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云 作品数:26 被引量:11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安徽省三个城市儿童矮小症患病率分析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安徽省7~12岁小学生身高分布特点及矮小症患病率,为本地儿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安徽省3个地区(北部宿州市、中部合肥市、南部池州市)7~12岁小学生共计6 082名,测量身高,分析身高的年龄、性别、城乡分布特点,并以2005年中国9省市儿童体格调查数据为标准,分析矮小症患病率分布特点。结果安徽省7~12岁儿童除11岁女生身高明显高于男生,余各年龄段女生身高均落后于男生。合肥市12岁男生,11、12岁女生身高明显高于宿州市,9、11岁男生身高落后于宿州市,余同年龄段合肥市与宿州市男生间、女生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肥市、宿州市相同年龄男女生身高均高于池州市。安徽省7~12岁儿童矮小症总患病率为2.83%,城市男女生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2.32%、2.13%,乡村男女生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3.15%、3.72%。同年龄、同性别池州市儿童身高明显落后于另两市,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安徽省三地区尤其农村地区矮小症患病率仍较高,可为本地区儿童健康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及矮小症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陈显军 杨琍琦 刘德云 王倩 刘跃关键词:身高 矮小症 患病率 小学生 3p25.3p25.2染色体杂合缺失伴矮小及多发畸形1例遗传学特征与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分析3号染色体p25.3p25.2(3p25.3p25.2)片段缺失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3p25.3p25.2染色体片段缺失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 患儿,男,1岁4个月.宫内发育迟缓,重度矮小、全面生长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迟缓、特殊面容伴多发畸形(小头畸形、小下颌、长人中、低耳位、双侧耳前瘘管等)、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心脏病、隐睾、龟头裸露、肌张力低下、婴儿期喂养困难、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减低.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基因芯片分析示3p25.3p25.2区域存在一段3327 kb的杂合缺失,共39个基因缺失.结论 3p25.3p25.2区域3327 kb杂合缺失,致SETD5、VHL、FANCD2基因缺失导致该患儿临床表型. 赵晓峰 赵晓峰 毛国顺 刘德云 刘德云 王宁玲关键词:特殊面容 多发畸形 儿童青春期发育提前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春期发育提前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性别差异。方法于2021年10月在安徽省蚌埠市建立蚌埠禹会儿童发育队列,招募1162名(女童524名)1~3年级学生及其父母参与调查。采用父母问卷评估儿童社会心理暴露因素56个(包含重大生活事件、早期成长逆境、人际关系冲突、家庭经济状况和日常生活困扰5个维度)。在基线、第一次随访(2022年5月)、第二次随访(2022年10月)、第三次随访(2023年5月)和第四次随访(2023年10月)过程中开展青春期发育与体格检查,本研究的青春期发育状况为第4期随访检查数据,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评估儿童身高、体重、青春期发育状况等。最终纳入青春期发育数据有效的儿童1105名,其中女童510名(46.1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心理暴露因素与青春期发育提前的关联,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多元logistic回归、岭回归和贝叶斯4种模型探讨青春期发育提前的最终预测因素。结果男、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的检出率分别为13.60%和16.30%。女童中社会心理暴露组内绝对相关中位数(0.042~0.066)一般要高于社会心理暴露组间绝对相关中位数(0.031~0.059),男童中则没有类似结果。LASSO模型显示,搬家、由父母以外的人抚养、性虐待、同学冲突、家庭经济收入高和上学日电子产品接触多是女童青春发育提前的预测因素,其中搬家和家庭经济收入高在LASSO、多元logistic回归、岭回归和贝叶斯4种模型中均是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的预测因素。男童中仅短暂走失是青春期发育提前的预测因素。结论社会心理因素能够预测儿童青春期发育提前,且存在性别差异。 李莹 汪姗姗 余月 左敏 李晶 凌雪冰 陶芳标 刘德云 孙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分析 2025年 比较亮丙瑞林与曲普瑞林两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卵巢体积、骨龄及预测成人身高(predictive adult height,PAH)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CPP女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亮丙瑞林组(n=25)和曲普瑞林组(n=15),对两组患儿初诊时及治疗后6个月、1年、1.5年和2年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GnRHa治疗可降低LH和FSH水平,缩小卵巢体积,改善PAH,曲普瑞林在抑制LH和FSH水平及卵巢发育方面优于亮丙瑞林。结论 GnRHa治疗能够显著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活动,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曲普瑞林在抑制LH、FSH水平及卵巢发育方面的效果可能优于亮丙瑞林。 孙皖玉 刘德云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中枢性性早熟 亮丙瑞林 曲普瑞林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和性激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45 2020年 目的探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指标、维生素D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并研究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1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共51例;另一组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共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第二性征,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3(25⁃(OH)D3)、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LH峰值、FSH峰值等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LH峰值/FSH峰值,比较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在糖脂代谢、维生素D及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上述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中,BMI与LH、LH峰值/FSH峰值呈正相关(r=0.476、0.470,P<0.05),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r=-0.290,P<0.05)。IGF⁃1与LH、血脂、LH峰值、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BMI均呈正相关(r=0.553、0.355、0.351、0.459、0.531、0.330,P<0.05)。LH与胰岛素抵抗指数、BMI、IGF⁃1均呈正相关(r=0.320,0.476,0.553,P<0.05),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r值为-0.266,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LH、血脂、LH峰值/FSH峰值、IGF⁃1呈正相关(r=0.320、0.298、0.430、0.531,P<0.05)。51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中有39例女童维生素D水平不足,6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有46例女童维生素D不足。结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糖脂代谢水平可能受性激素水平影响,而缺乏维生素D,BMI增加是女童性发育提前的重要因素。 