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华
- 作品数:35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采用非均相催化剂制备过氧乙酸和提高过氧乙酸稳定性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非均相催化剂制备过氧乙酸的方法,是将凹凸棒石经过酸活化和过氧化物活化,再与含磺酸基的有机物反应制备凹凸棒石负载磺酸基超强酸催化剂;以负载型超强酸催化剂催化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制备过氧乙酸,采用该催化反应体...
- 李维柏唐小华康肖肖陈德军査飞周友三
- SBA-15分子筛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过氧化二异丙苯的性能和反应过程模拟被引量:1
- 2024年
-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BA-15分子筛负载对甲苯磺酸(TsOH)催化剂TsOH/SBA-15,探究了其催化α-甲基苯乙烯(α-MS)和异丙苯过氧化氢(CHP)反应制备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活性,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当进料比n(α-甲基苯乙烯)/n(异丙苯过氧化氢)=2.0, TsOH/SBA-15用量为CHP质量的0.15%,于44℃反应2.5h, DCP的产率为62.1%.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反应过程有异步协同反应和分步反应两种机理,在异步协同反应中α-MS, CHP和TsOH只需要经过一个过渡态即可完成,而分步反应中反应物需要经过两个过渡态以及一个中间体才能完成,两种路径均涉及2次H^(+)的转移.在44℃下,异步协同反应的反应能垒(ΔG)为121.8 kJ/mol,分步反应中两个过渡态对应的反应能垒分别为74.1和78.3 kJ/mol.
- 张小龙张毅城李庆朝查飞常玥唐小华
- 关键词:对甲苯磺酸SBA-15分子筛过氧化二异丙苯
- 一种聚合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聚合引发剂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聚合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催化苯甲醛C‑H氧化反应,采用两步一锅法,以苯甲醛、过氧化氢叔丁醇和四丁基碘化铵为原料,制...
- 田海锋白云查飞常玥郭效军唐小华
- 一种片状氰酸钾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氰酸钾的制备方法,将尿素和硼氢化钾按照质量比1:0.10~0.12在玛瑙研钵中研磨30~60min,得到第一物质;将第一物质平铺于带盖坩埚中,将其置于马弗炉中心位置,利用固态熔融法使其充分反应,马弗炉...
- 郭效军席钰玺查飞田海锋唐小华
- 十八胺与混合胺在氯化钾晶体表面选择性吸附的量化计算被引量:1
- 2024年
- 氯化钾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用肥,主要通过正浮选法从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浮选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捕收剂。但在以传统的十八胺为捕收剂生产氯化钾时,低温下的浮选收率较低;而以混合胺为捕收剂时,低温下的浮选收率明显提高。为了解释混合胺的作用机理,研究了十八胺和混合胺在KCl和NaCl晶体表面的相互作用。通过表面能的计算确定稳定晶面的厚度及晶面结构,计算了H_(2)O分子和捕收剂在KCl和NaCl晶体表面的吸附能,结果表明:相对于NaCl,十八胺更易在KCl晶体表面发生吸附,混合胺有着对KCl更强的吸附能力;混合胺捕收剂在KCl晶体表面的吸附能小于ODA^(+)离子在KCl晶体表面的吸附能,这是由于混合胺中二十胺的加入使捕收剂的疏水基碳链长度增加,提高了捕收剂分子在晶体表面吸附后的表面疏水性;而十二胺的加入则发挥了类似起泡剂的作用,改善了捕收剂在KCl饱和溶液中的分散状态,3种胺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提高了捕收剂对KCl的吸附能力。
- 王思远高鹏田海锋查飞郭效军唐小华
- 关键词:氯化钾氯化钠密度泛函理论十八胺表面能
- 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35催化合成过氧化乙酰丙酮及其热稳定性
- 2023年
- 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设计法,以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35为催化剂,由质量分数为50%的双氧水氧化乙酰丙酮合成过氧化乙酰丙酮。当双氧水与乙酰丙酮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Amberlyst-35与乙酰丙酮的质量比为0.05,在20℃下反应4.5 h时,过氧化乙酰丙酮的活性氧质量分数为12.4%,主要产物为3,5-二羟基-3,5-二甲基-1,2-二氧戊环和5-氢过氧基-3-羟基-3,5-二甲基-1,2-二氧戊环,其分解热为1.64 kJ/g,分解活化能为70 kJ/mol。该法与传统的均相催化合成相比,制备条件温和,催化剂可循环使用,产品活性氧含量高。
- 李维柏王亚凡吴凡潘姣查飞唐小华常玥
- 关键词:催化氧化热稳定性
- 采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催化剂制备过氧化甲乙酮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配位缺陷锆有机框架材料催化制备过氧化甲乙酮的方法,是以丁酮和双氧水为原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作催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稀释剂,恒温搅拌反应后,静置分离,油相即为过氧化甲乙酮。由于采用非均相...
- 唐小华惠菲查飞周宁
- 文献传递
- 热催化CO_(2)加氢制乙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CO_(2)的化学转化作为碳减排的有效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通过热催化工艺将CO_(2)加氢转化为乙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乙醇选择性及产率低、副产物较多等问题。本工作对热催化CO_(2)加氢制取乙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评述了以分子筛、金属氧化物、钙钛矿、二氧化硅、有机框架及金属碳化物等为载体的催化剂应用,分析了不同金属间的协同作用对CO_(2)转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各类活性物种的介入对于CO_(2)加氢制取乙醇反应的促进作用,总结出能够有效促进C–C键偶联以及CO_(2)吸附和活化的催化剂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CO_(2)加氢制取乙醇的各种因素,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该综述为CO_(2)加氢制备乙醇的催化剂设计、合成工艺条件优化以及催化机理的探究提供参考。
- 毛瑀中查飞田海锋唐小华常玥郭效军
- 关键词:二氧化碳加氢乙醇反应机理
- 有机过氧化物的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对有机过氧化物的热分解机理、热分解模型和金属、酸碱、水、有机物对有机过氧化物的催化分解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有机过氧化物生产、运输和储存中的稀释剂和稳定剂做了介绍,为安全生产、储运、使用有机过氧化物提供对策。
- 唐小华惠菲查飞吴思宇周友三
- 关键词:有机过氧化物热分解机理稳定剂
- 磷钨酸催化合成过氧化甲乙酮及其热稳定性被引量:2
- 2020年
- 以12-磷钨酸为催化剂,双氧水和丁酮为原料制备了过氧化甲乙酮.结果表明,在12-磷钨酸与丁酮的物质的量之比1∶144,双氧水与丁酮的物质的量之比2∶1,稀释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5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0 min的条件下,产物主要为2,2-二氢过氧丁烷及其聚合体,产物活性氧含量达到13.2%,12-磷钨酸对过氧化甲乙酮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其分解热为748 J·g^-1,热分解活化能为101 kJ·mol^-1,热稳定性较好.
- 唐小华康肖肖周友三张彩霞査飞
- 关键词:过氧化甲乙酮丁酮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