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关节
  • 2篇关节紊乱
  • 2篇X线
  • 1篇单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形态学
  • 1篇选择性动脉
  • 1篇选择性动脉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造影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治疗
  • 1篇前移位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吴好宗
  • 2篇孟庆江
  • 1篇史庆辉
  • 1篇王艳清
  • 1篇林珠
  • 1篇史无例
  • 1篇李光平
  • 1篇姚秀芳
  • 1篇颜朝云
  • 1篇王美青
  • 1篇张新海

传媒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反瞰髁状突头部100侧形态的X线分析
2004年
目的 :建立国人反瞰髁状突头部形态类型数据。方法 :使用颅底位X线片 ,对反瞰髁状突头部形态分型。结果 :男 3 3例 65侧 ,女 18例 3 5侧 ,共 51例 10 0侧反瞰髁状突头部形态分出A、B、C、D、E、F 6个型 ,E .E1、E .E2、F .F1、F .F2 4个亚型。其中 :A型最多 ,占 41.0 %。F .F1亚型最少 ,占 1.0 %。各类型所占的百分数左与右侧接近。 2 6例双侧类型同型 ,占总例数的 51.0 %。 2 3例双侧不同型中 ,男性占 3 9.1% ,女性占 60 .9%。结论 :反瞰方法是较为实用方法 ,可将颗状突形态分为 6型
吴好宗孟庆江
关键词:形态学X线检查影像学诊断
TMJDS单侧症状患者的双侧TMJ磁共振成像的表现
1994年
为了探讨TMJDS单侧症状患者两侧关节盘前移位之间的关系,对211例TMJDS单侧症状患者的双侧TMJ进行了MRI扫描分析。结果:症状侧和非症状侧的盘前移位率,分别为71.4%和52.7%;症状侧盘位正常和症状侧盘前移位的非症状侧盘前移位率,分别为20.3%和65.7%;症状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非症状侧盘前移正常率为76.5%。经统计学处理表明:TMJDS单侧症状患者的非症状侧盘前移位率颇高,并随着症状侧盘前移位的发展而加重.
吴好宗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盘前移位NMR
选择性动脉造影灌注和栓塞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被引量:4
1997年
对20例口腔颌面部疾病行股动脉插管作选择性超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对2例颈动脉损伤和3例了解基底动脉环交通情况的患者均明确了诊断,对5例蔓状血管瘤进行了栓塞治疗,10例有颈胸部转移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动脉灌注化疗,效果良好。对造影方法和治疗方法的选择,造影和栓塞的并发症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艳清史无例李光平史庆辉吴好宗孟庆江
关键词:血管造影口腔颌面部疾病栓塞治疗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X线骨质改变观察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骨质改变特征及意义。方法 :拍摄 792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 (男 330例 ,女 46 2例 )的双侧颞颌关节X线片。其中拍摄薛氏位片者 2 10例 42 0侧 ,拍侧位体层X线片者 2 2 3例 44 6侧 ;薛氏位片和侧位体层X线片均拍摄者 35 9例 718侧。X线诊断结果由门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得出。结果 :①骨质改变检出率 :1138侧薛氏位片显示髁突 (该片颞骨关节面观察不满意 )有骨质改变者 2 88侧。116 4侧侧位体层摄影片显示髁突骨质改变者 82侧 ,颞骨关节面骨质改变者 74侧。②骨质改变类型 :髁突的吸收性改变与增生性改变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 ,颞骨关节面的骨质改变以增生性为主。③髁突前斜面、关节结节顶、关节结节后斜面为骨质改变的好发部位。结论 :颞颌关节X线片骨质改变特征可能与牙尖交错位附近力学变化特征及各部位随功能需要发生改建的特性有关 ;两种投照方法的选择 ,尚待进一步研究。
张新海王美青林珠吴好宗姚秀芳颜朝云
关键词: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X线片骨质改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