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凡菲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有创
  • 1篇有创机械通气
  • 1篇早期管理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手卫生
  • 1篇手卫生现状
  • 1篇术后
  • 1篇通气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 1篇品管圈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卫生现状
  • 1篇无创正压通气
  • 1篇脑病
  • 1篇救治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第四...

作者

  • 3篇孟凡菲
  • 2篇张晶
  • 2篇宋丹
  • 1篇郑伟
  • 1篇史大治
  • 1篇董春丽
  • 1篇吴丽红
  • 1篇罗莉
  • 1篇段晓玲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AE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救治中的体会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56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分为无创通气(NPPV)组24例和有创通气(MV)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化痰、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NPP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无创呼吸机进行NPPV治疗,MV组进行气管插管及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PPACHE II评分、动脉血气、意识状态情况,同时观察两组动脉血气、血清白蛋白水平、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72 h指标与治疗前比较,APPACHE II评分、GCS评分、p H、Pa CO2、Pa O2、RR、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PPV组治疗6 h血气中p H值低于MV组,Pa CO2高于MV组,72h BE低于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72 h与治疗6 h比较,Pa O2、GCS评分、APPACHE 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PPV组的ICU住院时间短于MV组(P<0.05),VAP发生率低于MV组(8.3%vs 37.5%,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应用NPPV有较好疗效,可减少患者ICU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
吴丽红孟凡菲罗莉郑伟史大治董春丽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机械通气
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的早期管理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19例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的早期管理流程。方法对包括常规管理、预防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及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并发症:高钾血症1例。结论为确保术后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给予术后患者早期管理是有意义的。
宋丹段晓玲张晶孟凡菲
关键词:尿毒症
品管圈在改善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改善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2月至7月对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随机统计及采样,并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洗手次数及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有显著的提升,医护人员整体洗手率由37.23%升至67.74%,达到目标值(P<0.01),整体手细菌培养合格率由33.33%升至60.19%,达到目标值(P<0.01)。结论品管圈对改善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作用明显,并且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个人价值,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在护理管理方面也有所提升。
宋丹孟凡菲张晶
关键词:品管圈手卫生重症监护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