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红

作品数:58 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糖尿
  • 36篇糖尿病
  • 21篇细胞
  • 17篇病变
  • 15篇血管
  • 15篇内皮
  • 13篇2型糖尿
  • 13篇2型糖尿病
  • 12篇血管病
  • 12篇血管病变
  • 12篇祖细胞
  • 10篇内皮祖细胞
  • 9篇细胞移植
  • 9篇干细胞移植
  • 8篇干细胞
  • 8篇病患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糖尿病下肢
  • 7篇外周
  • 7篇外周血

机构

  • 53篇武汉市中心医...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53篇毛红
  • 46篇赵湜
  • 26篇王红祥
  • 13篇王中京
  • 12篇丁胜
  • 8篇周玲
  • 8篇张旭艳
  • 8篇李宾公
  • 7篇邵诗颖
  • 6篇邹萍
  • 4篇李亚蓉
  • 4篇邓琳
  • 4篇付阿丹
  • 3篇王莉
  • 3篇付秀立
  • 3篇杨帆
  • 2篇洪畋
  • 2篇王利
  • 2篇董敬坚
  • 2篇杨帆

传媒

  • 7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并下肢周围动脉病前后内皮微粒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前后内皮微粒的变化,探讨将CD144+内皮微粒(EMP)作为PAD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PAD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丁胜赵湜毛红王中京张旭艳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血脂及血浆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浆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91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浆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12周治疗,两组空腹血糖、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胆固醇(TC)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在TG、HDL-C、LDL-C改善更加显著(P<0.05);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内皮素(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NO、E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能显著控制血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贾婷赵湜毛红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血脂内皮功能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效果:89例自身对照观察(英文)被引量:21
2008年
背景:骨髓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为血管性内皮细胞的特性,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缺血组织血供。目的:观察白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对象:选择2005—07/2007—05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9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且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男61例,女28例。年龄45~90岁,平均67岁。病变部位主要为双下肢,伴足部溃疡者54例,伴坏疽者8例。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购自中国麒麟鲲鹏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方法:①干细胞动员:全部患者均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500~600μg/d,注射5d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总量83~103mL,单个核细胞数量1.86~3.39×10^11L^-1,CD34^+细胞为0.55%~1.36%。②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行静脉麻醉,将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悬液按3cm^2×3cm^2间距进行缺血肢体肌间分层注射。主要观察指标:①白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及移植后1,3和6月患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踩肱指数、肢体皮温及深部感觉检测及评估。②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CT及血管造影检测患者下肢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纳入患者89例,8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临床症状评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患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情况较移植前均有改善,且随着时间延长改善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踩肱指数: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间的延长患者踩肱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
毛红赵湜王红祥邓琳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血管病变糖尿病足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治疗可行性中的研究
赵湜王红祥毛红游小华胡绍王中京周玲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治疗可行性中的研究"是2001年度武汉市卫生局立项资助的科研课题。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1995年发现的TNF超家族中的凋亡分子。它的结构、功...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病理基因疗法
内皮祖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疗效的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内皮祖细胞(EPC)和单个核细胞(MNC)移植改善糖尿病大鼠后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大鼠EPC和外周血MNC标记后分别植入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对照组仅植入PBS溶液。ELISA法检测VEGF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计数毛细血管数目。结果EPC和MNC均能在缺血后肢分化为毛细血管。移植后EPC组和MNC组大鼠缺血肢体局部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毛细血管数目也高于对照组。但EPC组和MNC组VEGF含量和毛细血管数目无明显差异。结论移植EPC及含有相当数量EPC的MNC对糖尿病大鼠后肢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相似。EPC可能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中发挥主要作用。
赵湜王红祥毛红李宾公邵诗颖邹萍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单个核细胞血管病变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联合柔红霉素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柔红霉素(DNR)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分离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每例分为4组进行观察:空白对照组、TRAIL组、DNR组、TRAIL+DNR组,共同培养6、12、24小时。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杀伤率、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TRAIL和柔红霉素可协同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及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 TRAIL与柔红霉素具有协同作用,能高效杀灭肿瘤细胞。TRAIL是一种有望应用于临床的新型生物制剂。
毛红赵湜王红祥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柔红霉素
36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在血管病变不同程度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36例糖尿病患者按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分为轻度血管狭窄组(A组:20条下肢,血管狭窄〈50%),中度血管狭窄组(B组:26条下肢,血管狭窄50%~70%),重度血管狭窄组(C组:25条下肢,血管狭窄〉70%);全部患者均给予干细胞动员5d,第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将单个核细胞悬液按3cm×3cm间距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术后第1、12、18个月定期观察三组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对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移植后12个月,三组踝肱指数(ABI)及经皮氧分压(TcPO2)均较移植前增加(P〈0.05)。18个月A、B两组ABI仍有增加(P〈0.05),但C组与12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个月A组有8条下肢(40%)、B组有8条下肢(31%)、C组有6条下肢(24%),复查有新生血管形成。年龄、病程、血压、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TG均是影响移植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在轻、中度血管病变时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远期疗效优于重度血管病变者,围手术期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TG的情况,它们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王中京毛红丁胜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糖尿病血管病变疗效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5
2005年
为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采用RT PCR方法及流式细胞术 ,对 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患者组 )、18例完全缓解白血病细胞 (缓解组 )和 2 1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对照组 )表面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①患者组和缓解组TRAIL、DR4和DR5表达高 ,而DcR1和DcR2表达低。②缓解组DR5的表达高于患者组。③患者组和缓解组DR5的表达均高于DR4。④患者组AML不同亚型表达TRAIL及其受体相似。结论 :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R5在TRAIL介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
赵湜王红祥毛红肖娟邹萍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表达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被引量:21
2006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目前认为慢性ITP患者存在Th1/Th2失衡,并以Th1反应占优势。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重要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型为CD4^+CD25^+。FOXP3是Treg的特征性转录因子,其表达水平能反映Treg功能。为了研究Treg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25例慢性ITP患者CD4^+CD25^+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进行检测。
赵湜王红祥李菁媛毛红邹萍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调节性T细胞CD4^+CD25^+T细胞TH1/TH2失衡慢性ITP免疫异常
Graves病中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改变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Graves病发生的免疫机制,了解调节性T细胞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Graves病(GD组)和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CD4+CD2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10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FOX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D组CD4+CD25+T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P=0.804),而FOXP3表达减少(24 h和48 h P均<0.01),IL-10分泌减少(24 h和48 hP均<0.01)。结论GD患者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虽无明显改变,但其功能明显减弱,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赵湜王红祥毛红李菁媛
关键词:GRAVES病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10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