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孝勇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转归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健康相关行为改变因素在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转归过程中的作用,为慢性病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慢性病高风险人群489名,通过个性化健康指导引导其行为改变,追踪其1年后转归情况,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进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行为改变因素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转归的影响。结果:处理组与对照组共312人完成了倾向评分匹配,匹配后,各变量标准化差异变小,1∶1匹配组的分布近似,各变量达到均衡,匹配效果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转归的10个行为改变因素中,饮酒行为改变、食盐摄入量改变、身体活动量改变、静态行为持续时间改变、睡眠时间改变5个行为改变因素被纳入到回归方程模型中(P<0.05),主动戒酒或保持不饮酒状态、食盐摄入量减少、身体活动量增加、静态行为持续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增加均可降低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向患者转归的程度。结论:通过纠正饮酒、身体活动量、嗜盐、静态行为时间等健康相关行为,可有效促进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向正常人转归。
- 古孝勇姜方平王宏宇徐璐何佳佳
- 关键词:健康相关行为
- 镇江市2011年医疗卫生机构控烟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镇江市医疗卫生系统"无烟单位"创建过程中实施控烟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确定在7家二级以上医院开展调查,在控烟干预前后,通过无烟环境观察、医务人员调查以及就诊者拦截调查的方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有控烟宣传资料发放的单位比例从85.7%上升到了100.0%,重点区域内都张贴禁烟标识的比例达到100.0%,室外吸烟区设置率达从85.7%上升到了100.0%。就诊者在医院见到禁烟标志、控烟宣传、有人主动宣传禁烟知识以及看到有人劝阻吸烟的比例均有所上升,闻到烟味的比例有所下降。干预后,医务人员吸烟率下降、戒烟率上升,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的比例有所提高。认为单位禁烟规定执行情况良好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6.8%上升为干预后的71.0%,支持室内全部禁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84.5%上升到干预后的94.5%。结论医院内控烟宣传氛围浓厚,"无烟医院"创建效果明显。然而,室内仍存在吸烟现象,应坚持长效管理,巩固无烟单位创建成果。
- 王宏宇姜方平覃玉古孝勇
- 关键词:控烟干预吸烟率戒烟率
- 镇江市户籍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描述并分析镇江市2009—2016年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全市恶性肿瘤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镇江市2009—2016年户籍居民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计算5种主要恶性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支气管/气管/肺癌、结直肠癌)粗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构成),进而计算各癌种死亡率的变化百分比(PC);采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分癌种进行线性模型估计,进而得出5种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由PC计算可知,8年间镇江市男性与女性5种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而由时间趋势进一步分析可知,男性肺癌、结直肠与肛门癌、胃癌死亡率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AAPC分别为20.41%、19.66%、18.65%;女性肺癌、肝癌、结直肠与肛门癌的死亡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AAPC分别为18.77%、17.16%、17.22%;而女性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为-5.66%,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江市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流行形势仍不容乐观,且肺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日渐严重。
- 古孝勇姜方平缪春华王宏宇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2010-2012年镇江市京口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综合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镇江市京口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部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0-2012年京口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850例,其中重症2例,死亡1例,平均发病率为74.86/10万。主城区发病率高于城郊,男性高于女性,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期,≤5岁儿童占92.71%。病原以EV71和CoxA16血清型为主,流行高峰与次高峰病原分布稍有不同。结论京口区手足口病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性,应加强幼托机构和小学的疫情监测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防止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 李爱华张建敏古孝勇宋薇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 基于2011—2017年镇江市慢性病监测数据的年龄别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背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尿病相关指标流行率,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和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不足,且关于不同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基于2011—2017年镇江市慢性病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IFG情况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方法本研究实施时间为2011年6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镇江市历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该监测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分析不同年龄段居民IFG率、标化IFG率时间变化趋势及IFG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9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0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3%;共130名居民被置换,置换率为0.46%;2011—2017年分别抽取到3953、3482、4259、4270、4203、4039、4202名居民。2011—2017年45~59岁男性居民IFG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6.92,95%CI(-12.50,-1.00),P<0.05];2014—2017年≥60岁男性居民IFG率亦呈下降趋势[APC=-15.71,95%CI(-26.50,-3.30),P<0.05]。2011—2017年所有居民总体标化IFG率呈下降趋势[APC=-3.18,95%CI(-5.90,-0.40),P<0.05],男性居民总体标化IFG率亦呈下降趋势[APC=-5.26,95%CI(-9.50,-0.80),P<0.05];2014—2017年≥60岁男性居民标化IFG率呈下降趋势[APC=-16.23,95%CI(-28.20,-2.30),P<0.05]。2011—2017年所有居民吸烟、被动吸烟、蔬菜摄入频次≥4 d/周流行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早餐摄入频次≥5 d/周、水果摄入频次≥4 d/周、睡眠质量好及很好、近1年内体质量基本不变、超重、血压<130/85 mm Hg流行率呈上升趋势(P<0.05),静态行为时间<4 h/d、肥胖、中心性肥胖流行率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年龄段居民IFG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结论2011—2017年镇江市居民IFG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均得到了一定控
- 古孝勇姜方平王宏宇徐璐何佳佳
- 关键词:血糖空腹血糖受损年龄组
