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二噁英
  • 5篇垃圾
  • 5篇垃圾焚烧
  • 5篇焚烧
  • 3篇生活垃圾
  • 3篇二噁英类
  • 3篇二噁英类物质
  • 2篇增效剂
  • 2篇生活垃圾焚烧
  • 2篇碳酸钠
  • 2篇尿素
  • 2篇尿素溶液
  • 2篇强碱
  • 2篇氢氧化
  • 2篇氢氧化钾
  • 2篇脱硝
  • 2篇脱硝效率
  • 2篇硫化钠
  • 2篇焚烧过程
  • 1篇担载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北邯峰发电...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天津市生态环...
  • 1篇西安西热锅炉...

作者

  • 13篇张宁
  • 11篇陈吉平
  • 10篇张海军
  • 7篇倪余文
  • 5篇张雪萍
  • 5篇张亦弛
  • 4篇赵亮
  • 3篇张青
  • 3篇高媛
  • 2篇苏凡
  • 1篇高洪才
  • 1篇王胜
  • 1篇谢妍
  • 1篇杨敏
  • 1篇樊芸
  • 1篇周虹光
  • 1篇房凡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悬浮颗粒物和植物树叶中二噁英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联用技术,分析了广州市某一地区两采样点大气悬浮颗粒物和大叶榕、龙眼树树叶中二噁英的含量。结果表明,两地点大气悬浮颗粒物中二噁英质量浓度(10.87 pg/Nm3和10.34 pg/Nm3)和毒性当量(0.119 pg/Nm3和0.121 pg/Nm3)接近,而大叶榕、龙眼树树叶中二噁英质量浓度分别为268.4 ng/kg.dry和972.5 ng/kg.dry,毒性当量为3.99 ng/kg.dry和15.11 ng/kg.dry。通过分析大气和树叶样品中17种有毒同系物的分布特征,可推断这两种植物树叶中的二噁英主要来源于大气干沉降。此外,龙眼、大叶榕树叶中六氯代以上的有毒PCDD/Fs质量分数较高,说明高氯代二噁英在树叶中较稳定,易累积到较高的水平。
杨敏倪余文张雪萍张宁张青陈吉平
关键词:大气悬浮颗粒物树叶
不同垃圾焚烧设备中二噁英的排放特征和I-TEQ指示物的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分析了国内3种不同类型的垃圾焚烧设备中二噁英化合物的排放特征,不同PCDD/F单体与I-TEQ的相关性以及23478-PeCDF与I-TEQ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垃圾焚烧设备中二噁英同系物的统计学分布特征.结果发现,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废焚烧炉中二噁英(PCDD/F)同系物分布虽有一定差异,但变化不大,与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危废焚烧炉相比,医疗垃圾焚烧炉中噁英同系物的分布稍有区别.在3种焚烧炉的烟道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OCDD和1234678-HpCDF,分别为12.3%-23.0%和15.0%-19.7%;而对I-TEQ贡献最大的则是23478-PeCDF,体积分数为33.1%-34.5%,远远高于其它的PCDD/F单体.通过对不同的PCDD/F单体与I-TEQ的相关性分析发现:23478-PeCDF与I-TEQ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2为0.93-0.98;而毒性最大的2378-TCDD与I-TEQ的相关性较差,R2为0.29-0.49;体积分数最大的OCDD与I-TEQ的相关性很差,R2为0.03-0.12;体积分数较大的1234678-HpCDF与I-TEQ也有较好的相关性,R2为0.62-0.87,但依然次于23478-PeCDF.通过23478-PeCDF与I-TEQ线性回归的结果发现:即使I-TEQ的浓度范围为5-6个数量级,23478-PeCDF与I-TEQ也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对于不同的垃圾焚烧设备,回归曲线斜率为在1.16-1.40之间,相关系数R2在0.94-0.97之间.
高洪才倪余文张海军张青苏凡赵亮张宁张雪萍陈吉平
关键词:垃圾焚烧二噁英烟道气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中二噁英的生成与质量平衡被引量:10
2008年
基于一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调查了2种工况条件下二噁英(PCDD/F)在烟气、飞灰和底灰中的分布,并且计算了PCDD/F的质量平衡.在锅炉出口,工况1(RUN1)和工况2(RUN2)条件下烟气中PCDD/F的含量分别为2.602 ng.m^-3和1.236ng.m^-3.在酸气中和塔(SDS)和旋风除尘器(CP),PCDD/F有一明显的低温生成机制(260-180℃).与锅炉出口烟气相比,RUN1和RUN2条件下的CP出口烟气PCDD/F总量分别增加了82.2%和17.6%,并且增加的PCDD/F主要分布于PCDF.在布袋除尘器(BF)部分,约90%的PCDD/F被捕获进入BF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各部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大致相同.高的烟气O2含量导致了较多的PCDD/F生成,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并不随O2含量的变化而改变.以四氯-八氯取代PCDD/F总量计算,RUN1条件下生成的PCDD/F分别有10.4%、3.2%、9.3%6、4.1%和13.0%分配进入底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排放到空气中的烟气,相应的值对于RUN2分别为8.6%8、.0%、9.4%、66.7%和7.3%.
