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晓

作品数:78 被引量:311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化学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理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2篇复合材料
  • 32篇复合材
  • 17篇树脂
  • 10篇形状记忆
  • 10篇纤维增强
  • 8篇力学性能
  • 8篇玻璃纤维
  • 8篇力学性
  • 7篇树脂基
  • 6篇纤维增强材料
  • 6篇橡胶
  • 6篇橡胶隔振器
  • 6篇环氧
  • 6篇环氧树脂
  • 6篇混凝土
  • 6篇隔振
  • 5篇树脂传递模塑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树脂基复合材...

机构

  • 70篇同济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柳州东方工程...
  • 4篇上海宇航系统...
  • 2篇中国飞机强度...
  • 2篇上海跃盛信息...
  • 1篇日本茨城大学
  • 1篇德固赛(中国...
  • 1篇中国航发商用...
  • 1篇上海超碳石墨...
  • 1篇赢创德固赛(...

作者

  • 75篇李文晓
  • 23篇薛元德
  • 11篇贺鹏飞
  • 5篇居建国
  • 5篇戴瑛
  • 4篇官威
  • 4篇袁华
  • 4篇金世奇
  • 3篇张敏鸿
  • 3篇胡廷永
  • 3篇孙春方
  • 3篇薛鹏
  • 2篇李素贞
  • 2篇吴人洁
  • 2篇彭天波
  • 2篇吴文平
  • 2篇仲政
  • 2篇郑百林
  • 2篇李杰
  • 2篇胡培

