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庆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结直肠癌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迭代法处理和重建,获得衰减校正后的断层图像,并与同期CT和癌胚抗原(CE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再次手术病理、肠镜检查和随访观察56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复发和(或)转移,^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1.8%(27/33),87.0%(20/23),90.0%(27/30),76.9%(20/26)和83.9%(47/56);CT分别为69.7%(23/33),82.6%(19/23),85.2%(23/27),65.5%(19/29)和75.0%(42/56);CEA的诊断效能分别为66.7%(22/33),43.5%(10/23),62.9%(22/35),47.6%(10/21)和57.1%(32/56)。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在术后CEA水平升高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较CT为高。
- 王珍芳万卫星郁春景尤徐阳陆燕君杜晓庆吴娜静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肿瘤复发放射性核素显像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在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的18F-FDG PET/CT表现特点,并探讨PET/CT在ENKTL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男12例,女8例,中位年龄53岁)在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ENKTL患者资料(包括活组织病理检查、PET/CT、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CT及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等)。其中11例为初诊患者,9例为治疗后患者。患者最终诊断均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分析统计患者的分期结果。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初诊与治疗后复发或进展患者SUVmax,以Sperman相关分析检验受浸润淋巴结大小与SUVmax的关系。结果ENKTL好发于鼻腔、鼻咽部、皮肤,可浸润全身各脏器。所有病灶在PET/CT中均表现为FDG高摄取,初诊患者SUVmax为6.5(4.3,10.4);治疗后复发或进展患者7例, SUVmax为5.4(3.4,8.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u=6 853.500,z=-2.039,P〈0.05)。受浸润淋巴结直径与SUVmax间相关性较弱(rs=0.290, P〈0.01),说明通过淋巴结大小判断其是否受ENKTL细胞浸润不准确。11例初诊患者的PET/CT分期均与最终临床分期相符,传统影像学方法(CT、MRI)分期仅6例与最终临床分期相符。结论PET/CT对ENKTL的诊断及分期较传统影像学方法更具优势;PET/CT检查范围应包括四肢,以免遗漏病灶。
- 杜晓庆郁春景万卫星
- 关键词:淋巴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
- eNOS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中国青岛地区健康人群与颅内动脉瘤(IA)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对与颅内动脉瘤发病及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
- 杜晓庆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基因多态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基因临床诊治
- 文献传递
- 18F-Alfatide Ⅱ PET/CT在炎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杜晓庆万卫星
- 肾盏憩室误诊肾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 2013年
- 患者男,44岁,因体格检查行PET/CT显像。患者静脉注射^18F—FDG 370MBq,60min后嘱排空小便行PET/CT检查(德国Siemells Biograph TruePoint 64 PET/CT仪)。PET/CT显像示左肾f:极见一局灶性FDG异常浓聚灶(图1),大小约为2.27Cm×1.54cm,SUV为16.65,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肾恶性病变不排除。实验室检查(括号中为相应指标的正常参考值):CEA为3.21(0—3.4)彬L,AFP为3.92(0~7)肛g/L,CA19—9为12.35(0~27)kU/L,CA72-4为4.52(0~6.9)kU/L,细胞角蛋一片段为0.62(0.1~3.3)峭儿,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增强CT示动脉期左肾上极见一大小约2.27cm×1.54cm稍低密度灶,形态规则,边缘光整,病灶轻度强化,门脉晚期左肾上极病灶下部见造影剂充填,呈分层现象,密度与肾盏及肾盂内造影剂密度相仿(图2);随时间延迟,左肾上极病灶CT值也较门脉晚期增高,诊断为肾盏憩室。
- 郁春景尤徐阳米宝明徐巧玲陈峰杜晓庆万卫星
- 关键词:PETCT显像肾恶性肿瘤肾盏憩室PETCT显像误诊低密度灶
- 健康教育在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中的应用
- 2008年
- 陆燕君万卫星尤徐阳郁春景杜晓庆吴娜静
- 关键词: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健康教育药物负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高血压性心脏病文化程度
- ^(18)F-FDG PET/CT显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收集了40例肺癌患者及20例非肺癌患者,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 h行PET/CT显像,分别用PET显像、PET双时相显像、CT成像对SPN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并计算其诊断符合率;进而用PET/CT显像及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并计算其诊断符合率;并分别对诊断符合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ET显像、PET双时相显像、CT成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79%、75%,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显像、PET/CT双时相显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91%,两者之间无差异;PET/CT显像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PET显像及CT成像,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与单纯PET显像、CT成像相比,常规PET/CT显像就能满足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 韩招娣尤徐阳郁春景米宝明吴娜静陈峰杜晓庆万卫星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延迟显像
- 385例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术前诊断、手术时机及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自1997年1月至2012年6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38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85例患者中,Hunt-Hess 0级5例(未破裂),Ⅰ级7例,Ⅱ级177例,Ⅲ级148例,Ⅳ级39例,Ⅴ级9例;采用翼点入路383例,2例采用冠状切口入路;早期(<3 d)手术238例,中期(3 d^2 w)手术118例,晚期(>2 w)29例。治愈340例(88.3%)、好转13例(3.4%)、植物生存6例(1.6%)、死亡26例(6.8%)。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夹闭瘤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选择最佳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及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丰育功杜晓庆李环廷唐万忠栗世方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翼点入路手术时机疗效分析
- B7-1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管的制备被引量:1
- 2010年
- 翟士军杜晓庆吴娜静苏成海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固相抗体B7-1放射免疫分析
-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6年
- 应用99mT c-亚锡喷替酸(DTPA)对115例不同病期肾脏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行肾动态显像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FR),将GFR与血清BUN、SC r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9mT c-DTPA图像清晰,115例患者的GFR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GFR降低与血清BUN、SC r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提示99mT c-DTPA肾动态显像是一种无创、简单、灵敏的肾功能检查方法。
- 尤徐阳万卫星郁春景陆燕君杜晓庆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肾脏疾病肾小球滤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