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作品数:15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市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历史地理 文化科学 更多>>
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儿童虐待影响因素及心理影响调查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儿童虐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9年级的中小学生3 936人。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填写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儿童受虐筛查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虐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儿童虐待与儿童社交焦虑及自尊的相关分析,以明确儿童虐待与社交焦虑及自尊之间的联系强度。结果结果表明,壮族地区儿童虐待受到中小学、性别、民族、社交焦虑及自尊等5个因素的影响,除中小学、性别和自尊的OR值小于1外,其余因素OR值均大于1。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总分与儿童虐待显著相关(r=0.201,P〈0.01);自尊量表总分与儿童虐待呈显著负相关(r=-0.135,P〈0.05)。结论中小学、性别、民族、社交焦虑及自尊为儿童虐待的影响因素。其中,中学相对于小学是儿童虐待的保护因素;女童相对于男童是保护因素;汉族相对于壮族是儿童虐待的危险因素。社交焦虑与儿童虐待呈正相关,自尊程度与儿童虐待成负相关。 刘萍 李春灵 张蕴敏 蔡秋玲关键词:儿童虐待 自尊 广西壮族地区10~16岁学生儿童虐待及心理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掌握壮族地区10~16岁学生的儿童虐待流行状况及心理卫生状况,为探讨儿童虐待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制定适合民族文化背景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采用自编... 刘萍关键词:心理卫生 中小学教育 儿童虐待 文献传递 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初步了解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对儿童进行肥胖风险评估,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方法:借助苏州市托幼保健管理信息平台中儿童的体检信息,从中随机抽取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共223名,采集其... 刘萍 王羽 邱金丽 褚兰玲 康学军 叶侃 李晨 陈敏 宋媛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肥胖症 致病因素 健康教育 临床干预 广西壮族地区10~16岁学生儿童虐待状况的研究 方法 1.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采用自编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获取学生基本情况及家庭基本情况.2.壮族地区中小学生儿童虐待的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经济发展分别处于好、中、差水平的壮族聚居县各1个,每县随机抽取县... 刘萍 李春灵 张蕴敏苏州地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佝偻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Bsm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苏州地区佝偻病患儿62名和健康婴幼儿73名,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法对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Bsm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苏州地区婴幼儿VDR基因FokI位点不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其中TT基因型个体佝偻病发生的危险度升高(OR=4.323,95%CI:1.088~17.17,P=0.038);TT基因型个体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分别低于携带CT和CC基因型个体(P<0.05);BsmI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佝偻病的易感性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佝偻病发生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叶侃 宋媛 孔锐 周琴 孟玉梅 刘萍关键词:佝偻病 维生素D受体基因 BSMI 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掌握壮族地区10~16岁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为制定适合民族文化背景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获取学生基本情况及家庭基本情况.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先选取经济发展分别处于好、中、... 刘萍 张蕴敏 李春灵锌在婴幼儿期的重要地位 被引量:2 2011年 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机体内数百种酶活性直接相关,在维持生物膜正常结构与功能、参与核酸及蛋白质代谢硬影响基因表达、参与酶的构成和激活、参与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参与免疫功能构建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生长状况、认知发展和免疫功能是婴幼儿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综述锌营养的评价指标、国内外锌缺乏的现状、锌缺乏对婴幼儿的危害以及锌补充试验的结果等方面,以期合理认识其在婴幼儿保健的重要地位。 刘萍 张蕴敏关键词:锌 婴幼儿 苏州市托幼机构保健人员专业技能现状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现状,探索提高保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策略。方法对苏州市所辖291所托幼机构中的345名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调查和考核。技能考核项的主要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冷敷和热敷,体温表的使用,视力表检查以及预防性消毒等项目。结果对苏州市345名保健人员培训前考核结果显示,208名通过考核,合格率为60.29%。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历的托幼机构保健人员考核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血压测量外,其余技能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体重合格率最高(97.1%)。血压测量合格率仅为78.3%。对不同单位性质分析结果显示,公办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合格率(70.77%)明显高于民办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合格率(46.67%)(P<0.05)。对不同专业分析结果显示,59.12%为非卫生专业人员,且卫生专业保健人员合格率(68.75%)明显高于非卫生专业保健人员合格率(54.23%)(P<0.05)。培训前后考核结果显示,合格率由60.3%升高到97.7%。结论苏州市托幼机构保健人员专业技能在不同考核项目间、人员专业间、工作单位性质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应该定期举行托幼机构保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刘萍 叶侃 李蓓荃 宋媛关键词:托幼机构 保健人员 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初步了解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方法借助苏州市托幼保健管理信息平台中儿童的体检信息,从中随机抽取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共223例,采集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应用TaqMan-MGB技术进行单核苷酸(SNP)多态性检测,包括瘦素(LEP)基因G132A位点、脂蛋白脂酶(LPL)基因Hind位点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基因Pro12A1a位点。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儿童及其父母的基本情况、身高体重、饮食行为习惯等信息。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父母的体重指数(BMI)明显大于正常组儿童父母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9、-3.977,均P<0.05)。LEP基因G132A位点、LPL基因Hind位点和PPARG基因Pro12A1a位点的基因分型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9.496、6.053,均P<0.05)。正常组的父母饮食行为习惯较肥胖组的健康,总评分及行为习惯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4.079,均P<0.05)。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组和肥胖组儿童在"是否与家长同桌共餐","是否运动"以及"进餐持续时间"这3种习惯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9、7.150、13.551,均P<0.05),在其他饮食行为习惯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2、0.012、0.303、0.570、0.000、0.000、3.572、0.450、0.028、1.140,均P>0.05)。结论 LEP基因G132A位点、LPL基因Hind位点和PPARG基因Pro12A1a位点为儿童肥胖症的风险基因,针对提高和改善儿童及其父母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是预防儿童肥胖症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刘萍 王羽 邱金丽 褚兰玲 康学军 叶侃 李晨 陈敏 宋媛关键词:儿童肥胖 遗传基因 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虐待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虐待(childabuse,CA)情况和分布特点,为开展儿童虐待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受虐筛查表(screening questionnaire of child abuse,SQCA),对广西壮族聚居县区7702名一~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虐待筛查报告率为31.3%,其中壮族聚居县为31.2%,壮族聚居区为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7,P=0.349);壮族聚居县儿童虐待报告率为县城(33.0%)高于乡村(29.3%)(P=0.002),壮族聚居区则为乡村(37.4%)高于城区(26.0%)(P=0.000);小学生儿童虐待报告率(37.6%)高于初中生(19.2%)(P=0.000);男生(32.8%)高于女生(29.6%)(P=0.036)。结论应通过对家长进行教育干预,减少儿童虐待的发生。 李春灵 蔡秋玲 刘萍 黄智碧 覃玉宁关键词:虐待 精神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