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郑州市二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公众号结合微信群在社区流感预防宣教中的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探讨公众号结合微信群在社区流行性感冒(流感)预防宣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社区常住居民140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流感预防宣教;观察组采用公众号结合微信群进行流感预防宣教,观察2组流感发生率,宣教前后流感知识掌握程度、知信行评分变化及宣教满意度。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流感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观察组主要症状(85.14±6.43)分、传播方式(81.04±6.85)分、易侵袭人群(83.91±6.13)分,高于同期对照组主要症状(78.54±6.17)分、传播方式(73.15±6.32)分、易侵袭人群(76.17±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与同期对照组预防知识(14.81±3.04)、态度(12.94±2.69)、行为评分(9.24±1.89)比较,观察组预防知识(18.73±3.18)、态度(15.24±3.711)、行为评分(11.45±2.51)评分明显较高;观察组宣教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8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公众号结合微信群在社区流感预防宣教中的应用,可改善社区居民流感认知及知信行状况,有效预防流感,提升居民满意度。 王衡 曹杰斌 冉繁华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健康教育 “互联网+”免疫规划的探索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总结郑州市二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互联网+”免疫规划技术,结合免疫规划实际工作后实施的效果,为疫苗安全管理、疫苗溯源管理、报废疫苗规范处置等积累经验。方法利用预防接种云服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为全区预防接种单位提供疫苗流通信息管理、冷链温度监测、网络预约、接种查询、提醒等服务模块。结果通过“互联网+”免疫规划技术使疫苗管理安全可靠,预防接种单位规范有序,接种服务群众满意。结论“互联网+”是免疫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了疫苗的信息化管理和预防接种规范化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对郑州市二七区控制和消除儿童传染病发挥重大作用。 王衡 曹杰斌关键词:免疫规划 疫苗 传染病 儿童 郑州市二七区2016年医院就诊人群HCV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就诊人群HCV感染状况,为其他地区开展HCV感染状况调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抽取辖区2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各一家,比较2016年全年就诊者丙肝阳性率。2016年1月在综合医院按照年龄和性别分层抽样收集1 000例就诊者(肝病科、消化科、感染科等与肝炎有密切关系的科室就诊者除外)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核酸的检测,传染病医院2016年全年就诊者丙型肝炎抗体和核酸的检测。结果 2016年二七区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就诊人群的丙肝检测阳性率分别是0.71%(304/42970)和11.25%(1 932/17 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11.572,P=0.000)。1 000例综合医院普通就诊人群的抗-HCV阳性率0.80%(8/1000),HCV RNA阳性率0.70%(7/1000),与2012年河南省开展丙肝人群调查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郑州市二七区综合医院普通就诊人群丙型肝炎呈低流行状态,综合医院普通就诊人群HCV阳性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普通人群阳性率。 尚学兰 陈妍 曹杰斌 王肃 秦利娟 李洁关键词:丙型肝炎 流行病学 郑州市某城区三类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城区不同人群中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城市居民304人、建筑农民工405人和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401人,调查总人数1 110人。男男性接触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最高为82%,其次是城市居民为65%,农民工最低为48%,知晓率在三类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00 1)。单项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三类人群比较,男男性接触者人群普遍对梅毒的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农民工人群则较低,城市居民介于二者之间。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人群中,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均以宣传活动和电视为主;在男男性接触人群中,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以宣传活动和网络为主。结论三类人群梅毒知晓率有差别,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从而降低梅毒的传播和发生。 尚学兰 谢志强 曹杰斌 王书敏 王肃 王丹 王谢华关键词:梅毒 知晓率 2018-2022年郑州市二七区性病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2018—2022年郑州市二七区性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当地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2年郑州市二七区5种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信息,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郑州市二七区共报告5种性病3428例,年均发病率74.17/10万,每年报告发病率分别是90.19/10万、90.29/10万、72.64/10万、71.14/10万和53.75/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_(趋势)=108.136,P<0.05)。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是11.27/10万、40.91/10万、7.31/10万、0.71/10万和13.95/10万。梅毒报告发病率最高,呈逐年下降趋势(χ^(2)_(趋势)=64.914,P<0.05)。各街道均有性病病例分布,发病率最高是解放路街道(584.12/10万);人和路街道最低(7.88/10万)。