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吴茱萸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吴茱萸的主要生物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以及柠檬苦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对其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对CHL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观察其致CHL细胞染色体结构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吴茱萸在0.5mg/ml、0.05mg/ml和0.005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及2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吴茱萸次碱在0.5mg/ml、0.05mg/ml和0.005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与细胞作用24h,可诱发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 ;柠檬苦素在2.5mg/ml、0.25mg/ml和0.025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出现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结论在本试验所确定的测试条件下,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可导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
- 夏祺悦杨润芳刘燕萍刘强强李宏霞
- 关键词:CHL细胞染色体畸变
- 致畸试验阳性对照维生素A给药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比较致畸敏感期维生素A不同给药方案对孕鼠的致畸效应,选择一种最佳的给药方案以指导维生素A作为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阳性对照的使用。方法交配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植物油对照组、维生素A90mg/kg于孕d101次灌胃染毒组(单次给药组)、维生素A60mg/kg于孕d6-15连续每天灌胃染毒组(连续给药组)。孕期称重并观察母体一般状况,于孕d20用CO2对孕鼠实施安乐死。解剖观察母体毒性,检查胎仔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情况。结果(1)母体毒性:与植物油对照组相比,连续给药组孕鼠染毒3~5d出现被毛黄染、精神状态差、活动减少及体重增重减慢,单次给药组孕鼠未见异常;(2)外观检查:与对照组相比,两维生素A试验组胎仔身长、尾长均低,连续给药组胎仔体重较对照组低,且胎仔身长、尾长低于单次给药组。连续给药组阳性外观畸形包括嘴未开全、开眼、突眼、无眼等,单次给药组出现的阳性外观畸形仅有突眼。(3)内脏检查:连续给药组阳性内脏畸形包括腭裂、鼻窦扩张、晶状体缺失、心室壁增厚,心室腔缩小、房中隔缺失或增厚等,单次给药组出现的阳性内脏畸形仅有腭裂、心室壁增厚和心室腔缩小,且腭裂畸形程度低于连续给药组。(4)骨骼检查:连续给药组阳性骨骼畸形包括枕骨分级低、腭骨或鳞骨异常(缺失或不规则)、鼓环或泪骨缺失、头顶间骨发育不全(不规则)、上下颌骨不规则、胸骨节畸形(缺失或不规则)及第14肋等,单次给药组仅出现了腭骨或鳞骨异常(缺失或不规则)、头顶间骨发育不全(不规则)、上下颌骨不规则等阳性骨骼畸形,且畸形程度低于连续给药组。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维生素A60mg/kg于妊娠d6~15连续给药较维生素A90mg/kg于妊娠d10单次给药�
- 杨润芳郭海东刘强强徐策夏祺悦卓衍蔷李宏霞
- 关键词:维生素A阳性对照
- 大鼠致畸试验中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的给药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致畸敏感期环磷酰胺不同给药方案对孕鼠的致畸效应,确定一种最佳的给药方案以指导环磷酰胺作为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阳性对照的使用。方法:交配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环磷酰胺连续给药组(A组),于妊娠第6~15天(即GD6~GD15)每天按4.8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单次给药组(B组),于GD12一次性按12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对照组(C组),于GD6~GD15每天皮下注射给予大鼠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孕期称取母鼠体质量并观察一般状况,于GD20用CO对孕鼠实施安乐死,解剖后称重并记录其生殖器官质量,检查胎仔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情况。结2果:两个环磷酰胺给药组一般状况观察均未见异常;B组子宫胎盘质量、胎盘质量、子宫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外观检查,A组未出现显著的畸形种类;B组能引起明显的外观畸形,主要有脑膜膨出、小头、脑露、足内翻等。内脏检查,A组显著增加的畸形仅见侧脑室扩大或淤血;B组出现明显的内脏畸形,主要表现为第三脑室扩大或淤血、侧脑室扩大或淤血、心室心房异常等。骨骼检查,A组骨骼畸形种类较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大部分骨骼畸形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主要表现在头部和胸腔,如基蝶骨异常、肋骨数目异常等。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于GD12按12mg/kg经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为较为理想的阳性对照给药方法,显示出更宽的畸形谱和更重的畸形程度,推荐在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中选用。
- 杨润芳郭海东夏祺悦刘强强徐策卓衍蔷李宏霞
- 关键词:环磷酰胺阳性对照发育毒性致畸作用
- 纳米材料毒性影响因素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结构中至少有一维大小在纳米(10-9米)尺度上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微电子、半导体等工业领域.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包括疾病诊断、分子成...
