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镖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大学生
  • 5篇壬基酚
  • 4篇营养
  • 3篇亚健康
  • 3篇内分泌干扰
  • 3篇内分泌干扰物
  • 3篇环境内分泌干...
  • 3篇健康
  • 3篇高校
  • 3篇高校大学生
  • 2篇毒性影响
  • 2篇医学生
  • 2篇仔鼠
  • 2篇机体
  • 2篇SCL-90
  • 1篇蛋白
  • 1篇递质
  • 1篇凋亡
  • 1篇心理亚健康
  • 1篇雄性仔鼠

机构

  • 15篇遵义医学院
  • 5篇遵义医学院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马来西亚国立...
  • 1篇贵州省基础药...
  • 1篇遵义市疾病预...

作者

  • 15篇许洁
  • 15篇张镖
  • 13篇俞捷
  • 5篇李岩
  • 4篇汪洋
  • 4篇陈中宝
  • 3篇胡斌丽
  • 3篇李思姗
  • 3篇梁大仙
  • 2篇龚磊
  • 2篇张子萍
  • 1篇杨雪峰
  • 1篇黄厚今
  • 1篇秦伟
  • 1篇吴芹
  • 1篇陆韦
  • 1篇张元梅
  • 1篇范瑞明
  • 1篇冯正
  • 1篇罗娅

传媒

  • 4篇遵义医学院学...
  • 3篇黔南民族医专...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养知识教育对医学生营养行为影响的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接受与未接受营养培训课程的某医学院大学生之间营养行为现状,探讨在医学院校非营养专业学生中设置营养课程培训的必要性。[方法]对我校7个非营养专业的510名医学生(160名受过培训,350名未受过培训)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调查包括早、中、晚餐,早餐食物选择和偏食等行为。[结果]接受营养培训的有75.6%学生坚持每天吃早餐,非培训组为59.1%,两组早餐行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组中学生早餐选择谷类、奶类、蛋类或者搭配使用的人数构成比例高于非培训组(P﹤0.05);非培训组会经常选择中、晚餐提供鱼、禽或肉类,其构成比例明显高于培训组(P﹤0.05);两组比较,从来不吃或不喜欢吃牛奶行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分别有9.4%和2.9%的学生偏爱吃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专业医学生营养行为现况差,设置营养课程培训非常必要。
许洁张镖黄厚今李岩俞捷
关键词:医学生营养行为
营养学课程PBL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对医学生施行营养学课程PBL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方法]将87名医学生分为实验组45名与对照组42名,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多数实验组医学生对PBL教学评价较高,PBL教学组国家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总分为(72.60±7.35)分,及格率是95.55%;传统教学组为(64.38±5.27)分,及格率是73.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查阅文献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明显增强,对营养学课程的学习有帮助,而传统教学组学生认为这4种教学效果变化不大(P﹤0.05)。[结论]PBL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其应用于营养学课程是可行的。
俞捷李岩范瑞明胡斌丽张镖许洁
关键词:营养学课程
1052名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儿科门、急诊和儿童保健科门诊就医的1052名儿童家长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家长获得手足口病知识的途径、认知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家长获得手足口病知识最常见的途径是学校(幼儿园)(68.1%)和电视(60.3%),其次是报纸(42.2%)、网络(32.7%)和医院(32.7%)。大部分家长对手足口病处于一般认识水平。经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孩子年龄、入学(托)地点以及是否曾患手足口病和相关性疾病是家长认知的影响因素(F=22.727,P=0.000,r=0.584、0.445、-0.531、0.323)。经两两比较显示孩子年龄小于3岁、〉5岁及孩子曾患手足口病的家长分数最高;家长的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孩子入学(托)地点为城市的家长得分最高,乡镇次之,散居最低(P〈0.05)。结论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度不高,今后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和评估,并对3-5岁、未患过手足口病及在乡镇入托(学)和散居儿童家长和低学历家长进行重点宣教和评估。
陆韦陆超张镖陈中宝许洁
关键词:手足口病问卷调查儿童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壬基酚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所造成的全球生态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的毒理学研究资料为依据,综述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认为在整体和细胞水平,壬基酚可干扰机体多巴胺和胆碱能系统,致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促神经细胞凋亡,影响动物神经行为等。
俞捷张镖许洁
关键词: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类固醇凋亡
壬基酚对机体的毒性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13年
壬基酚(Nonylphenol,NP)作为一种工业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高度生物蓄积性,人群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水,水生动物、乳汁等食物接触NP,NP的雌激素样作用能干扰多种动物的生殖、免疫和内分泌等系统,导致胚胎发育毒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其毒性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影响胚胎期器官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影响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以及内分泌代谢器官产生脂质过氧化损伤等。本文从整体和细胞水平介绍NP对机体的毒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俞捷吴芹张镖许洁
关键词: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性影响
某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现状调查
2011年
目的:通过了解遵义医学院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以后我校开展各专业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宣传计划和营养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2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医学专业、营养师班、预防医学专业3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获得饮食治疗疾病知识的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营养相关选修课中获得饮食治疗疾病知识的人数仅占27.0%。不同专业大学生每天正餐必需有蔬菜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仍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不吃早餐的大学生占43.0%,不同专业大学生不吃早餐的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营养师班学生的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好于临床医学、预防专业学生。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和营养教学改革有必要性。
张镖俞捷许洁李岩
关键词: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大学生
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遵义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对100名大学生发放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55.0%,女生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生(P<0.05),排名前五位影响健康的原因为:偏执、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其亚健康主要表现在注意力、记忆力、情绪、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结论:遵义医学院大学生中亚健康者的心理、应激、人际关系及个人习惯与亚健康的发生有关,进行健康教育和针对性预防很有必要。
陈中宝俞捷张镖李思姗许洁梁大仙
关键词:医学生亚健康
遵义市某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遵义市某高校大一到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遵义市某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55.16%,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人际关系。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应引起有关部门警惕和重视,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很有必要。
张镖李建梅冯正陈中宝梁大仙李思姗许洁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SCL-90
从医学生营养知识调查谈营养课程设置改革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调查分析遵义医学院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在医学院校非营养专业学生中设置营养相关课程的必要性。方法以横断面研究方式,对我校7个非营养专业的510名医学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非营养专业的医学生对铁、钙的食物来源以及奶类提供营养素的知晓率低于60%,对"低纤维膳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最低,仅为38.8%,以上结果男女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同学对"高脂肪膳食相关性疾病"知晓率为81.14%,男同学为68.26%,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非营养专业医学生基本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差,非营养专业设置营养相关课程非常必要。
许洁汪洋俞捷张镖张子萍
关键词:大学生
壬基酚对子代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壬基酚(NP)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目前最常见的工业毒物和环境毒物。NP被排放到自然界中,对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生存构成威胁。NP进入机体后会造成多种器官系统的损害。本文就当前NP对子代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评估NP通过雌激素效应或毒性作用对子代生殖、免疫和神经等系统的损害,为限制这类化合物的使用提供依据。
俞捷龚磊张镖许洁
关键词:壬基酚子代大鼠毒性影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