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篇薄基岩
  • 5篇顶板
  • 3篇顶板破碎
  • 3篇巷道
  • 2篇地质
  • 2篇岩巷
  • 2篇水文地质
  • 2篇注浆
  • 2篇注浆加固
  • 2篇综采
  • 2篇控顶
  • 2篇工作面
  • 2篇厚冲积层
  • 2篇冲积层
  • 1篇底板
  • 1篇底板突水
  • 1篇底板注浆
  • 1篇顶板压力
  • 1篇断面
  • 1篇液压支架

机构

  • 5篇河南煤业化工...
  • 5篇焦作煤业集团...
  • 2篇河南煤化集团
  • 1篇煤炭工业郑州...

作者

  • 12篇岳拥军
  • 6篇贾安立
  • 3篇张红芒
  • 3篇范安民
  • 2篇白云来
  • 1篇李长青
  • 1篇白云来
  • 1篇范安民
  • 1篇李长青
  • 1篇王丽
  • 1篇白云来

传媒

  • 5篇中州煤炭
  • 4篇煤炭技术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现代矿业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1
  • 7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采工作面初末采关键技术管理探析被引量:8
2011年
为尽可能多地采出煤炭资源和控制设备上下滑动,通常在初采阶段采煤工作面需要初采调斜。由于工作面终采线通常平行于开拓准备巷道,终采线与工作面倾向夹角较大,在工作面末采也要进行调斜。因此,调斜是进行工作面开采3个阶段之间的关键转换环节。研究调斜技术,有利于采煤工作面由初采期向正常回采阶段过渡和由正常回采阶段向末采阶段过渡。末采除需要调斜技术外,关键环节还有收尾控顶技术。
岳拥军范安民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薄基岩工作面设备回撤矿压显现及控顶技术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更加安全快速回收工作面设备,通过对11011工作面回撤时的矿压分析,提出了巨厚冲积层薄基岩高应力条件下回撤通道的支护方法。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成功控制了回撤通道顶板,确保了设备安全回撤;并提出了回撤通道二次支护时间应在通道发生大变形之前的建议。
岳拥军白云来贾安立范安民
关键词:顶板破碎控顶技术
巨厚冲积层薄基岩工作面回采技术条件分析
2010年
通过分析巨厚冲击层薄基岩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地质条件、生产情况,总结此类地质条件下回采工作经验,为矿井提高单产水平提供了一些建议。
岳拥军张红芒
关键词:回采煤壁片帮顶板破碎
大埋深高应力条件下煤层巷道注浆加固技术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分析大埋深高应力条件下巷道地质条件,采用适当支护原理,根据支护效果总结此类地质条件下注浆工作经验,为类似条件下实现有效的经济的支护提供了有益尝试。
岳拥军王丽
关键词:大埋深注浆加固煤层巷道
薄基岩条件综采设备快速回撤技术研究
2011年
针对巨厚冲积层薄基岩条件,为回收工作面设备,通过多种支护方式的相互协调作用,多个部门高效的组织配合,确保了综采设备安全快速回撤工作面。
岳拥军白云来贾安立张红芒范安民
关键词:回撤顶板破碎控顶
复杂水害威胁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对赵固一矿水文地质、主要含水层、隔水层特征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结果认为主要充水源为断层出水和底板出水,同时提出了水害防治的措施,可供类似矿井参考。
岳拥军白云来贾安立李长青
关键词:水文地质充水因素水害防治
底板注浆加固技术在高水压工作面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为保障赵固一矿在高水压条件下实现安全回采,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下三带理论、突水系数法分别进行计算,预计工作面在采动影响下有底板突水的可能,提出了对底板注浆加固改造的方法。通过实施注浆加固,实现了安全回采,效果显著。
岳拥军白云来贾安立张红芒李长青
关键词:水文地质底板突水注浆加固
薄基岩大断面切眼一次成巷支护技术实践被引量:3
2010年
分析了巨厚冲积层薄基岩高应力破碎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地质条件及支护原理,根据支护效果总结此类地质条件下大断面切眼一次成巷工作经验,为类似条件下实现大断面一次成巷快速掘进提供了有益尝试。
岳拥军
关键词:薄基岩大断面联合支护
厚冲积层薄基岩条件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选定支架合理的工作阻力,通过科学的理论计算分析,提出在厚冲积层薄基岩条件下采用台阶岩梁结构计算方法确定支架工作阻力是较准确的,并得到矿压监测系统监测数值反算验证,为该条件下选定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方法提供借鉴。
岳拥军贾安立
关键词:薄基岩液压支架顶板压力
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锚索棚注一体化技术被引量:2
2016年
为掌握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稳定性特征,结合赵固一矿北翼轨道运输大巷的典型围岩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4种方案的位移、塑性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护强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应力状态改善,围压逐渐增加,位移场及塑性区分布范围减小,巷道表面位移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围岩强度强化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采用锚索棚注一体化支护技术,并开展了工业性试验和矿压观测分析.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好,围岩结构稳定,为类似条件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张海韦杨超锋岳拥军李景方
关键词:破碎围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