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江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复合超滤与常规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尤其是婴幼儿期的体外循环都会使血液稀释,大量附加的低胶渗压液体长时间循环使术后水肿成为一个非常常见的体外循环灌注并发症,给发育不成熟的婴幼儿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带来障碍。超滤技术的应用,使得机血能够快速回输,病人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很快接近术前水平,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浓度明显提高,可避免机血的浪费,改善术后凝血功能,库血用量明显减少,同时祛除循环中部分炎症因子。我院在2011—0l~2011—10对30例体重10—15kg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婴幼儿病人,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做常规超滤,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前超滤预充液,同时转中行常规超滤。采用复合超滤技术可浓缩血液,减少输血量,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现总结如下。
- 杜雪江都义日于建设
- 关键词:超滤婴幼儿体外循环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与PDGF、IGF-Ⅰ表达的研究
-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
- 杜雪江其木格侯纬华
- 关键词:凋亡率胎盘组织妊高征细胞凋亡IGF
- 文献传递
- 二尖瓣置换术腱索自乳头肌断裂至卡瓣麻醉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52kg。术前诊断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心电图示左室肥厚,房颤;胸部X线片为肺静脉高压征,二尖瓣心型,左房明显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8cm2),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左房增大伴三尖瓣中度返流,轻度肺动脉高压,
- 吴曼于建设杜雪江
- 关键词:医案麻醉二尖瓣置换术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诱导后予以0.5μg/(kg·h)输注至术毕,对照组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切皮时(T2)、心肺转流结束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观察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排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和肺循环阻力(PVR),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并分别测定T1~T4、术后6 h(T5)、术后24 h(T6)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观察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均没有明显差异。组内比较,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两组HR、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T3、T4时右美托咪定组SVR和PVR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T2比较,T3~T6时两组患者CKMB、c Tn T明显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中输注0.5μg/(kg·h)右美托咪定,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心肌酶的影响。
- 石海霞于钦军于建设杜雪江
- 关键词: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肌酶血流动力学
- 麻醉学专业向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19年
- 《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指出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要深化面向基层的初级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文章依据《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指标体系,结合内蒙古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医学教育的具体实际,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修订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体系等方面,探索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 胡雅娟杜雪江
- 关键词:麻醉学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完善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肺转流技术。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6月的190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浅低温体外循环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90例心脏手术均顺利脱机,不需辅助循环,浅低温体外循环时间25-81(29.8±11.2)min,术后无并发症。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行,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更适合于时间短、比较简单的先心病矫治。
- 温再和杜雪江王瑞枝宋颖杰
- 关键词: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
- 新型药物艾司氯胺酮的特性与效能
- 2024年
- 氯胺酮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国家上市,最初被用作麻醉剂和战争创伤中的麻醉药,后由于其滥用导致精神运动、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的限制,逐渐淡出临床工作中。艾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与其外消旋混合物相比,保留了药代动力学的特征,静脉注射后1分钟内便可达到峰值浓度,之后艾司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都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不同的是艾司氯胺酮拥有更快的清除倾向和更大的总清除率;另外其药效动力学发生了变化,其镇静镇痛效力更强、所需剂量更小,达到相同麻醉效果用量仅为氯胺酮的1/2,且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平稳,锥体外系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也更加轻微。2019年艾司氯胺酮因其抗抑郁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自此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重新进入临床麻醉工作视野中。目前艾司氯胺酮可用作麻醉诱导与维持、术后止痛、神经阻滞佐剂和抗抑郁等多种用途,复合用药时可减少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更快创造插管条件,逆转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也可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同时具有镇静镇痛、产生意识消失和遗忘、抗炎抗应激、改善情绪等多重效能。本研究就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等方面作如下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刘慧杜雪江
- 关键词:麻醉镇静镇痛抗抑郁
- 乌司他丁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后NF-κB及IL-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水肿后脑组织中核转录子-κB(NF-κB)及白介素-1β(IL-1β)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UTI)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过程中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性脑水肿组及UTI干预组,每组10只。并于伤后8、24、72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血清ELISA法检测脑组织NF-κB和IL-1β的水平。结果创伤性脑水肿组和UTI组脑水肿部位NF-κB的活性和IL-1β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于24 h达到最高值,于72 h时有所下降;UTI组各时间点与创伤性脑水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引起的脑损伤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通过抑制NF-κB和IL-1β信号传导通路是乌司他丁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都义日杜雪江于建设
- 关键词:乌司他丁脑保护核转录因子-ΚB白介素-1Β
- 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作用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开胸术的10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注入异丙酚1~2 mg/kg、舒芬太尼0.4~0.5μg/kg、咪达唑仑0.1 mg/kg以及罗库溴铵0.5~0.7 mg/k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超声引导进行椎旁神经阻滞,注入5 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1~0.3μg·kg^(-1)·min^(-1)与异丙酚6~8 mg·kg^(-1)·min^(-1),对比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全身麻醉维持异丙酚、瑞芬太尼以及罗库溴铵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入住ICU率、气管拔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气管拔管后30 min时S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患者不仅麻醉用药量更少,而且具有超前的镇痛效果,从而可高效促进患者恢复。
- 王瑞枝杜雪江
-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超前镇痛术后并发症
- 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控制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孙玉蕾杜雪江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局部浸润麻醉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疼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