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心肌
  • 2篇血性
  • 2篇血液
  • 2篇血脂
  • 2篇内酰胺酶
  • 2篇缺血
  • 2篇注射液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菌药
  • 2篇克雷伯菌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高龄
  • 2篇埃希菌
  • 2篇产超广谱Β-...
  • 2篇超广谱
  • 2篇大肠埃希菌
  • 1篇胆道

机构

  • 15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16篇唐韵
  • 10篇潘丽萍
  • 7篇章蓓蕾
  • 4篇宋宏
  • 3篇王姒音
  • 3篇刘珏
  • 1篇武立群
  • 1篇王鸣和
  • 1篇邹盛淮
  • 1篇王汉清
  • 1篇秦婉婉
  • 1篇顾波
  • 1篇路建饶
  • 1篇倪玉美
  • 1篇张庆怡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国外医药(合...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近况被引量:33
2014年
喜炎平在抗病毒感染、抗细菌感染及快速退热等方面功效显著,且安全稳定、无耐药性。本文综述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唐韵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
急诊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感染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84例,与同期未产ESBLs菌136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天数≥15天、疾患肿瘤、侵入性置管、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与医院感染产ESBLs菌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天数、侵入性置管、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急诊科产ESBLs菌耐药率高,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产ESBLs菌的感染和流行。
唐韵潘丽萍章蓓蕾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急诊病房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液透析中对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与普通肝素 (UFH)抗凝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 31例,分成UFH组(15例)和LMWH组(16例)两组,第 1年 2组均按个体化使用肝素抗凝;第 2年前组继续使用肝素抗凝,而后组改用LMWH,于血透前动脉端 1次注入LMWH。2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第 1年和实验第 2年结束时检测血浆胆固醇 (CH)、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LP(a)及载脂蛋白(ApoA1、ApoB)水平。结果 UFH组患者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血浆CH、TG、LDL、ApoB水平明显升高,HDL、ApoA1明显降低,而LMWH组患者前 1年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 1年后CH、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结论 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低分子肝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脂血症和改善脂质代谢。
武立群路建饶顾波王汉清邹盛淮倪玉美唐韵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脂质
奈替米星治疗高龄感染患者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高龄感染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急诊病房高龄感染患者40例,治疗前血清肌酐(Scr)均在正常范围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按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以奈替米星冻干粉针4 mg/(kg.d)加入糖水或盐水静脉滴注。感染一经确诊首先使用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或大环内酯等抗菌药物治疗,3 d后如疗效不明显,则加用奈替米星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奈替米星应用至稳态后检测其血谷浓度和峰浓度。抗生素使用前取痰、尿或褥疮分泌物做细菌学培养。结果Scr、Ccr、MA和Uα1-M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适宜人群,监测有效指标,准确评估老年人肾功能水平,联合应用抗生素奈替米星治疗高龄感染患者有效且安全。
唐韵潘丽萍
关键词:奈替米星高龄患者肾功能
呈癫痫样发作的尿毒症脑病(附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王姒音唐韵秦婉婉张庆怡
关键词:脑病尿毒症脑病癫痫样发作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及老年性痴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老年性痴呆(AD)的关系以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45例冠心病、47例AD和47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以及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蛋白(LDL)和高密度胆固醇蛋白(HDL),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梗塞组、冠心病组和AD组Hcy、TC、TG和LDL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患者Hcy与TC、TG、LDL的关系进行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三组Hcy与TC、LDL和TG显著相关,但与HDL无相关。结论Hcy与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AD密切关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检测血浆Hcy水平对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AD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潘丽萍唐韵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脑梗塞老年性痴呆血脂
5年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近5年医院急诊科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留取2004-2008年入住医院急诊ICU和急诊病房的感染患者可疑感染部位的痰液、血液、尿液、局部引流物和分泌物标本,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鉴定菌种,采用K-B法测定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到标本2498份,检出阳性标本819份,总菌株培养检出阳性率为32.8%;分离出病原菌71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7株,革兰阳性球菌223株,真菌109株,分别占59.5%、27.2%和13.3%;检出菌株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药敏测定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逐渐增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科室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临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唐韵潘丽萍章蓓蕾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与基因型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医院急诊科3年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提取产ESBLs菌的质粒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ESBLs株质粒TEM、SHV、CTX-M1、CTX-M9和OXA5种基因,并对其扩增物进行DNA序列分析,测定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143株大肠埃希菌与77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84株为产ESBLs菌,占38.2%;ESBLs研究菌株全部携带TEM型、77.4%携带CTX-M9型基因;同一菌株携带2、3、4个基因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4.8%、33.3%和7.1%;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药耐药菌,其中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80.0%~100.0%;碳青霉烯类对产ESBLs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效果。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以TEM型和CTX-M9型为主,携带>2个耐药基因的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研究中发现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应引起临床重视。
唐韵潘丽萍章蓓蕾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基因型
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病房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老年急性胆道感染和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病房2016年1月-2018年12月82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病例和54例老年胆道疾病未感染病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将三年间急诊科出院所有患者数据导入Excel 2007,运用STATA 7.0统计软件对筛选出的136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评分高、低白蛋白血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是急诊科病房老年患者急性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82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组患者(死亡24例,生存58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白蛋白血症和NRS 2002评分升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科病房伴有NRS 2002评分升高、低白蛋白血症以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易发生急性胆道感染,治疗难度大。NRS 2002评分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老年急性胆道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此作为临床干预指标预防老年急性胆道感染。
唐韵祝禾辰刘珏宋宏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7例ICU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以APACHEⅡ评分10分和20分为界分为3个组别。比较各组与NT-proBNP水平的关系。另外将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作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结果 APACHEⅡ评分21~30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动脉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20分组(P<0.05)。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死亡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血NT-proBNP检测方便、快捷与APACHEⅡ评分结合,可更客观反映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
章蓓蕾潘丽萍唐韵刘珏宋宏
关键词:NT-PROBNP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心力衰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