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
- 作品数:43 被引量:3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大学教育的追求:知识与道德的整合被引量:14
- 2008年
- 知识与道德的疏离,造成了大学教育目标的偏离,由于知识教育在现代大学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使道德、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日益淡化和削弱,道德教育步入困境,产生了道德教育的低效性、边缘性、虚伪性、无根性等情形。知识与道德的整合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实现两者整合要守护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 孙峰
- 关键词:大学教育知识道德文化传统人文精神
- 创新教育与道德教育被引量:33
- 2001年
- 创新教育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 ,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道德教育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我国道德教育至今还处在一种传统的模式中 ,难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现代道德素质的人 ,因此道德教育应从创新教育的高度寻求改革发展的出路。
- 孙峰
- 关键词:创新教育自我教育德育目标德育方法
- 大学教育的学术品格与价值追求
- 学术品格反映了大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价值追求体现了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学术品格之蕴含体现在:价值理念是学术品格的永恒追求,知识观是学术品格的核心,科学研究是学术品格的象征,学术实践是学术品格的升华.学术品格由四个方面...
- 孙峰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品格
- 汉代私学考被引量:5
- 1999年
- 汉代私学是继战国私学之后我国古代私学发展又一繁荣与昌盛时期。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初步形成体系。
- 孙峰肖世民
- 关键词:私学《汉书》《史记》学术个性人文追求百家争鸣
- 德育价值观的反思与建构被引量:1
- 2014年
- 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问题。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存在着多元性和多层次性样态,工具德育价值观、人本德育价值观在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各具有其价值和功能,同时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建构核心德育价值观体系是当代德育的价值追求。德育核心价值理念应体现正义、公平、人道和自由。
- 孙峰
- 翻转课堂与高效课堂间的异同与整合被引量:60
- 2014年
- 在"地球村"时代,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间存在共通性是必然的。二者间的差异是微妙的,集中体现在构成要件、教学流程、课堂结构、教学策略与适用条件等五个方面。创建"技术环境下的本土高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间的优势互补与有机整合,是未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方向。
- 龙宝新孙峰
- 关键词:高效课堂
- 翻转课堂的理念反思与未来走向被引量:35
- 2017年
- 文章从翻转课堂理念反思的视角,揭示了翻转课堂的关键物质依托是教学视频,它不仅彻底引发了传统课堂教学时空的重新配置与组合,更深刻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流程。文章采用分析法、归纳法和反思法,分析了翻转课堂的理念与未来走向。研究认为:(1)翻转课堂的理念体现在时空统筹化、教学客制化、课堂社会化与学习组合化;(2)翻转课堂在具体实施中具有明显的弊端,即教学与育人的疏离、学校教育责任的泛化、行为主义教学理念的浸入与教师职能的放弃;(3)未来翻转课堂的改革走向,即学习动力机制的维护、校园学习社区的完善、基于建构主义的改革思路和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 孙峰
- 从习俗角度审视建构和谐社会中的道德教育被引量:2
- 2006年
- 和谐首先是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习俗作为社会“隐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建构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俗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约定俗成的模式化的生活方式,以其所独具的社会调控功能而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要素。习俗与道德具有密切关系,道德教育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起到引导人们有意识地选择优良习俗而摒弃、批判陋俗的作用。
- 陈艳孙峰
- 关键词:习俗道德道德教育
- 走向“三本”:当代学校德育的实践归依被引量:1
- 2012年
- 当代学校德育的劲敌来自于现代德育哲学的"铁三角"——德知为本的德育资源论、教师为本的德育媒介论、课堂为本的德育平台论,它们以一种强大的惯性牢固地支撑着学校道德大厦。学校是人与事交汇、互动的空间,人事问题是制约学生德性问题的根本问题,以事育德、在做事中成人是生活德育论的必然推论。走向生本、事本、校本,基于学生的道德潜能,释放事情的育德功能,让学校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担负起专业责任,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实践归依。
- 龙宝新孙峰
- 关键词:学校德育生本校本
- 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被引量:44
- 2000年
-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功能 ,而且具有选择社会文化的功能。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 ,就是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 ,其思想体现在 :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 ,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 ;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 ,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 ;个性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
- 孙峰
- 关键词: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