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双树复小波二元统计模型的图像去噪方法被引量:6
- 2009年
-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图像去噪,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二元统计模型的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先用带参数的二元广义高斯分布(GGD)来模拟原图双树复小波系数的统计分布;然后结合最大似然估计(MLE)得到优化的参数估计;最后在此先验分布的基础上,运用最大后验概率(MAP)来估计从噪声图的小波系数中恢复原图的系数,从而达到去噪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新方法不仅可以干净地去除图像的噪声,还可以有效地保留图像细节,取得了良好的去噪效果,尤其是去噪图像的视觉效果要明显优于目前的很多算法。
- 刘薇徐凌杨光
- 关键词:图像去噪小波变换
- 熟语性与熟语形成的研究
- 熟语是人类语言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对熟语进行考察可部分揭示语言的奥秘。本文尝试从熟语性的视角考察熟语的形成。我们认为,从这一视角研究熟语能够更好地概括熟语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凝聚程度不同的熟语单位,全面、动态地揭示熟语的形成过...
- 刘薇
- 关键词:熟语流行语互文性
- 文献传递
- 钇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 氧化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陶瓷材料,在氧传感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提高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各项性能对氧传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纯的氧化锆几乎不导电,因此通常选择氧化钇作为稳定剂进行掺杂改性,不同的氧化钇含量得到的样...
- 刘薇
- 关键词:汽车氧传感器固体电解质电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γ-聚谷氨酸降解过程的核磁共振研究
- 因为具有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潜在价值,基因治疗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PGA)是由谷氨酸经肽键结合形成的大分子多肽,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较强亲...
- 彭敏刘薇陈群杨光E.W Hansen
-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降解过程Γ-聚谷氨酸核磁共振
- 文献传递
-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立足于帮助学生突破写作难点,并努力促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编写写作内容的时候,显著突出“系统”的思路。这样的教材编写思路通常被称之为“写作系统”。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和水平。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质量。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写作系统的作用,既需要从课程的角度对写作系统的价值尤其是实践价值进行梳理,同时又需要在日常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相应的案例,以让自己的教学有更突出的抓手。下面就以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相关的写作设计,谈谈笔者对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以及思考。
- 刘薇
-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一线教师写作内容教学实践研究写作技能
- 弥散张量成像在儿童多动症及遗尿症中的应用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因其高流行率,高共患性,高危害性等特点而成为儿童期心理行为障碍的防范之首。当前国内外对ADHD脑功能的研究样本较少,结果无法统一。我们在采用大样本和一些较新颖的后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弥散张...
- 雷都杜小霞马骏刘薇沈国华李鲠颖
-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弥散张量成像
- 用于核磁图像处理的去噪和增强综合算法
- 在以往的实验中,对图像的增强和去噪由于针对不同的处理要求,往往是分别进行的。图像增强算法的目的是增强图像中细节的对比,对带噪图像的增强往往会放大噪声,反而影响图像质量;而图像去噪算法在削弱噪声的同时,也削弱了图像的细节和...
- 徐凌刘薇杨光
- 关键词:图像处理去噪算法
- 文献传递
- 提升初中语文写作表达能力的方法被引量:10
- 2023年
- 本文对统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作文写作“表达要得体”这一课题进行了实践探讨。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现状,阐述了作文写作表达得体的含义及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提升初中生作文写作表达得体的有效方法。
- 刘薇
- 关键词:初中语文得体性
- 提升中班幼儿的哲学思维能力:课程开发与实践方案研究
- 近年来儿童哲学启蒙教育开始受到关注,人们逐渐了解到儿童也有哲学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哲学是其他一切课程的母体或核心。幼儿学习哲学可以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增进他们的推理能力,合理地进行思考,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合理地评...
- 刘薇
- 关键词:中班幼儿儿童哲学哲学思维课程开发
- 重论雅俗:晚明南教坊的曲唱变化及曲史内涵
- 2019年
- 南教坊自成立以来,在武宗时才以“时曲”的方式迎来弦索官腔的繁盛,但至嘉隆之际,南教坊承应的官方M索则整体衰败。万历以后南教坊乐人曲唱,从声腔上看则以新声昆腔为风尚,但M索官腔亦未尽绝;从表演形式上看则南北曲的曲唱,以及各种不同演出技艺都混杂相处,同时敷衍戏剧也渐被名妓接受。这些曲唱变化与明中后期曲学发展、乐制变化皆有紧密联系,它们既是对M索官腔渐趋衰败后,曲坛热忍重论“南与北”即“俗与雅”的反映,又是对晚明乐籍制度崩溃情境下,士大夫群体借助南教坊的乐人实践曲乐观点的记录,影响十分深远。
- 刘薇
- 关键词: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