传媒

  • 12篇玻璃钢/复合...
  • 8篇工程塑料应用
  • 8篇材料导报
  • 4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纤维复合材料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塑料工业
  • 2篇航空制造技术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2009中国...
  • 1篇机电一体化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 1篇上海航天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2008 S...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凝土结构用纤维增强塑料筋的力学性能:Ⅱ理论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解析的方法对拉伸性能呈明显的双线性的新型GFRP缠绕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测 。
李文晓戴瑛贺鹏飞薛元德
关键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延伸性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
热压罐/VARTM组合成型新工艺被引量:7
2006年
阐述了热压罐/VARTM组合技术提出的背景,介绍了国际上该项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根据该技术的原理提出了系统方案和设计思路;该项技术继承原有的工艺方法的优点,且设备改造投资少,特别适用于高粘度树脂的复合材料液体注射成型。
居建国李文晓薛元德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压罐VARTM
FRP与FRR复合材料阻尼性能试验研究
2013年
与传统的钢板/橡胶叠层板式支座相比,纤维增强树脂(FRP)层板/橡胶叠层支座和纤维增强橡胶(FRR)支座均表现出良好的减震阻尼性能。为了选出适合用于隔振器中的复合材料板,本文中通过对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以及橡胶基体等基体材料制成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进行动态力学热分析(DMA)。比较并分析所得结果显示,FRR复合材料层合板最适合应用于减隔震支座中。
孙龑李文晓胡祎乐刘淑峰
关键词:FRPFRR热塑性复合材料阻尼性能
环氧/酸酐体系网络结构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以环氧/酸酐(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甲基纳迪克酸酐,DGEBA/MNA)类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基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无定形树脂基体的网络结构与其形状记忆性能之间的关系。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和异辛酸锌作为DGEBA/MNA体系的促进剂,调节基体配方获得具有不同网络结构的环氧体系。通过对固化物皂化前后的胶化量测定确定了三种网络结构,即酯网络、醚网络和酯-醚混合网络,并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量各体系的动态热力学性能。以形状回复率、形状回复时间和形状回复力为指标,对三种不同网络结构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形状记忆折叠-展开测试。结果表明,三种网络结构均具有较高的形状回复率,且反复的热力学循环对三种网络结构形状回复率的影响均很小;酯网络结构、醚网络结构和酯-醚混合网络结构的形状回复时间依次延长,而形状回复力逐渐降低。同时,在较低的回复程度下,三种网络结构的形状回复力均随折叠-展开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而随回复程度的增加,回复力的下降幅度逐渐降低。
马甜贺鹏飞李文晓
关键词:网络结构环氧树脂酸酐
电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电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SMPC)作为一种智能响应材料,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SMPC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实现电驱动的原理、功能表征方法和材料类型。
王欢李文晓房光强
关键词:电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形状记忆效应纳米填料
二维纳米材料改性氰酸酯树脂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综述了二维纳米材料对氰酸酯树脂(CE)改性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目前应用于CE树脂上的二维纳米材料,包括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氮化硼、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二硫化钼、蒙脱土等,介绍了二维纳米粒子的结构与性质特点。介绍了CE/二维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制备时粒子的预处理、混入与复合材料固化成型的方法。梳理了这些二维纳米材料在改善CE树脂力学、导电、介电、导热、吸波、耐摩擦、热膨胀和阻燃等性能的作用机理和效果。
李文华李文晓梁勇
关键词:氰酸酯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树脂改性
纤维增强塑料管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进行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管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试验.试件分三种类型:GFRP管直接受压;GFRP管不直接受压;GFRP管不直接受压,管内壁涂油脂.试验得到了混凝土纵向及环向应力-应变曲线,GFRP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沿纵向的分布及泊松比曲线.试验可见,GFRP壳体测得的应变可代表核心混凝土的应变.纵向及环向应力-应变曲线可用曲线-线性强化模拟.达到非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前,三种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相当接近;GFRP不直接受压试件的第二斜率比直接受压试件的第二斜率大,但极限应力比后者小.核心混凝土达极限状态的标志是环向纤维达到极限拉应变.极限泊松比约为1.0~1.4.GFI蹬壳体与核心混凝土界面间存在粘结应力.
李杰薛元德李文晓
关键词:本构约束混凝土
核壳颗粒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基体研究评述被引量:1
2024年
环氧树脂(EP)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涂料、胶黏剂、复合材料等领域,但是其交联密度大,抗裂纹萌生和扩展能力差,因此,EP的增韧改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核壳颗粒(CSP)作为第二相加入EP中能达到良好的增韧效果,同时不会引起热力学性能的大幅损失,相较于传统增韧剂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在阐述EP的不同增韧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CSP增韧剂的增韧机理、主要类型及制备方法,评述了CSP材料、颗粒粒径、核壳比等因素对EP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并分析了使用CSP增韧方法对作为复合材料基体的EP流变行为和固化动力学等工艺性能的影响。
朱刚建李文晓
关键词:环氧树脂增韧复合材料
纤维束拉伸件几何尺寸对界面横向拉伸强度影响分析
2024年
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有很大影响。相比于传统界面测试方法得到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采用横向纤维束拉伸试验测得的横向拉伸界面强度可直观地反映纤维束与树脂间的界面性能,同时不受纤维组织微结构的影响,是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成型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预测所需的重要参数。本工作建立了一种考虑纤维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以及树脂固化收缩影响的横向纤维束拉伸试样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界面处的横向应力分布和破坏模式。然后用RTM工艺制备碳纤维束增强环氧树脂横向拉伸试验件,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比较不同横向拉伸试样在界面处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十字型试样能有效改善边缘应力集中的现象,且在界面中心区域受力均匀,得到的横向拉伸强度更加精确。此外,讨论了十字型样品的伸出端宽度、长度等特征尺寸以及增强纤维类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选择纤维束横向拉伸试样时,为获得更加准确的界面横向拉伸强度,试样伸出端的宽度应尽可能大一些,但需要小于伸出端总长度的1/2以获得理想的破坏模式。
徐文卓李文晓苏钊阳时起珍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束
一种管道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微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微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微驱动器包括压电纤维层,由层叠的压电陶瓷纤维组成,相邻两片陶瓷纤维之间经压敏胶粘结,胶膜层,涂覆在压电纤维层的上下表面;叉指电极层,贴合在胶膜层的外表面。与现有技...
李文晓李素贞袁玮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