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建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大型咸化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
- 袁剑英付锁堂曹正林张道伟石亚军刘云田陈启林李斐王斌婷易定红杜斌山裴明利张小军孙秀建乐幸福
- 1、项目来源:该项目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柴西地区富油气凹陷圈闭精细评价及钻探目标选择”(07-01Z-01-02)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探区重大预探领域与目标选...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成藏理论圈闭识别
- 柴达木盆地跃西地区藻灰岩储层的测井识别被引量:4
- 2009年
- 藻灰岩在柴达木盆地跃西地区第三系湖相地层中广泛分布,是该区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一类油气储层。该类储层储集性能优良,单井获高产工业油流,是跃西地区近期一个新的勘探领域。但由于藻灰岩厚度薄,且与多种岩性互层沉积,加之藻灰岩本身具有多样性,导致了该类储层识别难度的加大和评价精度的降低。从藻灰岩测井响应特征入手,在应用岩性测井曲线与声波测井曲线重叠,刻画识别储层的基础上,再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识别藻灰岩,效果较好,为识别此类复杂储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 李延丽苟迎春曹正林孙秀建
- 关键词:测井识别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路乐河组沉积前古地貌恢复及其对基岩气藏的控制
- 前期研究认为,阿尔金山前东段发育形成大规模基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是目前及今后基岩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近年在尖探1、东坪17及昆2井基岩中获得重大油气突破,发现了尖北、东坪、冷北等规模气田,落实并扩展了阿尔金山前东段基岩...
- 白亚东孙秀建李红哲杨巍王波
- 关键词:古地貌柴达木盆地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大型基岩气藏储盖组合特征
-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藏。通过对该气藏成藏机理研究发现,该类气藏主要发育在山前带,有效储盖组合是天然气成藏的关键要素。研究区基岩储层岩性复杂多样,共钻遇花岗岩、片麻岩以及变质岩三种...
- 杨巍马峰李红哲孙秀建
- 关键词:盖层储盖组合柴达木盆地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微生物碳酸盐岩结构与矿化作用
- 2023年
- 为明确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界微生物碳酸盐岩微观结构及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因机理,本文利用岩芯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对南翼山地区上油砂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微观结构、矿物特征差异性及矿化作用开展研究。分析认为南翼山地区上油砂山组发育厚层泥晶碳酸盐岩,单层厚度3~5 m;局部发育薄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单层厚度以30~50 cm为主,单层最大厚度2 m。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以凝块石为主、局部发育叠层石,二者混合共生,通过扫描电镜在微生物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钙化的细胞外聚合物(EPS)组构与少量微生物化石,为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形成提供了生物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矿物类型为方解石,微观组构复杂、类型多样,包括球粒、团粒、菱面体以及片状结构等。球粒粒径分布范围50~80 nm。团粒由若干纳米级球粒聚合黏结形成,粒径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片状方解石往往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粒径通常为1~10μm。(2)发现大量钙化EPS组构及疑似微体化石,包括球状、杆状及丝状体。杆状体微生物化石直径约0.4μm,长0.5~1μm。丝状体微生物化石直径约0.3~0.5μm,长1~2μm。(3)方解石矿物的形成主要以有机矿化作用(或微生物诱导矿化作用)为主、生物矿化作用次之,其中,球粒方解石主要为有机矿化作用控制(或微生物诱导)形成。杆状和丝状体化石保持了微生物的形貌特征,分析认为可能由生物矿化作用控制形成。(4)凝块石中的球粒、卵球袋及团块的形成,可能由微生物膜及其所封闭的微生物菌落钙化形成,分析认为此类矿物可能与有机矿化作用具有相关性。
- 李国欣王建功张永庶张永庶李翔高妍芳孙秀建张世铭刘合
- 关键词:湖相碳酸盐岩微生物岩生物膜柴达木盆地
- 埋深过程中泥岩盖层封闭性的演化
- 杨巍马峰李红哲孙秀建白亚东
-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坪-牛东斜坡带天然气成藏条件
-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坪-牛东斜坡带早期勘探程度与认识程度均比较低,勘探没有取得突破。近两年在寻找源外大型斜坡岩性油气藏勘探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斜坡带岩性气藏成藏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认为东坪-牛东斜坡带具有大面积展布...
- 孙秀建阎存凤马峰
- 关键词:天然气成藏条件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5
- 2021年
- 为明确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东段油气差异成藏及富集规律,利用地质及地球化学测试资料,围绕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开展油气藏特征研究,分析成藏期次、明确关键成藏因素并建立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阿尔金山前带成藏差异性明显,牛东地区天然气成熟度较低、干气与湿气并存,以渐新世中晚期、中新世早中期共2期成藏为主,纵向上多层系富集;东坪地区以干气为主,成熟度变化大,气藏持续充注,表现为渐新世早期至全新世多期成藏特征,以基岩富集油气为主;尖北地区以干气为主,成熟度较高,中新世早中期成藏,仅基岩富集油气。②沟通侏罗系生烃灶的断裂系统控制了油气垂向运移,关键成藏期不整合面的构造形态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路乐河组膏泥岩盖层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富集层系。③阿尔金山前带发育3种成藏模式:断层垂向输导的源上立体成藏模式、远源输导的阶梯状复式成藏模式和远源输导的盐下成藏模式。该研究成果对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 田光荣王建功孙秀建李红哲杨魏白亚东裴明利周飞司丹
- 关键词:油气系统成藏期次输导体系侏罗系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紧邻红狮生油凹陷的红柳泉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岩性油藏最发育的区带之一。通过对红柳泉地区主要目的层E13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指出沉积坡折带控制下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是红柳泉岩性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是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主要的储集体类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红柳泉地区已发现了规模性岩性油藏。
- 孙秀建刘应如乐幸福倪祥龙李艳丽
- 关键词:岩性油藏主控因素沉积微相
- 柴西地区新生界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相组合差异性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大量露头和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界咸化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微观结构、岩相组合、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柴西地区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相组合受古地貌、沉积环境、陆源碎屑供给等因素影响,可分为扇控型和湖控型,扇控型主要发育在湖泊边缘的滨岸环境,分布范围大;湖控型多发育在盆缘斜坡区、断阶带及盆内浅水区,分布范围较小;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主要发育扇控型,湖控型发育较局限,上述2类岩相组合在新近系下油砂山组均发育。(2)研究区不同岩相组合中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类型与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扇控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于湖侵时期,正旋回沉积为主,主要是凝块石,常叠置于厚层块状砂砾岩之上;微观结构以团块(凝块)、球粒及聚合粒为主;矿物成分以亮晶方解石为主。湖控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在湖侵、湖退时期均可发育,正、反旋回沉积均发育,凝块石、叠层石及二者共生层均发育,规模相对较小,多与泥晶碳酸盐岩互层;微观结构更复杂,团块(凝块)、球粒及聚合粒和叠层结构均发育;矿物成分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含丰富的陆源碎屑、黏土矿物等,混积特征明显。(3)研究区扇控型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有机矿化作用和化学沉淀作用;湖控型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形成则受控于有机矿化作用、化学沉淀作用以及物理沉积作用。
- 王建功李江涛李江涛李翔高妍芳张平孙秀建左洺滔
- 关键词:矿化作用新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