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宇

作品数:23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艾滋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吸毒
  • 3篇梅毒
  • 3篇暗娼
  • 2篇性病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预防接种证
  • 2篇预防接种证查...
  • 2篇知识
  • 2篇吸毒人群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接种证
  • 2篇公共卫生
  • 2篇高危
  • 2篇艾滋病知识
  • 2篇暗娼人群

机构

  • 23篇甘肃省疾病预...
  • 3篇庆阳市疾病预...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嘉峪关市疾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武威市疾病预...

作者

  • 23篇杨明宇
  • 14篇余爱玲
  • 12篇李健
  • 8篇王斌
  • 8篇苟伟斌
  • 7篇孟蕾
  • 7篇屠爱霞
  • 6篇石林
  • 5篇刘东鹏
  • 4篇席沧海
  • 4篇李莉
  • 4篇郁华
  • 4篇刘新凤
  • 4篇王炳涛
  • 3篇杨常敏
  • 3篇张小清
  • 2篇白莉
  • 2篇岳雄
  • 2篇白亚娜
  • 2篇李娟生

传媒

  • 5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庆阳市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数据质量核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评价2021年甘肃省庆阳市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成效与报告数据质量,分析影响接种证查验现状的因素,为完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庆阳市县直小学、乡级小学、村级小学抽取16所小学,调查2021年秋季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问卷星在线填写调查预防接种人员认知影响因素。结果 庆阳市入学儿童632人,接种证实际查验率(90.51%)低于报告查验率(9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77,P<0.05);实际漏种率(32.28%)高于报告漏种率(1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13,P<0.05);各种漏种疫苗(卡介苗除外)核查补种率均低于报告补种率;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查验后(85.13%)较查验前(67.72%)显著提高(χ^(2)=53.130,P<0.05),除卡介苗、A群流脑疫苗外,各查验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0.00%;接种证填写质量不高;预防接种人员查验内容、流程知晓率分别为46.96%、39.23%,其中村医、专干及接种人员查验流程的知晓率分别为33.98%、4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5);认为查验接种证能提高接种率占90.16%,遵照方案执行查验审核且及时通知家长补种疫苗的占87.24%,专干及接种人员查验审核遵照方案执行率(90.09%)高于村医(8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8,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2.23,95%CI:1.08~4.60)、人员类别(OR=1.64,95%CI:1.13~2.37)、接种工作年限(OR=0.62,95%CI:0.41~0.92)影响查验内容及流程知晓率;接种工作年限(OR=0.62,95%CI:0.41~0.93)、人员类别(OR=1.62,95%CI:1.12~2.35)和提高接种率认知(OR=3.97,95%CI:1.21~13.06)影响接种证查验态度。结论 查验预防接种证可提高入学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但庆阳市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亟待提高,预防接种证、信息化系统数据一致性不高,相关人员接种�
樊婧玉刘贝琴景永峰石怀禄李学平杨明宇
关键词: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2010-2019年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甘肃省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与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9年甘肃省共报告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7起,传染病事件占学校事件总数的98.4%;报告事件数居前3位的疾病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发生在幼托机构和小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学校事件总数的78.9%,主要报告地区为兰州市;4-6月和10-12月是事件高发季节,分别占全年事件报告总数的49.9%和38.3%。结论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明显季节性,发生在幼托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
姚进喜刘东鹏何爱伟杨明宇杨琛宋雨倬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
甘肃省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10年行为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李健余爱玲白亚娜许亚宁孟蕾杨明宇王斌杨常敏陈继军
项目历时10年,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14个市州的部分县区开展了针对暗娼、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为代表的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在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感染及行为变化方面的研究。项目属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领域,通过项目实施,建...
关键词: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公共卫生学
运用普查法和乘数法对嘉峪关市暗娼人群基数进行估计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掌握嘉峪关市暗娼人群的基数,为预测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和制定艾滋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普查法与乘数法对暗娼人群基数进行估计,并比较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普查法估计嘉峪关市暗娼人数为919人,乘数法为1 451人。结论无论普查法还是乘数法,完善的记录资料都是进行基数估计不可或缺的条件。与乘数法比较,普查法原理简单,但也易受外部条件影响,造成估计误差。
余爱玲王丽艳屠爱霞席沧海吕繁王璐王玉明苟伟斌杨明宇王炳涛
关键词:乘数法暗娼
