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核抗体核型分布及核型与特异性抗体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ANA核型分布及核型与特异性抗体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对ANA和ANA谱检测结果判读提供参考。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ANA谱,对449例ANA或ANA谱阳性的结果进行核型和特异性抗体分析。结果 ANA核型分布以核颗粒型为主,占78.2%;核型与特异性抗体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同一种自身抗体可出现不同的荧光核型。结论 ANA和ANA谱同时检测能提高AID的检出率,有助于准确的判断特异性抗体,对AID的诊断、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李正陈杰袁文娟周珣
-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特异性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
- 孝感市儿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分析孝感市儿童MP、C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17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MP-IgM、CP-IgM检测。结果 1700例患儿中,MP-IgM阳性率为20.59%、CP-IgM阳性率为12.29%。MP-IgM在女童中检出率(25.96%)显著高于男童(1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IgM在女童中检出率(15.90%)显著高于男童(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的阳性率在4-7岁组和8-14岁组中最高,CP-IgM的阳性率在8-14岁组中最高。MP在春季和冬季发病率较高,其中3月份发病率最高(32.69%)。CP在2、4月份发病率较高(16.13%、16.16%)。结论 MP、CP是孝感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不同季节,MP、CP的发病率并不相同。
- 李正陈杰袁文娟周珣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行病学儿童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研究与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意义,并探讨S1抗原与病毒复制间关系。方法 :选取7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荧光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前S1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 :经检测发现,78例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8.21%(61/78);HBV-DNA阳性率为87.18%(68/78);HbeAg阳性率为56.41%(44/78),在HbeAg阳性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9.55%(35/44)、HBV-DNA阳性率为86.36%(38/44),前S1抗原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68例HBV-DNA阳性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86.76%(59/68)、HbeAg阳性率为57.35%(39/68),前S1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结论 :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是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复制重要指标。
- 周珣李浩吴皖张巍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DNAHBEAG
- 血清HBs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关系研究
- 2015年
- 目的 对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与血清HBsAg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8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根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情况,分为44例未出血组(未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38例出血组(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另外根据child-puge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26例child-pugh A级组、33例child-pugh B级组及23例child-pughC级组.分别对各亚组间HBsAg水平含量差异进行对比,并对HBs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出血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含量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而child-pugh C级组血清HBsAg水平含量最高(P<0.05),child-pughA级组血清HBsAg水平含量最低(P<0.05).同时血清HBs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与均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 周珣李浩
-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HILD-PUGH评分
-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9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与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研究组,其中27例活动期患者为活动组,37例非活动期患者为非活动组,另外选取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免疫学联合检测,然后将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活动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g G和Ig A及Ig M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3和C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非活动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g G和Ig A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然其他各项免疫学检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经检测发现,抗核抗体谱(ANAS)和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抗体及可提取核抗原(ENA)检测中,研究组各项指标阳性率检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中各项指标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临床上联合检测免疫学各项指标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可有效预示患者预后情况,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
- 周珣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学检验
- CRP、CER、AAT检测在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和α1抗胰蛋白酶(AAT)的变化,探讨血清CRP、CER和AAT检测在手足口病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178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和4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血清CRP、CER和AAT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MD重症组血清CRP、CER和AAT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和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常率比较中CRP最高,其次是AAT。结论:血清CRP、CER和AAT可用于EV71感染的炎症程度的监测指标,对EV71感染的重症病人的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三种蛋白检测中CRP和AAT的检测阳性率略优于CER。
- 李正袁文娟刘自刚王少敏陈杰周珣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铜兰蛋白Α1抗胰蛋白酶
- 孝感市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孝感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孝感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2 005人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p感染率为50.67%,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孝感市健康体检人群中Hp的感染率较高,需加强Hp感染的防治工作。
- 李正袁文娟陈杰周珣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体
- 神经性休克患者进行血常规测定与采血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神经性休克患者采血时间与血常规测定参数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自2010-10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临床诊疗过程中诊断神经性休克患者30例,分别在休克时、苏醒1h、苏醒2h、苏醒3h等四个不同时间段对患者采血抗凝并进行血常规测定,分析这四个时间段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血细胞压积(HCT)等血常规参数与采血时间相关性。结果神经性休克患者休克时与苏醒1h、苏醒2h、苏醒3h血常规测定参数存在差异(均P<0.05),苏醒1h、苏醒2h、苏醒3h间相互比较在血常规测定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测定各项数据与采血时间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神经性休克患者采血时间与血常规测定数据不存在相关性,患者在苏醒后血常规参数之间不存在差异。
- 周珣李浩
- 关键词:血常规测定采血时间
- 血脂水平与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各有不同,如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种族等,及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生活方式等。
- 周珣李浩
- 关键词:脑卒中血脂水平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的改变规律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系统性斑狼疮(SLE)患者脑脊液(CSF)的改变规律,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随机选取2012-05—2014-05来我院治疗的狼疮性脑病患者33例为实验组,并选取33例非狼疮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2组患者CSF常规、免疫抗体。结果实验组患者CSF细胞数、抗核抗体(ANA)均升高(P<0.05)。结论 SLE患者CSF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致,检查CSF常规可提高狼疮性脑病的诊断率及预后的判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 周珣李浩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