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作品数:45 被引量:178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锝标记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对兔早期股静脉血栓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锝标记抗D-二聚体单抗在早期股静脉血栓放射免疫显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8只,制成股静脉血栓模型。静脉注射[99mTc]标记的抗D-二聚体单抗4D30,进行活体γ显像。分别观察血栓部位和对侧相应部位的放射性分布,计算放射性比值。显像完毕后取血栓及周围肌肉组织,称重后测定单位质量的放射性计数及比值;取心、肝、脾、肺、肾及膀胱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股静脉血栓形成6h内,注入显像剂后10min,血栓开始显像,30min时血栓显像清晰。血栓/血液和血栓/周围肌肉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分别为252±026,520±065。各器官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99mTc]-4D30用于早期血栓性疾病的放射免疫显像有一定的可行性。 刘瑜 董小黎 宋爱丽 王珏 张顺英 何士大关键词:放射免疫检测 锝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60例因胸痛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慢血流但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患者为CSF组,另将60例同期行CAG未见明显狭窄且血流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cy、hs-CRP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CSF组Hcy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CTFC)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CSF患者Hcy呈较高水平,可能与CSF的发生机制相关。 梁海峰 杨明 刘瑜 韩凌 李晓红 辛筱茗 姚民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 同型半胱氨酸 高敏C反应蛋白 血管紧张素Ⅱ持续皮下灌泵诱导Apo E^(-/-)小鼠建立腹主动脉瘤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灌泵诱导Apo E-/-小鼠建立腹主动脉瘤模型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选取8-10周龄雄性Apo E-/-小鼠,通过植入式微量渗透释放泵皮下泵入AngⅡ(1000 ng/kg·min),持续泵入28天;对照组小鼠泵入生理盐水28天。取材后,测量小鼠腹主动脉直径,固定包埋做石蜡切片进行HE及弹力纤维染色,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腹主动脉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AngⅡ处理组小鼠成瘤率为80%,腹主动脉直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病理染色显示炎症细胞明显增多,弹力纤维断裂增多,胶原合成增多。小鼠腹主动脉α-SMA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OPN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通过AngⅡ连续灌注28天可以诱导Apo E-/-小鼠发生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向分泌型转化可能作为小鼠腹主动脉瘤发生的鉴定及治疗靶点之一。 田翠 李方达 聂皓 刘瑜 曾翔俊关键词:APO 腹主动脉瘤 表型转化 骨桥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病理学实验教学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教育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成为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的动因,在病理学实验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新理念方面:顺应科学发展的趋势,由单科教学向复合型教学模式转化;倡导多重思维方式,由单纯横... 刘瑜 刘国贞 宋爱利 孙明洁 董小黎关键词:病理学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医学教育 文献传递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A成像无创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及血栓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A成像检测兔主动脉易损斑块和预测血栓事件可行性。方法2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高脂饲料饲喂2周后球囊拉伤腹主动脉,继续间断高脂饲养14周后进行药物诱发实验,以期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在药物诱发实验前后分别行主动脉的PET/CTA成像,分段测量主动脉对FDG的摄取情况(SUV值),成像后处死动物获得主动脉段的大体病理和组织学资料。将PET/CTA成像所得数据与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中有8只兔死亡,存活的20只兔中有13只(65%)产生血栓,将有无血栓动脉段在诱发实验前的SUVmean及SUVmax值进行比较,结果未形成血栓动脉段显著低于有血栓形成动脉段(0.77±0.11比1.10±O.19,P=0.000)及(0.80±0.12比1.23±0.29,P=0.000);将诱发实验后的SUVmean及SUVmax值进行比较,结果未形成血栓动脉段亦显著低于有血栓形成动脉段(0.85±0.17比1.15±0.26,P=0.000)及(0.91±O.19比1.29±0.31,P=0.000)。