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明小燕

作品数:36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输变电
  • 5篇健康
  • 5篇工频
  • 5篇工频电磁场
  • 5篇变电
  • 4篇高压输变电
  • 4篇超高压
  • 4篇超高压输变电
  • 3篇颗粒物
  • 3篇VDT
  • 3篇尘肺
  • 2篇电磁场强度
  • 2篇预警
  • 2篇职业病
  • 2篇视觉
  • 2篇视觉疲劳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污染

机构

  • 28篇宜昌市疾病预...
  • 8篇三峡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赤壁市疾病预...
  • 1篇国药葛洲坝中...

作者

  • 33篇明小燕
  • 14篇余青
  • 12篇李燕
  • 9篇李有军
  • 6篇杨勇
  • 5篇裴松
  • 4篇张皓
  • 4篇蔡秋帆
  • 4篇徐勇
  • 4篇杨忠诚
  • 3篇谢曙光
  • 3篇胡池
  • 3篇王棠
  • 3篇王早霞
  • 3篇范传刚
  • 2篇邓青
  • 2篇黄英
  • 2篇赵鑫
  • 2篇杨财平
  • 2篇张艳丽

传媒

  • 10篇公共卫生与预...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压输变电线廊周边住户室内工频电磁场强度调查
2010年
自1979年美国学者Wertheimer和Leeper首次报道了极低频电磁场与白血病的发生可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来^[1],工频电磁场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线网不断增加,由其产生的工频电磁污染正日益威胁着附近居民的健康。
明小燕余青李燕蔡秋帆李有军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工频电磁场超高压电磁场强度极低频电磁场
一种健康教育测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康教育测评装置,包括沙盘和杀菌盘,所述沙盘和杀菌盘上下堆叠放置,所述沙盘的底板为第一抽板,所述第一抽板沿着其宽度方向与沙盘插接,所述杀菌盘的底板为第二抽板,所述第二抽板沿着其宽度方向与杀菌盘插接;所...
贺筠云蒋静白春林明小燕李周
一种宣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宣传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宣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内侧设有展示板,展示板的顶端设有提拉把手,展示板的两侧均设有滑块,装置主体的内侧两端均开设有滑槽,装置主体的顶端设有装置顶盖,装置顶盖的底端两...
黄英张艳丽张玲贺筠云明小燕
宜昌城区霾与非霾天气下PM_(2.5)中12种元素污染特征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宜昌城区霾与非霾天气下PM_(2.5)中元素污染特征,为本地区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以及环保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利用中流量采样器采集大气中PM_(2.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铍、铝、铬、锰、镍、砷、硒、镉、锑、汞、铊和铅含量后,对12种元素霾与非霾天气下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宜昌市大气中PM_(2.5)质量浓度的年均值为56. 4μg/m3,呈冬季(94. 0μg/m3)>春季(50. 6μg/m3)>秋季(36. 6μg/m3)>夏季(28. 1μg/m3)趋势; 12种元素中污染水平最高的是铝(141. 2 ng/m3),其次依次是铅(37. 8 ng/m3)、锰(25. 3 ng/m3)、砷(5. 29 ng/m3)等。检测的12种元素占PM_(2.5)质量浓度的0. 393%,非霾日(0. 555%)高于霾日(0. 232%)。结论宜昌市大气中PM_(2.5)污染情况较以往有所改善,但砷、铬、铅等金属污染应当予以重视。
杨财平明小燕杨小波
关键词:PM2.5
宜昌市社区居民两周内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宜昌市社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9-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设计,在宜昌市整群随机选取2000名社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等信息,最终1991人纳入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宜昌市社区居民两周内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2.96%(59/1991),症状发生率为12.3%(244/1991)。每周饮酒、个人过敏史和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是两周内呼吸系统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96(1.01,3.77)、4.07(1.98,8.37)和5.47(2.47,12.1);接触粉尘、有毒化学品等职业有害因素、被动吸烟、个人过敏史以及住所50 m内有交通干道是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79(1.18,2.72)、1.67(1.27,2.20)、2.59(1.58,4.26)和2.06(1.54,2.75)。结论每周饮酒、有个人过敏史和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可能使宜昌市居民呼吸系统患病风险增加;有个人过敏史、接触粉尘、有毒化学品等职业有害因素、被动吸烟、住所50 m内有交通干道可能增加呼吸系统症状发生风险。
李亚伟明小燕余青孙谨芳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症状影响因素
健康中国行动与健康环境促进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健康环境促进内容,为指导健康环境促进提供参考。方法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健康环境促进的主要指标、要求和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思考健康环境促进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了健康中国行动到2022年和2030年的总体目标,明确实施的3个板块、15项专项行动,为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参与健康中国行动,为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提供了有效抓手。结论开展健康环境促进个人和家庭行动、社会行动和政府行动,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共同为实现2030年健康中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目标而奋斗。
明小燕余青杨勇李燕李有军肖曼
关键词:健康环境
