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京文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ko-1电子肺功能仪和传统肺功能仪在气道监测中的比较
- 2013年
- 对于存在气道阻塞的患者,尤其是变化性大的哮喘患者,国际卫生组织强烈推荐长期监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是评价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上测定PEF的峰流速仪早已普遍被采用,但肺功能的其他指标,尤其是FEV11仍然难以获取。Piko-1是第1个可以同时提供FEV1和PEF个人数据的电子设备,但其临床检测的准确性有待评估。本研究通过选取存在气道阻塞的患者,同时予以Piko-1和传统肺功能仪进行测定,并对两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
- 李梅卞京文耿艳鸣
- 关键词:哮喘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呼吸功能试验
- 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12年
- 目的通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泡蛋白沉着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活动后气急和咳嗽是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主要症状,体征较少,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化,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确诊需病理检查。全肺灌洗为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标准方案。结论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一罕见疾病,易误诊及漏诊,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是提高诊断的关键。
- 卞京文陆康生顾学文朱慕云李梅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着症全肺灌洗
- 肺癌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vwF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浆vWF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增高,这种增高与肺癌患者转移与预后是否相关有待于进行一步的临床研究。
- 姜正华朱慕云桑慧颖许文景卞京文葛辉
- 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水平的观察
- 2001年
- 卞京文王晓玲
- 关键词:Γ-干扰素胸腔积液结核
-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并复习文献。结果灌洗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胸部CT均有明显改善。结论PAP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咳嗽。HR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梅卞京文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全肺灌洗治疗
- 肺淋巴管肌瘤病2例报告
- 2001年
- 卞京文蔡映云
- 关键词:肺淋巴管肌瘤病病例报告病因
- 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预后及血小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与预后及血小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清VEGF分别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患者全血血小板(PLT)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肺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38,P<0.01),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血小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26,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血清VEGF是评估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PLT水平密切相关,血小板在肿瘤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黄谦姜正华朱慕云桑慧颖卞京文李昌喜
- 关键词:肺癌血小板预后
- SCC-Ag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90例确诊的肺癌患者及30例肺良性疾病对照组患者血清中SCC-Ag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该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SCC-Ag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对照组(P<0.05);临床分期越晚,SCC-Ag水平越高,Ⅳ期患者血清中SCC-Ag水平与Ⅰ、Ⅱ、Ⅲ期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中SCC-Ag阳性率以鳞癌最高为68.5%。结论SCC-Ag可作为肺癌诊断、分型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 卞京文黄谦郭媛杜红梅汤艳
- 关键词:肺癌
- 肺癌患者凝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PT、APTT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中除PT值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2,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抗凝治疗对改善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
- 姜正华朱慕云桑慧颖吕元文丁平卞京文
- 关键词:肺癌凝血指标生存期
- 胸部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为了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方法笔者总结了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2月经螺旋CT肺血管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人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均见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直接征象及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肺纹理稀疏和肺斑片状模糊影等间接征象。结论对比其它检查方法,说明螺旋CT肺血管造影具有无创安全、快速、敏感性高、价格较低,同时还可以诊断胸部其它疾病,有望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 卞京文施斌斌杜红梅汤艳黄谦
- 关键词:CT肺血管造影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