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英 作品数:180 被引量:1,594 H指数:19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四川省老年人口状况分析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利用全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比较。结果:四川省老年人口系数为7.56%,四川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四川省女性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要高于男性1.94岁,城镇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要高于农村3.95岁。四川省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平均余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7岁,但四川省老年人口的经济、文化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为改善四川省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应着重提高老年人口的经济、文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和完善养老及社会保障体系。 张强 车静 张菊英 李宁秀关键词:老年人口 四川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利用四川省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数据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及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结果]在统计描述中发现不同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教育水平及拥有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是否为贫困户、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P﹤0.05)。[结论]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异,反映了四川省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不公平性。加强对贫困户家庭成员、女性、老年人口、离婚或丧偶、离退休以及无业人员等群体的健康关注和健康干预,将有利于改善这一现状。 高霞 张菊英 王敏 力晓蓉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 影响因素 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胆石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成都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胆石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473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胆石症采用B超诊断或既往手术证实,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石症总检出率为8.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0%,女性患病率为9.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胆石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50~59岁年龄段以及60~6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胆石症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脂肪肝患病率均高于非胆石症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非胆石症组,空腹血糖增高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脂肪肝,高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异常,空腹血糖增高6项指标与胆石症密切相关。[结论]成都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的患病率较高,与多元代谢紊乱相关。 谭柯 李红 王佑娟 张菊英 曾莉 周陶友 孙辉 陈恩强 张媛媛 陈杨 唐红关键词:胆石症 患病率 四川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调查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方法 采用卫生部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统一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四川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5 0 . 5 8‰,城市174 . 84‰、农村14 6 . 36‰。四川省居民前5类疾病按疾病系统分类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按病种排位前5位疾病依次为:急慢性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胆结石症和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结论 四川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同期调查12 .3 3‰的水平。城市和农村患病率最高的前15种疾病中有9种疾病相同。城市居民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任务十分繁重,而农村除了这些慢性病外,还面临着结核和贫血等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的防治问题。 力晓蓉 易昜 冯昌琪 谭玲 张菊英关键词:慢性病 患病率 世界银行农村卫生贷款效益综合评价 张菊英基于轨迹分析模型的四川省城乡居民生命质量变化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正>背景与目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可以连续、准确、及时了解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四川省城乡居民生命质量情况,探讨居民生命质量的变化模式及... 牟雨婵 马原林 徐嘉悦 张菊英关键词:生命质量 监测工作 文献传递 2005-2013年成都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成都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及免疫学效果,采用含时间依存变量的Cox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整个随访过程中有26.24%的患者发生免疫学失败;中位失败时间为治疗后的第48个月;拟合扩展的Cox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治疗前1年是否感染结核、基线WHO临床分期和服药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有影响。结论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提高患者依从性,并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对年老或伴有结核等其他疾病的治疗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隆素素 席娜娜 左宗力 何勤英 张菊英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学 CD4淋巴细胞计数 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临床试验队列保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临床试验的新发感染和队列保持情况,探讨影响MSM人群队列保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7月开始通过"滚雪球"法等方式在成都地区招募HIV阴性的MSM。受试对象随机分为3组:时间组(每日口服TDF 300 mg)、事件组(同性性行为前48~24 h口服1次TDF 300 mg,在同性性行为后加服1次TDF 300 mg,24 h内服药量不超过300 mg)和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3组人数的比例为1∶1∶1。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并进行相应的血液、体格等检查。对队列保持情况进行评价,并用Cox模型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时间组、事件组和空白组HIV阳转率分别是7.6/100人年、12.9/100人年和11.0/100人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组和事件组药物保护率分别为31.0%和-17.1%。37.5%(123/328)的受试者入组后即失访,队列保持率为29.9%(98/328)。多因素分析显示,30~39岁(RR=0.66,95%CI:0.48~0.91)、做过HIV病毒检测(RR=0.61,95%CI:0.44~0.84)的MSM的队列保持情况更好。结论本研究HIV阳转率较高,未显示出PrEP降低HIV新发感染的效果。队列保持率低,脱落主要发生在第一次随访。建议应关注队列中的高、低年龄段和未做过HIV检测服务的MSM,制定多种队列保持策略进行管理。 牟雨婵 徐嘉悦 马原林 张菊英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四川省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方面的评价 2007年 目的探讨提高病人对就诊医院满意率的途径。方法分析四川省城乡及汉族地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诊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若干问题。结果门诊服务不满意率比较:农村高于城市;汉族地区农村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P值均〈0.05)。各地区住院服务不满意率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外,四川省城乡居民对住院服务的无不满意率均低于对门诊服务的无不满意率(P值均〈0.05)。门诊与住院病人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11个方面的评价,有较高的一致度(WR=0.8408),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Χ^2=16.816,P〉0.05)。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方面,居第一位的均为医疗费用高(门诊33.33%,住院42.61%),居第二位的均为设备、环境差(门诊28.26%,住院16.48%)。城乡比较、汉族地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比较,构成比差异均显著(P值均〈0.05)。结论卫生系统应努力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就医条件和环境,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现有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医疗机构还应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 杨建南 汪学军 张菊英 文雯 刘关键 力晓蓉 易昞 冯昌琪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 四川省绵阳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况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现状及分布特点,分析影响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防治、建立适合西部地区二级城市乡镇/社区乙肝防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自"十二·五"绵阳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研究中强化干预区的体检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选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因素。结果绵阳市一般人群的HBsAg携带率粗率为4.91%,HBsAg携带率在个体层面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乙肝病毒感染在乡镇水平存在聚集效应,其影响因素中丘陵地形、公共卫生支出100万元及以上属于保护因素;个人行为中,无外出3个月的经历、无输血史、无乙肝家族史、饮酒量小于20g/d属于保护因素;年龄、男性、非医务工作者、无乙肝疫苗接种史、饮酒量大于80g/天均属于危险因素。结论绵阳市属于中地方性流行地区,但其下属仍有个别乡镇为高地方性流行地区;乙肝病毒感染存在地区聚集,传统的危险行为因素仍是影响个体感染乙肝病毒的关键。 席娜娜 左宗力 隆素素 马元吉 张菊英关键词:HBSAG 影响因素 LOGI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