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氧化硅
  • 2篇酸性
  • 2篇酸性介质
  • 2篇介孔
  • 2篇介孔二氧化硅
  • 2篇介质
  • 2篇二氧化硅
  • 1篇杂多酸
  • 1篇铵盐
  • 1篇链长
  • 1篇纳米
  • 1篇活性剂
  • 1篇季铵
  • 1篇季铵盐
  • 1篇季铵盐表面活...
  • 1篇降解
  • 1篇固定化
  • 1篇固定化漆酶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降解

机构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3篇应海平
  • 2篇陈娅如
  • 2篇杨宇翔
  • 1篇黄政
  • 1篇朱慧
  • 1篇梁晓娟

传媒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链长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的影响
自从1992年mobil公司的科学家首次运用纳米结构组装技术制备出具有均匀孔道、孔径可调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以来,介孔分子筛材料由于具有有序度高,孔径大、优良的催化吸附性能、热稳定性高并且易于剪裁等特点,已经在在分离,催化...
应海平黄政刘向农陈娅如杨宇翔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酸性介质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文献传递
纳米γ-Fe_2O_3粉体的合成与磁性增强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微乳法合成出氧化铁的前驱体——纳米β-FeOOH,分别以β-FeOOH与添加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以物质量的比(n)为4,5,100添加NP-4,混合煅烧.采用拉曼光谱分析了样品中炭含量及分布,并且用透射电镜观测产物的形貌和粒径,采用磁强计观测产物磁性的变化.结果得出,对n=5或破乳所得凝胶煅烧,所得样品皆为分散均匀的四方形颗粒状,且为磁性明显增强的纳米氧化铁γ-Fe2O3.还分别讨论了样品中炭含量以及颗粒形状对比饱和磁化强度σs、矫顽力、矩形比的影响.
梁晓娟朱慧杨宇翔刘向农陈娅如应海平
关键词:Γ-FE2O3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负载杂多酸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以及所得介孔产物固定化漆酶的性能和杂多酸负载于介孔sba-1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2,4-氯酚的性能。本实验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以teos为硅源,以硝酸等酸...
应海平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酸性介质固定化漆酶杂多酸光催化降解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