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 作品数:46 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肿瘤内科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01年
- 肿瘤内科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三大手段之一 ,在肿瘤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肿瘤内科治疗的疗效评价也逐步发展和完善 ,新的疗效评价指标逐渐被接受 ,延长生存期和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已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疗效评价的原则。临床肿瘤学工作者应转变观念 。
- 周涛刘素勤刘基巍
- 关键词:肿瘤疗效评价综合疗法肿瘤内科
- 新型肿瘤坏死因子rhTNF-NC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研究
- 2001年
- 周涛班丽英刘基巍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水肿瘤坏死因子生物治疗
- 榄香烯通过ERα再表达逆转乳腺癌MCF-7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实验研究
- 张斌张霞刘基巍周涛张阳
-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去甲长春花碱与顺铂方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观察组:35例,予贞芪扶正胶囊4粒,bid,po,于化疗前3 d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 d为一疗程,同时用NP方案化疗;对照组:35例,只给予NP方案化疗。均在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7.14%,对照组有效率34.28%;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少于对照组(P<0.05);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示观察组CD4/CD8比值以及NK阳性细胞百分率治疗后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白细胞减少发生少,并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常规辅助中药用药。
- 周涛刘素勤顾晓华
- 关键词:贞芪扶正胶囊细胞免疫化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培美曲塞一线治疗老年性肺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一线治疗老年性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未经过放化疗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6例(男15例,女11例),采用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采用培美曲塞单药方案。两组患者计划完成4~6个周期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共完成80个周期,对照组共完成115个周期。近期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缓解率(response rate,RR)分别为23.1%vs.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控制胸腔积液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取得DCR疗效的患者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计数较高(P=0.03),而对照组未观察到此现象。远期疗效: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id-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mOS)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性肺腺癌可以提高RR,更好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未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MVD可作为恩度的疗效预测因子。
- 邓鹏江昊张斌周涛董岩
- 关键词:肺腺癌内皮抑素培美曲塞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23例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肝癌破裂出血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进行TACE治疗的23例肝癌破裂出血临床资料。结果 血管造影找到出血部位者有18例(78.3%),未找到出血部位者有5例,其中1例推注碘油后找到出血部位。TACE有效控制出血者有20例(87.0%),其中5例于1-2个月内死于肝功能及全身衰竭,平均生存8.1个月,生存1年以上者8例,最长者3年7个月,其余3例止血不满意者于24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 TACE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不能外科止血治疗者至关重要。
- 谭小新周涛等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出血肝动脉化疗栓塞
- 药物三阶梯止痛治疗在癌性疼痛康复中的应用
- 目的分析药物三阶梯止痛治疗在缓解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30例经病理或临床理化诊断为恶性肿瘤伴有癌痛的病人,按疼痛程度给予不同阶梯的治疗,观察其缓解率,KPS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轻、中、重度疼痛给予一、二、三阶梯...
- 蔡欣孙亮新张洁周涛宋秀珍刘基巍
- 关键词:癌性疼痛康复
- 文献传递
- 卡铂与顺铂联合灌注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
- 目的:观察卡铂与顺铂联合灌注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38例确诊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 19例。卡铂+顺铂组抽胸水后予卡铂150mg/m及顺铂30mg/m胸腔灌注化疗;顺铂组予顺铂60mg/m灌...
- 周涛刘基巍孙亮新
- 关键词:灌注治疗胸腔积液
- 文献传递
- 吉非替尼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无症状肺腺癌脑转移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单药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肺腺癌伴脑转移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组(Gefitinib组,20例)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R+TMZ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总生存期(OS)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Gefitinib组中位生存期(OS)15.5个月,R+TMZ组10.8个月(P<0.05)。Gefitinib组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R+TMZ组主要毒副反应是恶心、呕吐。Gefitinib组生活质量高于R+TMZ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均可用于肺腺癌伴脑转移的治疗,但吉非替尼组治疗肺腺癌伴脑转移的近期疗效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相当。吉非替尼中位生存期优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吉非替尼组毒副反应轻微、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李娈江昊周涛高亚杰董岩
- 关键词:肺腺癌脑转移癌替莫唑胺吉非替尼全脑放疗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核苷酸切除修复互补基因1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相关研究
- 2012年
- 目的建立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核苷酸切除修复互补基因1(ERCC1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并探讨该基因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化疗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其外周血标本进行ERCC1mRNA相对定量分析。患者分别接受4~6个周期的含铂类第三代方案的化疗(具体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或多西他赛+顺铂),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对患者化疗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进行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结果 60例患者外周血均检测到ERCC1mRNA的表达。化疗总有效率(PR/PR+SD+PD)30.0%(18/60),总疾病控制率(PR+SD/PR+SD+PD)86.7%(52/60)。有效(PR)患者的ERCC1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1.790)与无效(SD+PD)患者的ERCC1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2.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6,P<0.05)。疗效为PR,SD,PD患者的ERCC1mRNA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位值分别为1.790,2.883,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319,P<0.05)。ERCC1mRNA表达水平低于中位值患者("低"表达)的有效率(53.3%)与高于中位值患者("高"表达)的有效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临床分期、组织细胞病理学分型等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①外周血细胞ERCC1mRNA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具有显著负相关。②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成功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ERCC1mRNA表达水平,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工作,指导临床化疗。
- 张蕾刘素勤王全懂周涛
- 关键词:血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