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Vmean值对动脉段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10.857~0.939),P=0.000,截断值为0.882。结论^18F—FDPPET/CTA这一无创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易损斑块,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赵欣 赵全明 冯婷婷 李德鹏 刘瑜 李丽琴 张明多 庄须翠 赵学成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血管造影术 蒙古沙土鼠脑底Willis环变异类型的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沙土鼠脑底Willis环变异类型情况,分析其与脑缺血造模成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解剖镜下对脑底Willis环进行了观察和分类。结果:前交通支存在3种类型:完整、细弱和缺失,其比例分别是54.9%、14.8%和30.3%,后交通支也是完整、细弱和缺失3种类型,其比例分别是9.8%、76.2%和13.9%。综合考察,前、后交通支都完整的占5.7%,前、后交通支都缺失的占6.6%,前交通支完全而后交通支细弱的占41.8%,其余前交通支完整后交通支缺失、前交通支缺失后交通支细弱和前后交通支均细弱的情况共占45.9%。结论:沙土鼠Willis环前、后交通支存在多种变异,尤其是后交通支多数是存在的,但其管径细弱,处于无功能或功能极弱的情况。交通支功能差的沙土鼠适宜制备脑缺血模型。 杨慧 杜小燕 刘瑜 王珏 王钜 董小黎关键词:沙土鼠 WILLIS环 脑缺血 尿激酶热敏脂质体溶栓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热敏脂质体(UK-TsL)的体外热靶向溶栓能力。方法:32个血凝块随机分为对照组、游离尿激酶(FUK)组、UK-TsL组和尿激酶脂质体(UK-L)组。将血凝块置于附有加热装置的简易体外溶栓装置中,分别加入上述4组试剂,从输液开始对血凝块以42℃或37℃的温度加热,输液120min后测定血凝块的溶解率。结果:UK-TsL组血凝块溶解率达50.41%,与FUK组相近;与对照组及UK-L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UK-TsL在42℃时迅速释放尿激酶,具有较好的热靶向溶栓能力,能有效减少药物剂量。 钟萍萍 刘瑜 董小黎关键词:热敏脂质体 体外溶栓 尿激酶 溶栓作用 血栓性疾病 溶栓药物 病理学实验教学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2010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教育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成为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的动因,在病理学实验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新理念方面:顺应科学发展的趋势,由单科教学向复合型教学模式转化;倡导多重思维方式,由单纯横向教学内容分类向纵横交叉分类模式转化;及时反应学科进展和新生病种,由教学内容长期不变向及时反映新病种、新进展的模式转化。在教学方法方面:吸纳教育心理学成果,由单向传授向互动教学模式转化;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由单纯以镜片论镜片向温故知新的教学模式转化;应用现代传媒手段,由挂图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向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转化;提倡手脑并用,由注重病理诊断不懂实验技术向全能型人才培养转化。 刘瑜 刘国贞 宋爱利 孙明洁 董小黎关键词:病理学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尿激酶热敏脂质体的体内溶栓实验 2007年 目的观察以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和尿激酶(UK)为原料制备的UK热敏脂质体对兔颈总动脉血栓的溶栓效果。方法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UK热敏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输PBS液)、15万U/kg UK组、5万U/kg UK热敏脂质体组、7.5万U/kg UK热敏脂质体组,每组6只;FeCl3包裹兔颈总动脉,建立血栓模型;颈动脉压降至最低点时,分别给4组输入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动态变化;最后取各组血栓段血管和心、肝、脾、肺、肾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所制备的UK热敏脂质体包封率为65%,脂质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08-0.36μm;7.5万U/kg UK热敏脂质体组与15万U/kg UK组比较溶栓效果相似,但前者UK用量仅为后者的1/2,且各脏器均未见出血。结论UK热敏脂质体在溶栓治疗中有良好的靶向性,且出血副作用小。如能进一步优化,可为临床的溶栓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 刘瑜 刘国贞 宋爱利 胡文立 钟萍萍 董小黎关键词:颈动脉血栓形成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脂质体 血栓溶解疗法 病理学病例讨论库建设及教学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5 2016年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知识及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病例讨论库的建设及应用,以尽可能完善的资料形式,再现病理和临床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种接近真实临床实际的教学环境,对于建立病理-临床联系,促进临床思维的形成,均有着重要意义。在病例讨论过程中,以学生讨论为主,有助于强化"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思想。 宫丽平 刘玉婷 杨慧 刘瑜 宋丽娜 孙静 王稳 李良关键词:病理学 病例讨论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