- 包头市区妇女产褥期营养与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包头市区妇女对产褥期营养知识与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包头市区862例分娩后8个月之内的产妇,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妇女对产褥期牛奶补钙最佳、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的理想来源以及肝脏瘦肉含铁丰富这几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高,知晓率分别为94.7%、93.9%、90.7%和82.9%,其他几项营养知识则在60%~75%之间。对于母乳喂养的限制、母乳喂养的婴儿的抗病优势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7.0%和70.3%。结论:包头市区妇女对产褥期的营养与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还需提高。
- 薛玉红刘洪元韩文林马德淑王英韦丽琴白荣古孝勇
- 关键词:妇女产褥期
- 应用超额死亡法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居民死亡情况的变化趋势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镇江市户籍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布变化情况,探讨此期间相关防控措施的实施及生活方式改变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6日—3月27日为镇江市新冠疫情防控一级、二级卫生应急响应期,选取2018—2020年同期镇江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应用超额死亡理论中的事例分析法,对新冠疫情防控卫生应急响应期内超额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冠疫情防控卫生应急响应期间,镇江市户籍居民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0.91,95%CI:0.87~0.95),超额死亡情况主要体现在男性(RR=0.86,95%CI:0.81~0.92)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RR=0.91,95%CI:0.87~0.96)人群。分病种超额死亡情况分析显示,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0.88,95%CI:0.82~0.95),超额死亡情况主要体现在45~64岁(RR=0.72,95%CI:0.53~0.98)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RR=0.85,95%CI:0.76~0.96)人群;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0.52,95%CI:0.36~0.74)、(RR=0.58,95%CI:0.49~0.68),超额死亡情况主要体现在65岁及以上年龄组(RR=0.53,95%CI:0.36~0.77)、(RR=0.57,95%CI:0.49~0.68);男性45~65岁年龄组伤害的死亡人数显著低于对照期水平(RR=0.56,95%CI:0.35~0.88);女性45~65岁年龄组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显著高于对照期水平(RR=1.40,95%CI:1.05~1.86)。不同特征人群超额死亡情况对比分析显示,男性的超额死亡情况显著低于女性(RRR=1.13,95%CI:1.04~1.22),与恶性肿瘤超额死亡情况相比,心脑血管疾病(RRR=1.19,95%CI:1.09~1.30)、急性呼吸系统疾病(RRR=2.04,95%CI:1.67~2.40)、慢性呼吸系统疾病(RRR=1.82,95%CI:1.65~2.00)的超额死亡情况显著降低。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相关防护措施及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间接影响。
- 古孝勇仝海员徐承平姜方平俞浩王宏宇
- 2013—2019年镇江市丹徒区居民死因定量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镇江市丹徒区居民死亡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早死概率、死亡率差别分解等定性定量指标,对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9年丹徒区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802.56/10万,呈上升趋势(APC=1.59%,t=2.67,P=0.044),标化死亡率为426.56/10万,呈下降趋势(APC=5.24%,t=4.06,P=0.010)。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占35.51%)、循环系统疾病(占34.22%)、呼吸系统疾病(占9.32%)、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占6.16%)和损伤中毒(占6.13%)。期望寿命由2013年77.61岁上升至2019年81.72岁。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慢阻肺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糖尿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P<0.05)。死亡率差别分解显示,促进该四类重大慢性病死亡率的升高的人口因素大于阻碍死亡率的升高的非人口因素。四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P<0.05),预测丹徒区居民2030年四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为4.70%,能够达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8.97%的目标值。结论人口老龄化是丹徒区居民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四类重大慢性病对丹徒区居民期望寿命、早死概率影响较大,需重点防控。
- 韩晔神学慧李志伟古孝勇仝海员
- 关键词:死亡率
- 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年自然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获得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年自然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招募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追踪其1年后自然转归情况,通过因子分析和单因素卡方检验进行变量筛选,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探讨影响其自然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年后自然转归为正常人、慢性病患者分别为68人(12.10%)、188人(33.4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压值、日均千步活动当量、空腹血糖等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纳入方程模型。无被动吸烟、专业技术人员、初中学历、高中及中专学历(OR值分别为2.11、6.84、5.59、4.48)促进其向正常人转归。高血压值、中心性肥胖、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每月测血压(OR值分别为2.24、2.06、4.73、16.27)是其转归为慢性病患者的高危因素,而通过运动降低血糖、每月测体重(OR值分别为1.56、13.70)是其转归为慢性病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应受到足够重视,相关危险因素要有针对性进行控制。
- 古孝勇姜方平王宏宇徐璐
- 关键词:自然转归LOGISTIC回归
- 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对老年人吸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态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与否对其吸烟相关知识及态度的影响,比较患者与非患者之间吸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待吸烟相关问题态度的差异。方法采用2013年镇江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将调查样本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将研究对象分为患病组及对照组。其中患病组为只患有高血压(379例)或只患有糖尿病(163例)的调查对象,对照组为高血压与糖尿病均不患病(337例)的调查对象。采用卡方检验,分别比较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组与对照组吸烟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对待吸烟相关问题的态度差异。结果 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组、糖尿病患者组、对照组吸烟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8.07%、75.46%、64.09%,吸烟相关知识知晓率在高血压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29),糖尿病患者吸烟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P=0.01);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对待吸烟相关观点态度上,高血压患者组在公共场所应该禁止吸烟、政府应该加大控烟力度两项问题上,持正确态度比例(分别为82.85%、80.21%)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2.28%、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对待吸烟相关观点的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行为作为高血压及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相关知识应广泛在人群尤其是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普及,以纠正老年人对待吸烟相关观点的态度。
- 古孝勇李爱华缪春华王宏宇
- 关键词: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