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3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渭河流域(陕西段)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
- 2020年
- 土壤-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也是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储存库,对环境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 王文科杨胜科段磊李春荣姜桂华
-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渭河流域农业生产技术储存库城市化建设
- 关中盆地包气带氮迁移转化数值模拟及预测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针对关中盆地潜水硝态氮面状污染比较突出的实际状况,研究施入氮肥后在耕作层以下的包气带中“三氮”运移转化和累积规律。方法以地貌为基本单元,结合包气带厚度和岩性,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计算。结果按照目前的农田施肥条件,在2年中,区域内沙丘和河漫滩进入地下水的氮通量可达170-300 kg/hm^2;黄土台塬洼地和河谷低阶地等地进入地下水的氮通量100-140 kg/hm^2;在包气带较厚(大于20 m)且透水性较差的河谷高阶地、黄土台塬和山前洪积平原等地区,进入地下水的氮通量一般低于50 kg/hm^2。结论区内河漫滩、沙丘、河谷低阶地和黄土台塬洼等地区,是关中地下水易产生氮污染的脆弱区,因而应是地下水重点保护地区。
- 姜桂华王文科
- 关键词:关中盆地
- 碳源对人工微生物脱氮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3
- 2001年
- 以易被反硝化细菌分解利用的葡萄糖为碳源 ,通过室内包气带土柱模拟实验 ,研究在不加入碳源、加入不同量的碳源等条件下人工微生物脱氮的效果 ,最后得出碳氮比为 1时 ,人工细菌治理硝酸盐污染既经济又有效。
- 姜桂华
- 关键词:碳源脱氮地下水污染
- 关中盆地潜水硝酸盐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4
- 2002年
- 通过对关中地区潜水硝酸盐污染调查和取样分析 ,详细分析了关中盆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分布规律、污染程度和原因 ,将研究区硝酸盐污染分为农业污染型、城市污染型、盐碱化污染型。从保护水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防治和控制污染的对策措施。
- 姜桂华王文科杨晓婷李永涛
- 关键词:硝酸盐关中盆地地下水污染
- 关中盆地潜水含水层脆弱性评价被引量:20
- 2004年
- 以关中盆地潜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含水层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含水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结合GIS技术,用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模糊ISODATA聚类方法)对含水层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含水层脆弱区(易污染区)主要出现在沿渭河两岸及其较大支流的漫滩和低阶地,以及黄土台塬的洼地。评价结果与2001年地下水水质调查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合理。
- 姜桂华王文科杨泽元
- 关键词:关中盆地潜水含水层
-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防治措施被引量:15
- 2011年
- 在研究区采集和测试了232个水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氮污染进行了评价,剖析了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氮污染以硝态氮为主,呈面状分布;铵态氮和亚硝态氮污染以点状形式存在。渭河以北地区氮污染程度高于渭河以南地区;渭河北部的漆水河-洛河地段、渭河南部西安城区和户县-长安及华县的黄土台塬以及渭河中上游漫滩和低阶地为重污染区。近20多年来,农业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程度显著增加,而城郊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则呈波动下降趋势。在上述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地下水氮污染的防治措施。
- 段磊王文科杨晓婷姜桂华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污染特征关中盆地
- 水溶性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的原位实验方法被引量:3
- 2002年
- 建立了一种研究水溶性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转化的原位实验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研究黄土中氨氮的运移转化规律 。
- 杨胜科王文科李翔李永涛姜桂华
- 关键词:土壤氨氮
- 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全面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地下水脆弱性编图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指出了目前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2.分析和研究了关中盆地地质、地...
- 姜桂华
- 关键词:氮污染地下水关中盆地
- “三氮”在黄土非饱和带迁移转化原位试验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1
- 2004年
- 通过黄土氮肥淋滤原位试验,对"三氮"(NH+4、NO-2、NO-3)在黄土包气带迁移转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硝态氮(NO-2和NO-3)在黄土中迁移性较强,可到达地下水面。由于NO-2的毒性,它在土壤和地下水的累积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在研究和模拟"三氮"转化过程中,不能把NO-2仅仅看作是"三氮"转化过程的一个中间过程而忽略它在地下环境中的累积效应。模型识别验证结果表明,"三氮"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可以对"三氮"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和积累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 姜桂华王文科杨胜科
- 关键词:原位试验数值模拟
- 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功能的探讨被引量:20
- 2005年
-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析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流量衰减、水质恶化、植被退化、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与盐沼化、湖泊萎缩或干枯等生态环境效应,解析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水位埋藏、潜水矿化度、包气带岩性与结构、土壤含盐量等地下水状态变量及其生态功能,提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步骤:地质生态环境野外调查、地下水系统模型、地质生态环境系统模型及面向生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最后就地下水系统参数确定和评价模型运转等问题展开讨论。
- 乔晓英王文科姜桂华赵顺阳乔冈
- 关键词:地下水生态功能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