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春文

作品数:28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膀胱
  • 11篇肿瘤
  • 10篇细胞
  • 6篇前列腺
  • 6篇膀胱肿瘤
  • 5篇移行细胞
  • 5篇移行细胞癌
  • 5篇细胞癌
  • 5篇膀胱癌
  • 5篇膀胱移行细胞
  • 5篇膀胱移行细胞...
  • 4篇肿瘤标记
  • 4篇免疫
  • 3篇血清
  • 3篇前列腺癌
  • 3篇前列腺炎
  • 3篇腺癌
  • 3篇腺炎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第二...
  • 10篇山东大学
  • 10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25篇周春文
  • 8篇马庆铮
  • 8篇张怀强
  • 8篇王绍勇
  • 7篇马天加
  • 5篇顾润国
  • 4篇徐祗顺
  • 3篇傅强
  • 3篇萧畔
  • 2篇俎树禄
  • 2篇刘玉强
  • 2篇宋鸿彬
  • 1篇甄洪涛
  • 1篇许纯孝
  • 1篇孟彦
  • 1篇葛南
  • 1篇陈鹏
  • 1篇杨明山
  • 1篇刘海南
  • 1篇于海文

传媒

  • 5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山东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成分与血清PSA含量的关系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卵磷脂小体及白细胞 (WBC)含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之间的关系 ,以及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血清PSA浓度的影响。 方法 :ELISA法测定 6 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及 2 2例正常人的血清PSA含量。分析EPS中卵磷脂小体及WBC含量与血清PSA升高的相关性 ,并比较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平均血清PSA间的差异。 结果 :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含量为 (1.79± 0 .6 8)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0 .6 3± 0 .2 9) μg/L (P <0 .0 0 1)。EPS镜检白细胞含量低的 (+~ ++)与含量高的 (+++~ ++++)两组患者的血清PS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卵磷脂小体含量低的 (-~ ++) 35例与含量高的 (+++~ ++++) 2 7例患者的血清PS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炎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前列腺炎可以导致血清PSA升高 ,这种升高与EPS中WBC的含量呈正相关 ,与卵磷脂小体的含量无关 ,与前列腺炎类型 (细菌性或非细菌性 )无关。
顾润国周春文马庆铮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按摩液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的1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上尿路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11例膀胱癌患者手术时间为350-490min,平均420.4min。术中出血量为300-700ml,平均410.2ml。11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白天完全能控制排尿,白天尿失禁者1例;夜间轻度尿失禁者3例,排尿困难2例。尿流率为(11.5±2.0)ml/s,膀胱初始感觉充盈压为(29.3±3.0)cm H2O,最大充盈压为(36.0±4.1)cm H2O,膀胱初始感觉和最大充盈压其相应储尿囊容量分别为(162.4±23.5)ml和(410.0±36.2)ml,后尿道闭合压力为(49.1±3.0)cmH20。残余尿量0-35ml,平均残余尿量20.2ml。功能性尿道长度3.2-4.2cm,平均功能性尿道长度3.7cm。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安全可行,回肠新膀胱具有储尿囊内压低、容量大、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王绍勇周春文陈鹏舒博刘玉强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尿动力学尿流改道术
腹部闭合性复合伤合并肾损伤86例被引量:1
2005年
顾润国于海文周春文马庆铮
关键词:腹部损伤
老年男性原位膀胱重建术患者尿动力学功能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尿动力学方法评估回盲结肠膀胱原位重建术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回盲肠及部分升结肠作储尿囊,以阑尾根部与后尿道吻合原位排尿的方法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2例,应用尿动力学方法对其近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12例中11例患者能达到完全控尿,1例有尿失禁,3例有夜间尿失禁。多数患者能达到控尿目的。术后3个月内白天排尿次数8~10次,夜间3~5次;6个月后白天平均4~6次,夜间0~2次。每次量约l50~350ml。术后6个月~1年分别随访12例患者。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平均尿流率10.5ml/s,平均膀胱初始感觉压力27cmH2O(1cmH2O=0.098kPa),最大充盈压35cmH2O,其储尿囊容量分别为152ml、420ml。后尿道闭合压力为52cmH2O,残余尿量0~65ml。结论正位膀胱重建术具有储尿囊内压低、容量大、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王绍勇宋鸿彬周春文林海群
关键词:尿流改道术尿动力学
不同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效果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小剂量(40mg)卡介苗(BCG)膀胱灌注与常规剂量(120mg)膀胱灌注比较,评价其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均分为三组。1组:常规剂量灌注组(BCG120mg);2组:半剂量灌注组(BCG60mg);3组:小剂量灌注组(BCG40mg)。术后1周开始BCG+生理盐水5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6次后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行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活检等随访监测,比较各组间膀胱癌的复发率及灌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1、2、3组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2%、14.3%、18.0%,2,3组分别与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vs1^2=0.02,P〉0.05;(X3m1^2=0.13,P〉0.05)。1,2、3组膀胱灌注卡介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0%、6%,3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组(X^2=4.07,P〈0.05)。结论小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等同于常规剂量,而灌注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张怀强周春文马天加王绍勇葛南
关键词:卡介苗膀胱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对人膀胱癌体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新型细胞凋亡药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ligand,TRAIL)对人膀胱癌细胞株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人膀胱癌细胞株 T2...
王绍勇张怀强周春文宋鸿彬孟彦许纯孝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人膀胱癌TRAIL体外作用
文献传递
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对血清tPSA及fPSA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型PSA(fP SA)以及fPSA/tPSA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比分析53例有临床症状、41例无临床症状的前列腺炎患者及22例非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清tPSA、fPSA浓度以及fPSA/tPSA比值间的差异,并对比39例有症状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tPSA、fPSA以及fPSA/tPSA比值的变化。结果:有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患者间tPSA、fPSA以及fPSA/tP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症状患者治疗后tPSA、fPSA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均可导致血清tPSA、fPSA升高,在以其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和筛选的指标时,应该考虑前列腺炎所造成的干扰;血清tPSA、fPSA可以作为前列腺炎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一项辅助指标。
顾润国周春文马庆铮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特异抗原
工作经验与预检分诊的准确性
急诊病人多、环境嘈杂一直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长期存在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中有一方面是接诊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急症的病人,面对混杂的患者群体,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靠分诊护士分诊把关.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护士能...
周春文
关键词:护士
文献传递
膀胱部分切除加髂内动脉化疗治疗老年人浸润性膀胱癌远期随访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在老年人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保留膀胱,同时髂内动脉置化疗泵,术后定期注射化疗药物顺铂(PDD)50 mg及氨甲喋呤(MTX)40 mg,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1个月1次至1年,每3个月1次至3年。结果52例获得6~60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无复发者36例,有效率69.2%。术后1、2、3、4、5年内分别有4、3、3、2、1例发生局部复发,3例于术后2、3、4年远处转移而死亡。化疗副作用较静脉用药及膀胱腔内灌注明显减轻。结论动脉化疗可以作为老年人浸润性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且能保留膀胱功能。
张怀强王绍勇周春文
多西紫杉醇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多西紫杉醇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前后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胶内差异凝胶电泳对PC3细胞凋亡前后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分离并筛选鉴定相关差异蛋白。结果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 nmol/L。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表达差异较为明显的18个蛋白质位点,其中8个蛋白表达上调,10个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本研究发现的部分差异蛋白可能参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对紫杉醇类药物的耐药作用。
萧畔张怀强崔亚洲赵升田马天加周春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紫杉醇蛋白质组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