男性病例占48.98%,男女发病率分别为71.38/10万、77.06/10万。男性病例报告中梅毒、淋病和尖锐湿疣共占93.92%,女性病例报告中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尖锐湿疣共占93.94%。年龄以20~<30岁组最多(27.83%),其次为≥60、30~<40岁组,分别占22.72%、21.56%。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和离退人员为主,分别占47.67%、14.29%和13.62%。结论郑州市二七区性病发病率呈稳中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性病的宣传教育和治疗,降低性病发病率,尤其是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淋病。 曹杰斌 史庭筠 董婷婷 毛梦迪关键词:性病 流行病学特征 2010-2016年郑州市二七区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艾滋病病例重复报告状况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2010-2016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HIV/AIDS病例重复报告状况,了解重复报告对艾滋病报告发病的影响。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按照"报告地区浏览"下载报告日期在2010-2016年间所有上报的HIV/AIDS个案,分析重复报告率和删除时间。结果 2010-2016年,二七区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报告HIV/AIDS病例共3 078例,其中删除677例,删除率21.99%,HIV/AIDS病例历年删除率分别是57.14%、29.20%、23.89%、25.73%、22.49%、20.44%和17.38%,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7.060,P=0.000)。删除原因中重复报告占88.04%,其他删除原因有查无此人、结果不确定、误诊误报、假信息、初筛阳性和未满18月龄等。HIV/AIDS重复报告率19.89%,历年重复报告率分别为47.83%、25.95%、19.63%、23.34%、20.03%、19.73%和16.11%,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3.874,P=0.000)。结论二七区HIV/AIDS病例重复报告率较高,但是呈逐年下降趋势。HIV/AIDS病例重复报告增加了疫情管理的工作量。 尚学兰 曹杰斌 王书敏 秦利娟关键词:艾滋病 544例新确证HIV阳性病例丙肝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新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中感染丙肝病毒(HCV)的现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查询"确认(替代策略)检测阳性日期"在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证HIV阳性已终审的病例544例,对其进行HCV抗体检测,HCV抗体阳性者检测HCV核酸。结果544例新确证HIV阳性病例中,男性455例(占83.6%),女性89例(占16.4%),性别比是5∶1;性传播,占98.3%(535/544),其中同性传播占40.3%(219/544);抗-HCV阳性率是8.82%(48/544);HCV RNA阳性率是5.15%(28/544)。经性传播感染535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8.22%(44/535),HCV RNA阳性率是4.49%(24/535)。经同性传播的219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4.11%(9/219),HCV RNA阳性率是2.28%(5/219);经异性传播途径的316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11.08%(35/316),HCV RNA阳性率是6.01%(19/316)。结论新确诊的艾滋病病例中,丙肝阳性率较高,高于普通就诊人群。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同步宣传丙肝的防治知识。 尚学兰 谢志强 曹杰斌 王书敏关键词:HIV/AIDS 丙肝 1995-2007年郑州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动态监测分析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感染情况及其相关行为动态变化特征。方法自1995年起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对妇教所女性性工作者的HIV感染及其相关行为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共监测女性性工作者3630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率在0~0.80%之间,梅毒确认阳性45例,阳性率在0~4.91%之间。1995-2007年间女性性工作者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96,P<0.0001)。结论女性性工作者中HIV流行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性乱人群中深入持久开展健康宣传、推广100%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曹杰斌 尚学兰 杨金秀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 艾滋病 哨点监测 308名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与性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性行为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对郑州市某收容教育所收容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特征调查。结果共调查308名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23岁。81.49%为初中以下学历,70.13%来自农村;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58.70%;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5岁。初次卖淫的平均年龄为21.7岁;使用安全套者占93.51%。但每次均用者仅占13.48%;有吸毒史者占11.04%;患性病后到私人诊所就诊或自己买药治疗的占51.40%。结论被调查人群存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普遗存在传播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推广100%使用安全套,以降低艾滋病的感染及传播机会。 曹杰斌 杨金秀 宋育龄 蒋贤芳 吕红英 张恒新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 艾滋病知晓率 性行为 224名收容女子生殖健康知识和行为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曹杰斌 宋育龄 崔兆麟 王锐敏 王保玲 吕红英 蒋贤芳关键词:生殖健康知识 行为学调查 健康教育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