宜昌市大气颗粒物对急救人次急性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大气颗粒物对急救人次的急性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宜昌市的日急救人次、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别分析PM2.5、PM10与非创伤急诊人次数、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急诊人次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宜昌市2014—2017年PM2.5和PM10日均浓度平均为(72.2±50.7)和(107.6±60.9)μg/m3,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的日平均值分别为(33.3±8.6)、(2.6±2.2)和(5.1±3.4)人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与PM2.5和PM10暴露均呈正相关(均P<0.05);当PM2.5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天日均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分别升高0.41%(95%CI=0.10%~0.72%)、1.63%(95%CI=0.62%~2.64%)和0.93%(95%CI=0.17%~1.69%);当PM10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天日均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分别升高1.30%(95%CI=0.50%~2.11%)和0.73%(95%CI=0.13%~1.34%)。结论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明显增加。
范传刚明小燕王婧史廷明刘跃伟余青谢曙光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急性影响
宜昌市某居民小区一起肉褐鳞环柄菇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宜昌市某居民小区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其毒蘑菇进行鉴定。方法对中毒事件有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采集可疑野生蘑菇开展形态学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此次事件中毒病例共2例,有共同野生蘑菇进餐史,潜伏期9~10 h,罹患率2/2;病例发病初期表现为急性胃肠道反应,后出现不可逆性肝损害,经医治无效先后死亡;野生蘑菇经湖南师范大学鉴定为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结论此次事件是一起误食肉褐鳞环柄菇导致的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2例中毒者均死亡;应加强预防毒蘑菇宣教、病例监测和诊疗以及鉴定工作。
肖曼吴莉杨忠诚明小燕梁艺胡池
关键词:毒蘑菇食物中毒
宜昌市262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对宜昌市城区262名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眼晶体、心电图、B超、肝功能等方面的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发现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接触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血常规检查中各年龄组白细胞异常率均最高及眼晶体混浊率随工龄的增长显著增加。建议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工作,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
明小燕李燕李有军
关键词:健康体检
极端高温天气与宜昌市居民非意外死亡关系时间分层病例交叉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极端高温天气与湖北省宜昌市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为降低居民非意外死亡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系统记录的宜昌市城区2014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46170例非意外死亡者的相关数据以及同期宜昌市城区5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每日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和城区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2.5)且持续1 d(P_(92.5)–1 d)、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2.5)且持续2 d(P_(92.5)–2 d)、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2.5)且持续3 d(P_(92.5)–3 d)、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5.0)且持续1 d(P_(95.0)–1 d)、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5.0)且持续2 d(P_(95.0)–2 d)、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5.0)且持续3 d(P_(95.0)–3 d)、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7.5)且持续1 d(P_(97.5)–1 d)、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7.5)且持续2 d(P_(97.5)–2 d)和温度不低于研究期间平均温度的P_(97.5)且持续3 d(P_(97.5)–3 d)共9种极端高温事件对宜昌市居民非意外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湖北省宜昌市46170例非意外死亡者的病例天数为46170 d,匹配的对照天数为157134 d;宜昌市46170例非意外死亡者中,P_(92.5)–1 d死亡3371例(7.30%),P_(92.5)–2 d死亡3041例(6.59%),P_(92.5)–3 d死亡2597例(5.62%),P_(95.0)–1 d死亡2436例(5.28%),P_(95.0)–2 d死亡2205例(4.78%),P_(95.0)–3 d死亡1960例(4.25%),P_(97.5)–1 d死亡1343例(2.91%),P_(97.5)–2 d死亡1148例(2.49%),P_(97.5)–3 d死亡882例(1.91%);在排除了湿度(RH)、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臭氧(O3)、一氧化碳(CO)以及死亡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后,时间分层病例交叉分析结果显示,P_(92.5)–1 d、P_(92.5)–2 d、P_(92.5)
明小燕韩阳杨忠诚王早霞谢曙光范传刚
关键词:极端高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