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鄂 作品数:37 被引量:156 H指数:8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PCR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其病毒DNA,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3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226例,感染率为67.66%。226例幽门螺杆阳性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150±89)U/L和(38±28)(μmol/L),108例幽门螺杆阴性患者ALT和TBil分别为(82±26)U/L和(27±23)(μmol/L),幽门螺杆感染阳性患者ALT高于幽门螺杆感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57,P<0.05)。且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复制率要高于未感染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并发肝性脑病、血氨增高、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82.98%、68.11%、70.97%和69.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 范晶华 张渊智 高柳青 刘怀鄂 迟晓伟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幽门螺杆菌 并发症 从临床视角探讨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 自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先河至今,医疗保障体制的存在已有近一个纪元。虽然现行模式不同,但不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作为国家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确立下来。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样... 刘怀鄂 杨照青关键词:医疗保障体制 医务工作者 HIV/HBV合并感染者经含拉米夫定的HAART治疗后YMDD变异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HIV/HBV合并感染者接受含拉米夫定(3TC)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诱导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情况和变异影响因素,从而为合并感染者的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Singer法DNA直接测序法对64例HIV/HBV合并感者HBV YMDD序列进行检测.结果 20例HIV/HBV合并感染者血清标本中,检测出存在HBV YMDD变异8例,检出率40%,其中YIDD 2例(25%),YVDD 6例(75%),且均伴rt L180M位点变异.在YMDD变异株中发现其他几个高频变异位点:rt Y221F,rt T222A,rt V224I,rt N238H,rt I269L等.YI/VDD+L180M变异中有7例同时伴随Y221F+V224I+N238+I269L变异,检出率87.5%.在HIV/HBV合并感染者中,YMDD变异组的抗病毒治疗时间显著长于未变异组(P<0.05),而在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的途径和时间、抗病毒治疗前的肝功(ALT、AST)和免疫状态(CD4、CD8)、是否合并HCV感染、当前HBV-DNA含量以及最近1次随访的肝功和CD4、CD8细胞学计数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V/HBV合并感染者中,HBV YMDD的变异率发生较高,变异的类型较为复杂.YMDD变异随含3TC的HAART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动态监测YMDD变异情况,有助于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变异情况,以调整治疗方案.YMDD变异对疾病的影响尚不清楚,对于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肝功能变化,及时加强保肝治疗. 兰青 韦嘉 范晶华 游晶 刘怀鄂 周菊关键词:拉米夫定 YMDD变异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SOCS1/3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2021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患病人数众多,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大量各种细胞因子并参与了乙肝的发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蛋白家族是细胞因子信号的负调节因子,细胞因子诱导的SH2蛋白和SOCS1~78个成员均拥有可变长度和高度可变氨基酸序列的N-末端区域,中心的SH2结构域及C-末端同源区域即SOCS盒,通过与磷酸化Janus激酶结合,从而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最终调节细胞因子信号。SOCS1/3是SOCS家族中结构及功能相似的成员,参与了大部分细胞因子信号的调节,其功能失调可导致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发生。SOCS1/3水平异常可导致乙肝相关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疾病进展,对HBV更易感,导致乙肝慢性化;其也可通过影响干扰素水平进而影响抗HBV疗效。该文主要对SOCS1/3与CHB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综述。 张茹薏 刘怀鄂 彭玉娟(综述) 游晶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IL-17、Foxp3^+Treg和IL-17^+Foxp3^+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16年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regulatory T cell,Foxp3^+Treg)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分别与其他因子相互协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一种新型细胞即IL-17^+Foxp3^+T细胞在维持免疫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进一步研究IL-17、Foxp3^+Treg和IL-17^+Foxp3^+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可以为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近年来IL-17、Foxp3^+Treg和IL-17^+Foxp3^+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丁洁 游晶 刘怀鄂 靳智 许峰 贾冠华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 FOXP3^+调节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乙肝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联反应法(SSP-PCR)检测222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了解受检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并通过此法了解感染不同基因病毒与临床的关系。
[方法]从前S1基因到S基因... 刘怀鄂关键词:乙肝病毒 基因型 多聚酶链反应 基因亚型 文献传递 IL-17/IL-23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8年 IL-17/IL-23作为机体免疫调节因子,分别与其他细胞因子相互协同,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程度的作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后发展而来的一种免疫性疾病。随着近几年对CHB免疫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IL-17/IL-23信号通路在CHB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提出,以此为CHB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贾冠华 游晶 刘怀鄂 丁洁 靳智 许峰关键词:IL-17 IL-23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调节 JAK/STAT/SOCS信号通路对肝病中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2022年 Th17及Treg是CD4~+T细胞的2个亚群,在生理状态下,二者保持平衡,但在疾病状态下会发生Th17/Treg失衡。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了Th17/Treg平衡的维持,其中JAK/STAT/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信号(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通路特别是JAK/STAT/SOCS1及SOCS3对维持Th17/Treg平衡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在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中均存在Th17/Treg失衡,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而SOCS1及SOCS3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了Th17/Treg的失衡。该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JAK/STAT/SOCS信号通路对肝病中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张茹薏 刘怀鄂 游晶 彭玉娟关键词:非酒精性肝病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疗及预后评价的作用 被引量:4 2022年 未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有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准确地评价肝炎所处免疫状态及肝内炎症进展程度,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寻找可靠、有效的血清学指标对CHB诊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作用。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是一种无创的新型血清学指标,其不仅能反映肝内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的水平,还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CHB患者所处的免疫状态、评估肝组织病理状态、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疾病复发等,在指导CHB患者的治疗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爱丽 刘怀鄂 游晶 孙慧 王源关键词:抗病毒治疗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1,3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被引量:1 2020年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proteins,SOCS)是一种细胞因子通路抑制蛋白,在调节干扰素抗病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显示,SOCS1和SOCS3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es,HBV)感染之间密切相关,抑制或者刺激SOCS1和SOCS3的表达,可能通过调节干扰素的产生影响其抗病毒效果,也可能与其他细胞因子或转录调节因子共同作用影响HBV的致病性.该文主要讨论SOCS1和SOCS3在HBV感染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赵寅洲 游晶 刘怀鄂关键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SOCS1 SOCS3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