余月 刘德云 杨琍琦 孙莹 叶曙明关键词: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维生素D 糖脂代谢 促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刺激素 下丘脑综合征相关临床表现与早发性肥胖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在早发性肥胖患儿中,基因突变与下丘脑综合征相关临床表现是否存在统计学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到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诊断早发性肥胖患儿资料,在征求家长同意后,共有89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接受全外显子基因测序(WES)。根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将患儿进行分组,将两组中分别有贪食、代谢障碍、睡眠障碍、内分泌异常、神经精神障碍等临床表现的人数进行统计,探究两组之间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在30个个体中发现了致病变异。两组之间贪食及智力障碍的人数p值小于0.05,余临床表现p值均大于0.05。结论:早发性肥胖患儿中33.7%的患儿存在基因突变。其中,基因阳性组中,贪食及智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基因阴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was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 mutat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hypothalamic syndrome in children with early-onset obesity. Methods: Data of children with early-onset obesity diagnos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22 to October 2022 were collected. After seeking parental consent, a total of 89 children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received whole exon gene sequencing (WES). 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re were gene mutations,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bulimia, metabolic disorders, sleep disorders, endocrine abnormalities,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oth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unted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Pathogenic variants were found in 30 individua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number of bulimia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 value was less than 0.05, and the remain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 value was greater tha 熊玮 刘德云关键词:下丘脑综合征 基因突变 基于二代测序方法探讨安徽地区早发性肥胖儿童的基因变异特点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2025年 通过二代测序方法探讨安徽地区早发性肥胖儿童的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安徽地区2~14岁诊断早发性肥胖儿童共计9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其进行DNA测序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基因变异特点并根据测序结果分为基因变异组和未发现基因变异组,探讨两组在肥胖相关临床特征上的关联性。结果 在针对90例早发性肥胖儿童的研究中,共检出32例携带致病性基因,阳性检出率为35.56%。检测到的变异基因种类共计23种,其中发现36个杂合变异,其中29个为新发突变,在所有基因中,SH2B1基因的检测率最高,共6例,其次是MC4R基因和PCSK1基因,均为3例。分别统计分析基因变异组和未发现基因变异组的临床特点,发现两组儿童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性发育、肥胖程度)以及临床检测指标(血糖、血脂等)上表现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安徽地区早发性肥胖儿童中常见的肥胖相关基因变异为SH2B1、MC4R、PCSK1等,研究发现了29种新发突变位点,这些携带变异基因儿童与未携带者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检测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 鲁成宇 刘德云关键词:肥胖基因 基因分析 安徽省7-12岁小学生身高分布特点及矮小症患病率调查 陈显军 杨琍琦 刘德云 王倩 刘跃儿童肥胖症糖代谢状态的再探讨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的糖代谢状态。方法266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查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量化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和胰岛素峰值/空腹胰岛素(I p/I 0)。200例非肥胖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比较不同肥胖程度儿童的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IR)发生率。分析肥胖儿童的糖尿病前期风险因素,体质指数(BMI)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儿童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比例达18.0%(48/266)。肥胖组FINS、HOMA-IR、HbA1c大于对照组,QUICK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重度肥胖组FINS、HOMA-IR大于轻中度肥胖组,I p/I 0小于轻中度肥胖组(P<0.05),FPG、QUICKI、HbA1c、2小时血糖(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中度肥胖、重度肥胖组I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Logistic回归提示BMI、黑棘皮病等对糖尿病前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提示,BMI与FPG无相关性(P=0.160),与FINS、HOMA-IR、2hPG、HbA1c呈正相关(P<0.05),与QUICKI、I p/I 0呈负相关(P<0.05)。结论近20%肥胖儿童已有糖代谢异常。肥胖儿童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其发生率不受肥胖程度的影响。 彭武 刘德云 杨琍琦 余月关键词:肥胖儿童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 10岁前月经初潮的中枢性性早熟女孩体格发育特点及剩余身高增量预测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总结10岁前月经初潮的中枢性性早熟(CPP)女孩的体格发育特点,预测10岁前月经初潮CPP女孩的剩余身高增量。方法选择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的CPP女孩57例(观察组)、10岁前未月经初潮仅乳房发育的CPP女孩93例(对照组),观察并测算两组患儿的生长参数,包括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骨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年龄别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CA)、骨龄别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骨龄指数、体质量指数Z分值(BMI-Z)、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标准差积分(IGF-1 SDS)、预测成年身高、遗传靶身高及预测剩余身高增量等,分别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预测剩余身高增量与观察组患儿生长参数的相关性,以观察组患儿预测剩余身高增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构建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的CPP女孩剩余身高增量的预测模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骨龄、骨龄指数、HtSDS-CA、BMI-Z、IGF-1 SDS的均值高(P<0.05)。与遗传靶身高相比,观察组患儿预测成年身高明显低(P<0.05)。预测剩余身高增量与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CPP女孩的骨龄呈负相关(r=-0.994,P<0.05)。10岁前月经初潮的CPP女孩剩余身高增量的预测公式为Y(cm)=67.496-4.901×骨龄(岁)。结论10岁前月经初潮的CPP女孩的已经开始体格发育,生长潜力较小。 彭武 杨琍琦 刘德云 余月关键词:身高 月经初潮 中枢性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