张海军倪余文张雪萍张青赵亮张宁陈吉平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二噁英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类物质和NOx协同高效减排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类物质和NO<Sub>x</Sub>协同高效减排方法。将钠基化合物组合物与脱硝还原剂尿素相混合,通过SNCR系统将混合物的水溶解液雾化喷入烟道850~1050℃温度段,同时实现抑制...
张海军吕杨振中张亦弛张宁倪余文高媛陈吉平
文献传递
一种金属氧化物担载的金催化剂的制备及金催化剂和应用
一种金属氧化物担载的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具体涉及:先将金盐溶液滴加到盛有金属氧化物的烧杯中得到黄色乳状物,或通过滴加碱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得到紫色乳浊物,经真空干燥箱烘干后,将固体样品放入可旋转的样品铝罐中进行等离子...
黄家辉谢妍张宁
文献传递
垃圾焚烧飞灰中二恶英低温热脱附催化降解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害化处理城市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方法和设备。本方法在200℃~300℃下将飞灰、细砂和抑制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填充床层,载气以一定流速通过床层实现飞灰中二恶英的高效脱附,含有二恶英的空气经过催化床层实现气相中二...
赵亮张宁陈吉平张海军倪余文
文献传递
一种采用碱性醇溶液提高尿素脱硝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碱性醇溶液提高尿素脱硝效率的方法。将碱性醇溶液作为脱硝增效剂与还原剂尿素溶液相混合,通过SNCR系统将混合溶液雾化喷入烟道650~1110℃温度段,实现提高尿素脱硝效率的目的。所述脱硝增效剂由以下重量...
张海军张亦弛吕杨振中张宁陈吉平
文献传递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过程二噁英生成与排放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解耦合污泥对燃煤系统中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的影响,在某6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实炉掺烧造纸污泥试验。在未掺烧污泥和掺烧污泥2个工况下,分别采集干燥炭化机进出口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进口烟气、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烟囱烟气、原料污泥、干燥炭化污泥、炉渣和飞灰样品,采用高分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其中二噁英含量。结果表明:掺烧污泥(质量分数约为燃煤量的1%)没有导致二噁英的高温气相均相生成,以及中低温催化生成和大气排放水平的增加;掺烧污泥工况下采集的6个烟囱烟气样品中二噁英毒性当量(I-TEQ)质量浓度为0.008~0.013 ng/m^(3)(均值为0.010 ng/m^(3))和未掺烧污泥工况下采集的6个烟囱烟气样品中二噁英I-TEQ质量浓度(范围为0.008~0.015 ng/m^(3),均值为0.012 ng/m^(3))无显著差别;污泥干燥炭化过程中有少量二噁英生成,在煤粉燃烧室的污泥中二噁英可被高温彻底销毁;SCR催化剂发挥了催化二噁英降解的作用,高氯取代二噁英更易于被SCR催化剂降解;飞灰中二噁英I-TEQ质量浓度均低于0.2 ng/m^(3),其资源化利用过程不会引起环境二噁英污染。
周虹光李帅英王超丹慧杰卢琦房凡房凡赵亮张宁高媛
关键词:燃煤二噁英
可溶性硫氰酸盐在固体废弃物焚烧烟气二噁英类减排控制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固体废弃物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类物质生成的方法,属于焚烧源二噁英类减排控制技术领域。首先配制质量浓度百分比为5%‑50%的可溶性硫氰酸盐水溶液,将可溶性硫氰酸盐水溶液直接喷入焚烧设施烟道300‑1000℃...
任美慧张海军陈吉平张宁张亦弛
文献传递
SCR装置对焦炉煤气燃烧废气中PCDD/Fs、PCBs和PCNs的协同脱除被引量:8
2019年
研究了某大型焦化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对焦炉煤气燃烧废气中典型非故意产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UPPOPs)的脱除效果,对SCR装置入口和出口废气和SCR装置降尘中二英(PCDD/Fs)、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萘(PCNs)的全部异构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CR装置对总PCDD/Fs的脱除效率最高,为94.6%,对总PCBs和总PCNs的脱除率分别为74.7%和78.4%.SCR装置入口和出口废气中UP-POPs同系物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入口处以高氯取代为主,出口处以低氯取代为主.SCR装置对高氯取代UP-POPs有更好的脱除效果.催化还原和催化氧化降解同时发生是SCR装置脱除废气中UP-POPs的重要机制.
任美慧樊芸王胜许亮张宁张雪萍陈吉平张海军
关键词:多氯萘脱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