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义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长43-39区块扶余油层点坝识别及建筑结构研究
- 随着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寻找剩余油和开发油田是今后油田研究的主要方向。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和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可以为寻找剩余油的分布,寻找新的油气储备和完善油田...
- 张善义
- 关键词:沉积微相单砂体建筑结构非均质性
- 文献传递
- 复合河道内部单期河道边界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大型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期次河道的识别对认识复合河道砂体内部的渗流特征及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过去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期次河道识别方法单一、识别精度低、没有建立起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识别方法体系,以野外露头剖面为指导,利用同期不同河道侧向叠置法、高程差识别法、曲线特征法、断续河间沉积法、废弃河道法、夹层变化法、韵律变化法、河道砂体厚度差异法及动态差异法,通过三维视窗,采取三维多方法联动技术,实现了研究区单一期次河道的精细识别,对搞清不同沉积环境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内部的连通状况,确定油水井间的连通关系,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技术手段。
- 苗厚纯杨为华于宏宇李冰袁和平张善义兰金玉
- 水下分流河道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及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在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夹层及其建筑结构对注入剂驱油及剩余油形成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挖潜水下分流河道内部的剩余油,以水下分流河道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为基本出发点,以现代沉积模式和古代野外露头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提出了一整套河控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建筑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界面级次的划分及识别、夹层倾角、个数、厚度、分布位置和夹层间结构体规模等研究,建立了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即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夹层呈平行状,且中部夹层较密。通过水下分流河道建筑结构的建立,为更好地寻找剩余油的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善义兰金玉
-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夹层建筑结构剩余油
-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压裂层段组合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针对特高含水后期压裂层差异性越来越小、考虑地质因素逐渐增多、压裂层段组合越来越难等问题,优选出能够反应油层特征的储层、物性、含油性、产能等参数,利用突变级数法,将每个小层的多个参数归一成一个综合评价值,通过该评价值进行压裂层段定量组合,这样就解决了高含水后期因压裂层段组合不合理造成的层段内部分砂体无法压开的问题,实现了压裂层段的高效智能组合。通过使用该方法,完成了研究区25口压裂井的层段组合,同期相比单井日均多增油0.5 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对油层压裂层段定量组合具有良好的借鉴。
- 张善义兰金玉
- 关键词:突变级数法压裂储层参数物性参数
- Q凹陷QA区块潜山深部油气成藏研究
- 2013年
- 随着Q凹陷QA区块潜山勘探的深入,潜山深部油气藏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前人认为QA区块潜山油气主要分布在潜山风化壳(距离潜山顶部0m~20m)和潜山内幕(距离潜山顶部20m~150m)。但是深钻探评井在距潜山顶面150m以下深度射孔亦有工业油流发现,打破了原有观点,本文从成藏角度分析了潜山深部含油的原因,总结了QA区块古潜山的主要成藏模式为"双断崖"式,潜山侧面油源条件好,断层断距大,潜山深大断层处裂缝较发育,为深部含油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以后的深部勘探提供了新的方向。
- 张善义
- 点坝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2018年
- 曲流点坝是河流相最重要的储集砂体,而点坝砂体内部夹层是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数。针对大庆油田特高含水后期、产量递减快、点坝砂体剩余油分布复杂等问题,通过砂岩厚度变化、渗透率变化、孔隙度变化、砂体层位变化等方法精细描述废弃河道和点坝砂体平面分布特征,以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为指导,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经验统计公式等为依据,定量求取点坝砂体内部界面的倾角、侧积体规模、曲率、波长、振幅、跨度等参数,系统定量的建立起曲流河点坝砂体建筑结构模型,并确定了剩余油的分布位置,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废弃河道边缘,垂向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上部,对后期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定量描述和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善义杨为华于宏宇兰金玉陈雷
- 关键词:点坝建筑结构夹层
- 基于大数据的综合调整技术及智能决策系统
- 综合调整方案是改善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年产量贡献率5%左右,特别是随着油田综合含水不断上升、剩余油高度分散、油田操作成本不断上升及整体效益的下降的情况下,该技术重要性尤为突出。但是油田目前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
- 于宏宇苗厚纯杨为华李冰张善义兰金玉
- 关键词:智能决策系统
- 辫状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及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如何更好地开采剩余油是油田增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庆油田主要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如何更好的开采因河道内部夹层遮挡形成的剩余油是今后油田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为了准确的寻求剩余油的具体分布位置,以辫状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为基本出发点,以现代沉积模式和古代沉积露头为指导,结合岩心、测井曲线、密井网等,建立了一套辫状河道内部夹层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夹层厚度、密度和分布位置等参数的求取,建立了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型,从而为寻找因夹层遮挡形成的剩余油位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提出了适合于研究区开采剩余油的方式。
- 张善义兰金玉
- 关键词:心滩夹层建筑结构剩余油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沉积微相定量描述技术及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针对沉积微相定量描述精度低的问题,以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成果为趋势约束,以井点地震道数据为样本,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每个地震道与每口井模型道的灰色关联系数因子;其次计算有效砂岩厚度与沉积微相发生概率因子;最后利用关联系数因子和沉积相发生概率因子生成综合相似系数。通过比较地震道与井数据运算得到综合相似系数,找出相似性最高的井,并将这口井的沉积相划分结果赋值给该地震道,最终实现沉积微相的定量描述。运用该技术,沉积微相描述精度由71.2%提高到89.3%,提高了18.1百分点;指导剩余油挖潜调整161井次,累计增注24.4×10~4m^3,累计增油6.4×10~4t,取得了较好的开发调整效果。该研究成果对指导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的挖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张善义兰金玉
- 关键词:地震波形沉积微相灰色关联分析剩余油挖潜
- 基于地震波形特征全局寻优的非线性地震反演砂体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 2024年
- 针对窄小河道含油砂体预测难、垂向分辨率和平面分辨率不能兼得的问题,形成了基于地震波形特征的全局寻优的非线性地震反演砂体预测技术,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非线性地震反演提高了纵向分辨率高,同时基于地震基于波形特征反演技术又提高了横向分辨率;利用该地震反演技术河道砂体预测精度由过去的76.3%提高到8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的精细预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张善义
- 关键词:河道砂体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