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传宝

作品数:15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总管
  • 3篇结石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修补术
  • 2篇脂肪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溃疡
  • 2篇溃疡穿孔
  • 2篇肝硬化
  • 2篇ERCP
  • 2篇穿孔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机构

  • 13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张传宝
  • 7篇冯雷
  • 6篇张海涛
  • 6篇张敬坡
  • 6篇秦静
  • 5篇郑韬
  • 4篇范跃
  • 3篇赵文燕
  • 3篇孙江义
  • 2篇牛东海
  • 2篇安慧玲
  • 1篇马建亭
  • 1篇刘尚博
  • 1篇刘增娟
  • 1篇刘尚波
  • 1篇孟丽
  • 1篇杨敏
  • 1篇王锋
  • 1篇苏宏
  • 1篇白玉刚

传媒

  • 4篇河北医药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接受ERCP术的危险性,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该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135例,其中成功接受ERCP术102例(观察组),及随机抽取同期接受ERCP术诊治且无肝硬化病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ERCP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中26例(25.5%)为Child-Pugh A级,53例(52.0%)为Child-Pugh B级,23例(22.5%)为ChildPugh C级;18例(17.6%)出现1种或1种以上并发症,以出血、诱发感染、术后胰腺炎为常见并发症;病死率0(0/102);在ERCP术后出血率上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ERCP诊疗过程中的耐受程度良好;ChildPugh分级是决定内镜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对肝硬化失代偿者行微创治疗仍具有一定风险,严重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出血,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止血措施,有更多的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仍能受益于内镜治疗。
张敬坡冯雷秦静张海涛张传宝孙江义
关键词:肝硬化ERCP并发症
肠、肝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肠梗阻患者31例,分为两组:切除肠管组(肠坏死手术切除肠管)13例、未切除肠管组(行开腹手术未切除肠管)18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术后第1日、术后第7日采静脉血,检测血清IFABP及LFABP的含量;取正常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静脉血1次,检测血清IFABP、LFABP含量。结果所有肠梗阻患者入院时血清IFABP及L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切除肠管组IFABP及LFABP水平高于未切除肠管组(P<0.01)。术后第1日,两研究组血清IFABP水平均降至正常(P>0.05),切除肠管组LFABP水平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未切除肠管组LFABP水平降至正常(P>0.05)。术后第7日,两研究组血清IFABP、LFABP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FABP及LFABP均是诊断肠缺血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张传宝张敬坡冯雷郑韬秦静
关键词: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肠梗阻
头皮毛母质癌2例被引量:1
2002年
赵文燕张传宝白玉刚刘尚波
关键词:头皮毛母质癌手术治疗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管逆行造影/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ERCP/EST术后2~5天行LC或LC+LCBDE。结果成功实施ERCP/EST+ENBD+LC 57例,实施ERCP+ENBD+LCBDE+LC 14例,实施LC+LCBDE+T管引流术3例,LC中转开腹1例,ERCP+EST+ENBD术后高淀粉酶血症8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未发现胰腺炎及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病例,随访6~24个月,均未见明显反流性胆管炎症状及结石复发,未发现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微创的特点。
张敬坡冯雷张传宝张海涛孙江义秦静郑韬
关键词:ERCP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0年
张传宝安慧玲张海涛范跃
关键词: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
脂肪细胞雌激素受体的测定及表达水平研究
赵文燕刘尚博王锋牛东海范跃马建亭杨敏王春蕊张传宝苏宏
该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探讨了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腹部皮下及内脏)的正常成人脂肪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该研究有助于理解雌激素对脂肪细胞影响的机制,并对肥胖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技术创新点:...
关键词:
关键词:雌激素脂肪细胞受体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25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4.67%,均发生于术后6~10d;1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张传宝侯小燕张海涛范跃
关键词: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
腹腔镜在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张传宝安慧玲张海涛范跃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腹腔镜
C-反应蛋白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附122例报告)
2002年
赵文燕刘增娟张传宝牛东海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胃旁路术和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肥胖合并T2DM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术式分为LRYGB组(n=11)和LSG组(n=10),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6、12月内糖代谢指标变化;SF-36生命质量量表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调查患者术后生活满意度。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6,12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C肽、体质量指数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而同一时间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YGB组术后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生较LSG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生活满意度(90.9%)明显高于LSG组(80.0%,P<0.05)。结论:LRYGB和LSG均是治疗肥胖合并T2DM的可靠方法,但前者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后者。
张敬坡冯雷秦静郑韬张传宝
关键词: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