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从中医情志病学角度探讨对抑郁症的认识及防治
- 情志病学近年来在中医学术领域中愈来愈受到重视。中医情志病学的学术思想,是在《黄帝内经》理论的指导和启发下发展起来的。在中医学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国保健养生和与疾病做斗争的武器。在中医典籍中,“情志”的含义包括了...
- 侯冬芬孙洁张金喜姜睿
-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药防治临床心理
- 文献传递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近年来成为肿瘤领域的热点。尤其CD19 CAR-T细胞在难治/复发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然而治疗伴随着明显的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被广泛报道,而心血管毒性定的真实特征及机制仍不清楚。本文综述了目前对CD19 CAR-T细胞治疗并发心血管毒性事件的认识,介绍CAR-T细胞疗法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策略等研究进展,旨在最大限度的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使这种潜在挽救生命的治疗方法让更多的癌症患者获益。
- 孙洁陈欣
- 关键词:免疫治疗心脏毒性
- 以头痛为主诉的青少年脑血流图异常与心理障碍的相关性探讨
- 2006年
- 目的脑血流图检查对人体无害、无痛,应用简便,并能客观地反映脑血管弹性、血管紧张度及脑血流量,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 宋世宗侯冬芬张金喜姜睿孙洁
- 关键词:脑血流图头痛头疼疼痛主诉
-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被引量:14
- 2005年
- 侯冬芬孙洁姜睿张金喜宋世宗
-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辨证施治
-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规范化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规范化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近10年抑郁症研究文献回顾,报道了不同方面研究抑郁症的文献数量,并从10个方面整理论述。为了探讨抑郁症发病的一般规律及中医诊治抑郁症的规律性设计“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诊疗方案规范化研究调查表”,对天津市6家医院的60位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医治疗抑郁症已被临床认可。并对作者在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报告了体会。结论初步建立抑郁症中医诊断疗效指标体系及操作规范,介绍了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数据库的内容。提出了对于中医药诊治抑郁症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 侯冬芬夏李浜张金喜孙洁姜睿
-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
- 以头痛为主诉的青少年脑血流图异常与心理障碍的相关性探讨
- 目的脑血流图检查对人体无害、无痛,应用简便,并能客观地反映脑血管弹性、血管紧张度及脑血流量, 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对2003年7月~2005年10月在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医学心理科门诊就诊和由医科大学总医院会诊的34例...
- 宋世宗侯冬芬张金喜姜睿孙洁
- 关键词:心理障碍
- 文献传递
- Crouzon综合征合并生长激素缺乏症1例报告及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随诊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报告1例Crouzon综合征合并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及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患儿以rhGH治疗2年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性,5岁4月龄时身高98.2 cm(G(p.Ser 354 Cys)杂合变异,源自母亲,为已知的致病变异,诊断为Crouzon综合征。同时相关检查提示患儿合并GHD。给予rhGH治疗2年,身高117 cm,平均生长速率为9.4 cm/a。治疗期间,头颅磁共振监测提示侧脑室及第三脑室略扩张等表现未进展,眼科随诊示左眼视盘水肿程度较前减轻,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矮小可能是Crouzon综合征的表型,rhGH治疗可以改善Crouzon综合征合并GHD患儿的身高,且未引起患儿颅内压增高等不良反应。
- 孙洁牛乐乐鲍鹏丽刘戈力姜丽红
- 关键词:身材矮小CROUZON综合征生长激素缺乏症重组人生长激素
- 34例头痛青少年脑血流图异常与心理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 头痛是一种患者的自觉症状.在临床上以头痛为主诉的病种很多,有些可归入心身疾病范畴,包括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以上的头痛多伴有脑血管功能的改变.阻抗脑血流图是记录头部由于心动周期内血管搏动性血容量改变而造成的阻抗变化曲...
- 侯冬芬姜睿张金喜孙洁宋世宗
- 关键词:心理障碍
- 文献传递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不同病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不同病程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并根据耐受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按心衰病程将患者分为病程<5年者(A组,68例)与≥5年者(B组,32例)。以治疗3、6及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观察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预后指标(因心衰症状加重再入院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并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内心脏结构指标变化差异及累积无心衰加重再入院、无心血管死亡及无终点事件生存率。结果: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LVEDD均呈下降趋势,LVEF均呈上升趋势(P_(时间)<0.05),除基线外,同时间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_(组间)<0.05);两组LVEDD、LVEF的变化趋势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_(交互)<0.05)。两组累积无心衰加重再入院生存率分别为65.7%与1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23.115,P<0.05);累积无心血管死亡生存率分别为89.3%与8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05);无终点事件生存率分别为57.6%与1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78,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心衰病程≥5年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更高(HR:3.544;95%CI:1.933~6.498),年龄(HR:2.461;95%CI:1.169~5.17)也是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更有效逆转短病程心衰患者的心室重构,提高无心衰加重再入院及无终点事件累积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 孙洁陈欣
-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病程疗效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不同病程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心肌梗死(MI)后不同病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LCZ696)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服用LCZ696的MI后心衰患者共150例,分为并发心衰组,心衰病程≤2年组和心衰病程>2年组,各50例,以治疗后3、6、12个月为时间节点进行为期1年的回访,观察心脏超声指标变化和生存情况,并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F=62.111,P<0.01)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F=38.444,P<0.01)分别呈逐渐上升和下降趋势,其中在并发心衰组的变化最显著,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组间累积无终点事件生存率(90.0%、57.8%、35.3%)有统计学意义(Х^(2)=32.754,P<0.01)。Cox回归分析发现长心衰病程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大(HR=10.407,95%CI:3.957~27.371,P<0.001)。结论:MI后心衰患者早期启用LCZ696更有利于改善左室重构,无事件生存率更高。
- 陈巧孙洁李竹青陈欣卢成志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