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松
- 作品数:98 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耦合宏微观效应的约束应力区疲劳裂纹模型的求解与应用
- 2016年
- 用约束应力区描述材料损伤状态,建立耦合宏微观效应的跨尺度疲劳裂纹模型,可描述材料疲劳破坏从微观缺陷到宏观断裂的整个过程。约束应力的分布取决于材料的损伤状态。假定约束应力为线性分布,在远场均匀拉应力作用下,应用Muskhelishivili方法,对跨尺度裂纹模型进行了解析求解,得到了裂纹张开位移与跨尺度应变能密度因子的解析解。以跨尺度应变能密度因子作为疲劳裂纹从微观到宏观扩展的控制参量,对疲劳破坏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以LC4铝合金板为例,利用模型精确再现出不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实验S-N曲线。由于模型考虑了微观因素的影响,疲劳实验数据的发散特性也精确再现出来。另外,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微观效应对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 魏天添唐雪松
- 关键词:S-N曲线疲劳裂纹扩展
- 考虑桩土耦合效应的大跨矮墩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受力分析
- 2014年
- 以某大跨度矮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通用软件进行施工模拟计算,对比研究了全桥在桩土耦合作用和中跨合龙前考虑顶推力条件下的结构受力状况。研究结果得出,矮墩刚构桥的力学性能容易与常规刚构桥的力学性能相混淆,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提出改善主梁和矮墩的受力状况的有效措施。
- 蔡耀唐雪松邓小红
- 关键词:施工模拟计算
- 弹性损伤的一般理论被引量:9
- 2001年
- 依据不可逆热力学理论 ,未引入任何附加假设 ,建立了各向异性弹性损伤的一般理论 .从理论上论证了由应变等效假设导出的经典损伤本构方程的近似性 .首次阐明了材料损伤度的多种定义 (损伤的单标量、双标量、二阶张量与四阶张量描述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使连续损伤力学的理论体系更臻严密和完整 .
- 唐雪松蒋持平郑健龙
- 关键词:连续介质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本构关系损伤演化方程
- 减震器的防干涉带衬套和斜孔斜槽隔离防漏结构
- 减震器的防干涉带衬套和斜孔斜槽隔离防漏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和防磨衬套8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套4和压紧螺帽6之间为球面轴向定位;防磨衬套8压装在导向套4的内孔...
- 唐雪松杨洁
- 文献传递
- 防干涉减震器带衬套和出轴容腔斜孔相交的防漏结构
- 防干涉减震器带衬套和出轴容腔斜孔相交的防漏结构,其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和防磨损衬套8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套4与压紧螺帽6之间系球面轴向定位;防磨损衬套8压装在...
- 唐雪松杨洁
- 文献传递
- 防干涉减震器带衬套和出轴容腔梯形螺纹的隔离结构
- 防干涉减震器带衬套和出轴容腔梯形螺纹的隔离结构,其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和防磨损衬套(8)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套(4)与压紧螺帽(6...
- 唐雪松杨洁
- 文献传递
- 材料损伤的约束应力区裂纹模型与求解被引量:2
- 2014年
- 以约束应力描述材料的损伤程度,约束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取决于材料的损伤状态,建立了描述材料破坏过程的约束应力区裂纹模型。考虑约束应力为线性分布,在远场均匀拉应力作用下,采用Muskhelishivili方法对I型约束应力区裂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张开位移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各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张开位移的影响。
- 唐雪松魏天添
- 关键词:I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裂纹张开位移
- 宏观面内剪切作用下多尺度裂纹模型的耦合闭合解被引量:1
- 2007年
- 裂纹在面内剪切荷载作用下,宏观应力场呈反对称分布,微观应力场将不再具有反对称性,可能是面内拉伸与面内剪切的混合型分布.另外,考虑微观裂纹前还有一个刃型位错区,据此建立起一个多尺度嵌套的裂纹模型,可以描述从原子尺度下的刃型位错区过渡到Ⅰ、Ⅱ复合型微观裂纹,再过渡到II型宏观裂纹.材料不同尺度下的损伤,通过约束过渡区相连接,引入尺度变换因子的概念,并利用位移连续性条件与应力场匹配条件,求解出多尺度耦合问题的闭合形式的解.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对不同尺度下各影响因素的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破坏机理非常复杂,与作用荷载、不同尺度下缺陷的几何形状、尺寸及材料性能等因素相关.
- 唐雪松薛昌明
- 关键词:刃型位错
- 防干涉减震器带衬套和出轴容腔的半圆形螺纹隔离结构
- 一种防干涉减震器带衬套和出轴容腔的半圆形螺纹隔离结构,其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和防磨损衬套(8)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套(4)与压紧螺...
- 唐雪松杨洁
- 文献传递
-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基础力学实践教学初探被引量:6
- 2022年
- 创新型基础力学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学生思辨、质疑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受限于不断削减的学时,传统基础力学课程仍以讲授为主,难以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综合能力不足。为弥补实践短板,国内高校正逐步开展各类型大学生实践项目。本文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例,系统介绍项目实施期间教师有效的引导方式,以期为新时期力学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 马佳董帅唐雪松尹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