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青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阴道
  • 2篇盆底
  • 1篇血消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异位妊娠
  • 1篇阴道镜
  • 1篇阴道内
  • 1篇治疗仪
  • 1篇人类乳头状瘤...
  • 1篇妊娠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失禁
  • 1篇尿量

机构

  • 4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杨丽青
  • 2篇喻静敏
  • 1篇吕齐秀
  • 1篇岳芳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SCUS患者中HPV感染的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4例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为ASCUS的患者行HPV检测,根据HPV结果分为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两组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HPV阳性组中病理诊断为宫颈癌1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Ⅲ16例,CINⅠ35例,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30例;HPV阴性组中病理诊断为宫颈癌0例,CINⅡ-Ⅲ3例,CINⅠ12例,NILM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82,P≤0.05)。结论 ASCUS提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存在,HPV感染对宫颈病变有一定影响。在HPV检测基础上行阴道镜下活检对ASCUS患者的诊断、处理及随访有重要意义。
杨丽青吕齐秀岳芳
关键词:阴道镜病理检查
盆底治疗仪联合阴道内中药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盆底治疗仪联合阴道内中药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盆底治疗仪联合阴道内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盆底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的VA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下腹疼痛、腰骶疼痛VAS评分较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盆腔积液深度对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盆腔积液深度明显更低,P<0.05。结论 盆底治疗仪联合阴道内中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症状,降低盆腔积液深度。
杨丽青喻静敏
关键词:中药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
自拟活血消癥方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癥方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给予肌注甲氨蝶呤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自拟活血消癥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血清β-HCG和P水平、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变化;记录2组患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盆腔积液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终止异位妊娠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2组患者早孕反应、下腹隐痛、阴道出血、血色深褐、腹部包块、腹部压痛等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β-HCG、P水平降低、盆腔包块较治疗前减小(P<0.05)、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包块消失、盆腔积液消失、腹痛消失、阴道出血消失、月经复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终止异位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活血消癥方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可提高终止异位妊娠成功率,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杨丽青喻静敏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Β-HCGP
凯格尔训练 核心肌群运动联合盆底肌仿生物理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分析凯格尔训练、核心肌群运动联合盆底肌仿生物理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漏尿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SUI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训练方法分为盆底疗法组79例,训练联合组79例。盆底疗法组采用核心肌群运动联合盆底肌仿生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训练联合组采用凯格尔训练、核心肌群运动联合盆底肌仿生物理疗法进行治疗。采用会阴肌力检测法检测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水平;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LF评分)检测两组患者尿失禁情况;采用Ingelman-Sundberg分度法检测两组患者漏尿量;测量盆腔器官脱垂分期(POP-Q)各指示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盆底疗法组患者ICI-QLF评分为(7.10±4.89)分,训练联合组患者ICI-QLF评分为(5.12±2.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9,P<0.05)。治疗后,盆底疗法组盆底肌力评分为(3.58±0.18)分,I-QOL评分为(19.24±9.24)分,训练联合组盆底肌力评分为(5.10±0.34)分,I-QOL评分为(26.58±16.57)分,训练联合组盆底肌力评分和I-QOL评分均高于盆底疗法组(t=58.220,3.439,均P<0.05)。治疗后,盆底疗法组漏尿量为(4.46±1.34)g,训练联合组漏尿量为(3.23±1.41)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0,P<0.05)。治疗后,盆底疗法组POP-Q分级0级、Ⅰ级、Ⅱ级比例分别为30.38%、46.84%及22.78%,训练联合组POP-Q分级0级、Ⅰ级、Ⅱ级比例分别为45.57%、48.10%及6.33%,与盆底疗法组相比,训练联合组POP-Q分级0级、Ⅰ级比例升高,Ⅱ级比例降低(χ^(2)=4.869,3.114,12.461,均P<0.05)。训练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4%,显著高于盆底疗法组的8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0,P<0.05)。结论 凯格尔训练、核心肌群运动联合盆底肌仿生物理疗法可以改善产
宋勤杨丽青
关键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