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融合器位置对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间接减压疗效的影像学评估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位置对改良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间接减压效果及融合器沉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应用CLIF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4例的病历资料,男18例,女16例;年龄52-75岁,平均(63.98±5.99)岁。34例共行腰椎椎体间融合60个节段。采用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测量手术节段终板厚度,并绘制反映终板厚度分布的等高线图。根据融合器植入位置进行分组,将融合器位于椎间隙前1/3者定义为前置组,而融合器位于椎间隙中后2/3者定义为中后置组。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手术前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前、后缘高度,CT片测量椎间孔高度,水平位MRI测量椎管面积。对影响手术节段角度变化值和椎管横截面积改变率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88±3.73)个月。椎间隙上位终板每一个点的平均厚度均明显大于下位终板的平均厚度。终板厚度等高线图示腰椎终板前方和侧前方有更多骨性终板较厚的区域。前置组共19个融合器,中后置组共41个融合器。前置组术后椎间隙前缘高度平均增加(3.38±3.38)mm,中后置组术后平均增加(1.83±3.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3,P=0.04)。前置组术后手术节段角度平均增加2.93°±3.47°,中后置组术后平均增加0.73°±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4)。两组术后的椎间隙后缘高度改变、椎间孔高度改变及手术节段椎管面积改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融合器位置与椎间隙角度改变有关(β=1.24,P=0.03),与椎管面积改善率无关。末次随访时前置组融合器沉降率为15.79%(3/19),中后置组为24.39%(1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45)。结论腰椎终板前方和侧前方有更多骨性终板较厚的�
- 李君李方财陈其昕陈维善陈刚张宁陈临炜李浩
-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 大鼠脂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髓核细胞分化能力及修复退变椎间盘效果的比较
- 目的: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均可诱导分化为髓核细...
- 李浩张聪陈刚李方才陈其昕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TGF-β3联合富血小板血浆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髓核细胞分化及修复退变椎间盘的作用研究
- 目的:椎间盘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是通过体外将种子细胞诱导分化成髓核细胞,并联合支架植入退变椎间盘进而发挥修复作用。研究表明,TGF-β3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
- 李浩周校澎陈刚李方才陈其昕
- 关键词:TGF-Β3PRP
- 髓核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酸性微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脂肪干细胞
- 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分析了ECM蛋白(聚集蛋白聚糖,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基质降解酶(MMP-2,ADAMTS4)以及基质分解代谢抑制剂(TIMP-3)的相关表达水平。与先前一些关...
- 王海超韩斌叶陈毅陶轶卿李浩梁成振李方财陈其昕
- 关键词:退变椎间盘脂肪干细胞
- 退变性脊柱侧凸弯度增加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引起退变性脊柱侧凸弯度增加的危险因素,目前尚无统一意见。社会人口老龄化使得退变性脊柱侧弯发病率明显上升,临床确定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及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根据脊柱侧凸弯度及其进展。该文就影响退变性脊柱侧凸弯度进展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 滕冲陈维善李浩
-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
- 严重关节突退变对猫眼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间接减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关节突退变对猫眼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的间接减压效果的影响,以及CLIF治疗伴严重关节突退变(3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2月应用CLIF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6例共269个手术节段。根据术前CT影像,按照Pathria分级对关节突进行分级,0级19个节段、1级156个节段、2级67个节段、3级27个节段,至少1个节段关节突为3级的患者共23例。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椎间隙角度、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双侧椎间孔纵径(CT)、椎管前后径和椎管面积(MR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术后的平均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间隙角度,双侧椎间孔纵径、椎管前后径和椎管面积均得到明显改善。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的术前平均椎管前后径和椎管面积明显小于1级和2级。术后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椎管面积的改变值明显小于1级和2级关节突退变节段,但与0级关节突退变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的二期后路减压率为55.56%(15/27),2级为35.82%(24/67),1级为16.03%(25/156),0级为21.05%(4/19)。3级关节突退变的后路减压率明显高于其他等级(P<0.001)。81.48%的3级关节突退变节段合并严重侧隐窝狭窄,24.24%合并严重椎间孔狭窄。2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1.62±6.52)个月,末次随访时ODI平均改善值为24.10%±11.09%,平均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对CLIF撑开椎间隙和椎间孔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严重关节突退变的腰椎节段常合并严重的椎管狭窄,CLIF手术的间接减压效果差于退变程度较轻的节段,可能需要通过后路直接减压才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 李君李方财陈其昕陈刚张宁徐正宽李浩王智伟徐天臻
- 关键词:腰椎椎关节突关节
- 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后发生特发性颅内高压症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特发性颅内高压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是原因不明的颅内高压以及相关临床表现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除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升高表现外,无其它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无成分异常,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无器质性病变[1-2]。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后发生IIH临床极为罕见,既往仅见2例报道。
- 李浩陈刚李方财陈其昕
- 关键词:颅内高压脊柱侧凸矫形外科手术
- 融合器位置对改良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减压效果的疗效评估
-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的位置对改良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的间接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了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应用CLIF技术治疗轻中度...
- 李君李浩张宁陈刚李方财陈其昕
-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术侧方入路疗效评估
-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非融合治疗ⅡC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初探
- 目的:探索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非融合治疗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状突骨折在保留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至2012年间14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状突骨折病人,其中男...
- 韩斌陈其昕李方财陈刚梁成振李浩陶轶卿王海超
-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寰枢椎后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Kummell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1
- 2012年
- Kummell病为一种少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随着相关病理学及椎体血管解剖研究的深入,已形成椎体缺血性坏死假说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椎体内假关节形成假说。Kummell病影像学表现在诊断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X线片显示椎体内真空裂隙现象高度提示Kummell病,但不能作为确诊和鉴别诊断依据;MRI检查结果取决于检查时病变椎体内容物性质,用于Kummell病鉴别诊断、疾病分期和判断椎体病变性质;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及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在Kummell病早期诊断及与恶性肿瘤全身骨转移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该文就Kummell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滕冲陈维善李浩张宁
- 关键词:假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