甘肃省2009-2012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9-2012年吸毒人群行为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通过某些指标变化情况评估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效果,为制定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对甘肃省2009-2012年连续4年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影响因素和其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甘肃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从2009年的76.3%上升到2012年的85.9%;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2009年的39.0%上升到2012年的53.6%;最近1个月注射吸毒针具共用率由2009年的91.7%下降到2012年的49.3%;接受过安全套发放的比例由2009年的55.0%上升到2012年的6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低文化程度及未接受过干预的吸毒者更倾向于共针吸毒。结论甘肃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仍需要对低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及强制戒毒所内的吸毒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李健田有忠孟蕾杨明宇王斌刘东鹏李莉余爱玲
关键词:吸毒人群艾滋病
甘肃省2006--2009年监测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相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吸毒人群是我国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及艾滋病感染率监测,可了解当地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行为变化及流行趋势,并评估当地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余爱玲李健杨明宇岳雄白亚娜申希平任晓卫李娟生
关键词:吸毒人群艾滋病
庆阳市某高中一起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庆阳市某高中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水痘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病例分布特征和罹患率差异,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疫情共持续2个月,全校师生共909人,发现病例83例(13例突破病例)、总罹患率9.13%;临床症状主要以透明样疱疹、斑疹、丘疹、发热、食欲减退为主,皮疹主要分布在头颈部(占74.70%)、胸部(占69.88%)、背部(占69.88%);罹患率学生(9.76%)高于老师(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5);罹患率女生(15.17%)高于男生(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01,P<0.01);罹患率高一年级(30.65%)高于高二年级(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94,P<0.01);不同班级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12,P<0.01),高一5班罹患率高于其他班级,有明显的班级、楼层聚集性。高热发生率突破病例(53.85%)低于空白免疫史病例(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P<0.05)。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高一5班第二代病例近距离接触(同桌、聊天、肢体接触)(OR=13.516,95%CI:7.116~25.673)、逗留病例宿舍(OR=35.979,95%CI:17.156~75.452)、与病例同桌就餐(OR=4.902,95%CI:2.530~9.495)、一天洗手不足5次(OR=2.890,95%CI:1.677~4.982)均是引起水痘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接种水痘疫苗是保护因素(OR=0.484,95%CI:0.245~0.959);女生课后在楼道聚集活动罹患风险高于楼下空旷地方(OR=5.147,95%CI:2.115~12.528)。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未及时发现和报告较迟、学生带病上课、病例未按传染期隔离而引发的水痘暴发疫情;建议学校早发现、早报告,按照要求做好病例隔离、通风消毒和晨午检登记,水痘免疫空白人群接种水痘疫苗,加强1剂次疫苗接种免疫。
刘贝琴李学平孙琦琦杨明宇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2006-2015年甘肃省梅毒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5年甘肃省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6年的5.69/10万增长到2015年的17.06/10万,年均增长12.97%。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数年均增长22.09%,对全部梅毒增长贡献率达103.48%。全省14个市州梅毒疫情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不同地区梅毒报告发病差异较大,以少数民族地区甘南州和省会城市兰州市较高。男女性别比由2006年的1.31:1下降至2015年0.86:1,2012年后女性超过男性。高发年龄段为20~49岁性活跃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6.07%。>60岁老年人群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5.71/10万增长到2015年的34.91/10万,年均增长22.28%。其中报告的梅毒病例中隐性梅毒占77.70%。在20种人群类别中,报告病例数农民占41.64%,年均增长为21.93%。结论梅毒已成为甘肃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根据其流行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杨明宇刘东鹏宋雨倬李莉成瑶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特征
甘肃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况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况。方法根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求询者提供咨询检测服务后,填写咨询个案登记表,并汇总分析。结果3205名求询者中有62.81%的人求询原因是婚外性接触,87.02%的求询者经过咨询后愿意接受检测,其中9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分别为异性性接触人群、同性性接触人群和吸毒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为0.32%。结论我省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主要为婚外性接触人群,因此利用大众媒体或外展工作开展针对性工作者及其他高危人群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宣传活动势在必行。
郁华李健石林张小清王炳涛杨俊克苟伟斌屠爱霞杨明宇白莉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甘肃省乡镇医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乡镇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为指导开展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省43个国家级贫困县共215名乡镇医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5.8%,对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的风险有一定程度认识,但对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认识不足。结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不高,对某些问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缺乏全面系统的艾滋病知识培训。
屠爱霞刘新凤杨明宇苟伟斌石林席沧海
关键词:艾滋病乡镇医生知识知晓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