇李智慧
  • 4篇刘泽明
  • 3篇王忠民
  • 3篇王静
  • 3篇韩星明
  • 3篇卢智先
  • 3篇计伊周
  • 3篇莫宵依
  • 3篇刘天鹏
  • 2篇解敏
  • 2篇刘协会
  • 2篇朱文艺
  • 2篇赵蕾
  • 2篇马凯
  • 1篇解敏
  • 1篇王忠民
  • 1篇许明达
  • 1篇张瑞平

传媒

  • 15篇西安理工大学...
  • 6篇应用力学学报
  • 4篇机械强度
  • 4篇力学季刊
  • 3篇力学与实践
  • 2篇陕西机械学院...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纺织基础科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 1篇第24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灰铸铁拉伸与扭转破坏实验的强度条件分析被引量:11
2000年
针对常用强度理论对脆性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脆性断裂破坏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大这一问题 ,对铸铁材料的拉伸破坏试验及扭转破坏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杂应力状态下单元体内各物理量对材料脆性断裂的影响 ,修正了第一、第二强度理论 ,给出了一个铸铁脆性断裂的强度条件。新的强度条件能较好解释铸铁材料的拉伸。
汤安民刘泽明
关键词:脆性断裂灰口铁
非线性材料柱后屈曲稳定一般解被引量:3
1994年
在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大变形的情况下,利用切线模量理论,用摄动法求解了具有三阶本构关系的材料柱在两端铰支、两端固定和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几种常见约束下的后屈曲稳定近似解,得出了该类问题后屈曲载荷解的统一表达式,对松木材料柱的后屈曲稳定特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几种常见约束的细长松木柱,后屈曲路径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文献[1]中对此问题给出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汤安民张君
关键词:后屈曲摄动法柱体
塑性变形对金属材料断裂形式的影响
2001年
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在平面复合载荷形式下,裂端启裂区孔洞成核形状,聚合方式的试验分析,结合常规破坏试验结果与应力场的计算,得出:随试件塑性变形从小向大的改变,材料中孔洞的形状由球形逐渐变化为椭球形、长条形、细长形,孔洞横向连接逐渐减弱,纵向、斜方向连接不断增强,断裂形式也由正拉断逐渐转为剪切断裂,导致材料断裂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危险点上某应力参数达到了材料的断裂临界值。
汤安民刘泽明
关键词:塑性变形金属材料
铝合金材料剪切断裂实验分析被引量:19
2002年
金属材料受载作用发生断裂,断裂面形式有拉断、剪断和拉剪混合型,由于剪断过程中塑性变形较为复杂,问题的研究难度大、观点争论多。本文对LY12-M铝合金材料复合型平面应变载荷状态下的几种断裂试验结果作了分析,认为在Ⅱ型、近Ⅱ型时发生的剪切型断裂,启裂点在裂尖附近应力三维度取最大值处,剪断的开裂方向则与启裂点上最大剪应力方向有关;同时对LC9R超强铝合金作常规破坏试验,该材料在拉伸、扭转与压缩试验时均呈剪切断裂,断裂面沿最大剪应力方位,破坏剪应力随试件应力三维度的降低而增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汤安民师俊平
关键词:铝合金最大剪应力
金属材料断裂与应力状态参数的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罗德参数、软性系数和应力三维度是研究金属材料变形、破坏时常用的应力状态参数,分析从三向压缩到三向拉伸不同应力状态下各参数值的变化,得出:应力三维度值从小向大有规律地变化,罗德参数和软性系数则不能分析裂纹体、无裂纹体金属材料断裂破坏的试验结果;同时认识到构件中,体积变形较大、形状变形较小处是材料发生脆断、准脆断的断裂萌生点,此危险点正是应力三维度有较大值处。
马凯李智慧汤安民
关键词:脆性断裂
加强实验课的改革与建设 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介绍了我校对力学实验课程进行的改革与建设。经过多年的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改革实验教学活动,把计算机引进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实践,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深化了教学层次,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李会侠汤安民
关键词:教学改革与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Bridgman解的试验验证与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韧性材料单轴拉伸试样的颈缩规律及颈部应力场的分布,对Q235钢、14CrNiMoV合金钢、LY12铝合金等三种典型的金属材料光滑试样和切口试样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通过研究材料屈服过程的细观机理和颈缩部位最小截面上不同位置处孔洞大小和形状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颈部应力解Bridgman公式中主要试验和理论上的依据和假设,并给出了影响颈部应力场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Bridgman公式中等轴假设基本成立,屈服条件应用不合理,且颈缩部位的复杂应力场并非由颈缩部位最小截面的全面屈服和材料塑性流动导致,颈缩后构件几何形状的变化是引起应力场重新分布的主要因素。
李智慧师俊平汤安民
几种金属材料宏观断裂形式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1
2004年
总结了几种金属材料在常规破坏试验过程中的断裂现象 ,分析了不同材料不同应力三维度下的几种宏观断裂形式 ,结果表明 ,金属材料在不同受力形式下 ,随应力状态参数Rσ 从大向小变化 ,断裂机理从穿晶脆断 ,向以孔洞扩张聚合、局部剪切带的扩展转化 ,材料可能依次发生解理脆断、孔洞正断、有孔洞影响的剪断、无孔洞影响的剪断等四种断裂形式 。
汤安民师俊平
复杂应力状态下球墨铸铁断裂试验的断口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复杂应力状态下LZQT400-15球墨铸铁断裂破坏试验试件断口的宏观以及细观分析,得到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球墨铸铁的断裂形式:单向拉伸时为正断,单轴压缩时为无孔洞影响的剪切断裂,纯扭时为有孔洞影响的剪切断裂,拉/扭组合时为混合型断裂。探讨了各种断裂形式内在的断裂机理及裂纹的形成与扩展过程。
师俊平韩冬汤安民
关键词:球墨铸铁复杂应力状态
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的破坏形式及断裂准则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破坏特性的精确描述对于岩土工程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多种岩石不同受力形式下的试验结果,将岩石的破坏形式分为拉断、局部剪切破坏和整体剪切破坏,使用应力三维度作为应力状态参数,分析岩石的破坏形式及不同破坏形式下强度参数随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同种岩石,随应力三维度代数值减小,其破坏机理由拉断逐渐变化为局部剪切破坏和整体剪切破坏,三种破坏形式之间存在两个应力三维度分界值.对三种破坏形式,控制断裂发生的主要因素也不同.拉断主要受最大拉应力控制,局部剪切破坏由最大切应力主导,但同时受体变应力的影响,而整体剪切破坏仅由最大切应力控制.因此针对三种破坏形式,分别选择控制破坏的参量,提出破坏判据,并通过煤样和大理岩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了判据的正确性.
李智慧师俊平汤安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