- 冯琦祎刘强强黄金星李宏霞肖凯
- 关键词:生物医学纳米材料毒性分析安全评价
- 禁食对生川乌醇提物急性毒性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给予生川乌醇提物前禁食与未禁食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将108只SD大鼠分为禁食组(48只)与未禁食组(60只)。禁食组每组8只,未禁食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2组分别依次设6个剂量组:2.25、4.5、9、18、36、72 g原药材/kg。禁食组于给药前禁食12 h。2组以20 mL/kg灌胃给药。观察14 d并于观察结束后采集血液进行血液学和血生化分析。结果禁食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17 g原药材/kg,在4.5 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未禁食组LD50为75.27 g原药材/kg,在36 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2组中毒症状一致,主要表现为全身被毛湿润、步态蹒跚、呼吸急促、腹式呼吸、抽搐,部分大鼠出现流涎、角弓反张等症状,甚至死亡。症状出现时间集中在给药后10 min内,出现死亡的时间集中在给药后4 h内。根据观察到的症状初步认为川乌急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为神经系统。死亡动物解剖后,发现部分死亡动物肺部有水肿以及出血点,胸腔及肺组织中发现粉红色浆液和泡沫。根据解剖结果推测川乌急性毒性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心脏衰竭与呼吸抑制。结论给药前未禁食组LD50是禁食组LD50的6.18倍,未禁食组出现症状的剂量远远高于禁食组,禁食对生川乌醇提物毒性影响很大。
- 刘强强徐策郭海东杨润芳夏祺悦李宏霞
- 关键词:禁食川乌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
- 川乌毒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12年
- 川乌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气微,味辛、麻舌[1],主要化学成分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碱等[2]。研究表明,川乌有抗炎、麻醉镇痛、扩血管降压、强心、降血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药理作用[3],其功效是由乌头生物碱类物质决定,但其毒副作用亦是乌头生物碱类物质造成。由于川乌的药用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因此,用药必须谨慎,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笔者现通过总结川乌毒理学作用及影响毒理学作用因素的研究动态,为深入研究川乌提供参考并对川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刘强强郭海东徐策夏祺悦杨润芳李宏霞
- 关键词:川乌毒理作用
- 乌头碱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研究乌头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方法]对25~29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无菌制备卵巢颗粒细胞悬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管嵴状线粒体进行细胞鉴定。试验设4个乌头碱浓度组(0、5×101、5×102、5×103、5×104μg·L-1)和1个溶剂对照组(二甲亚砜)。选用MTT法(四唑盐比色法)测定乌头碱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力的影响,用雌二醇和孕酮的放免分析药盒测定乌头碱对颗粒细胞激素分泌功能的影响,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测定乌头碱对大鼠颗粒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乌头碱作用24h后,高浓度和次高浓度组(5×103、5×104μg·L-1)可明显抑制大鼠颗粒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5×104μg·L-1)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乌头碱浓度高于5×103μg·L-1时,对雌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有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及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 刘强强何晓娟严光焰刘燕萍王衍堂卓衍蔷李宏霞
- 关键词:乌头碱卵巢颗粒细胞毒性
- 合笼时间对大鼠交配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合笼对大鼠交配率的影响,为生殖毒性研究中选择操作方便、切实可行的合笼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设计5个合笼时间点,即16:00时、17:00时、18:00时、19:00时、20:00时,交配d2早晨9~10点,检查合笼大鼠底盘中的阴栓,发现阴栓者判断为交配成功。比较本试验设计的5个合笼时间点大鼠的交配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各时间点大鼠的交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雄大鼠的合笼时间为16:00时、17:00时、18:00时、19:00时、20:00时,对SD大鼠的交配率无明显影响。
- 李子轲韦娜卓衍蔷文雯刘强强李宏霞
- 关键词:生殖毒性交配率
- 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被引量:3
- 2021年
- 随着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应用的日渐广泛,人体与纳米材料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加,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体外、体内两个方面介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常用方法,为纳米技术产品的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 刘强强李宏霞肖凯
- 关键词:纳米材料理化特性生物安全性体外评价
- 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遗传毒性,为有毒中药吴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了Ames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TA1535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分别设5个剂量组:0.000 5、0.005、0.05、0.5、5mg/皿;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剂量分别为0.005 mg/mL、0.05/mL和0.5 mg/mL,受试药物与CHL细胞接触时间分别为4 h和24 h;吴茱萸醇提物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吴茱萸醇提物0.88、3.52、10.55 g(生药)/kg 3个给药剂量组。连续给药4 d,每天给药1次。结果: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各剂量组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CHL试验中,吴茱萸碱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吴茱萸次碱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略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苦素4 h和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都略有增加,0.05 mg/mL、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0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试验中,吴茱萸醇提物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综合以上3个试验结果,认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吴茱萸醇提物无遗传毒性。但在体外试验中,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有致突变性。为进一步确认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遗传毒性,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夏祺悦刘燕萍杨润芳刘强强卓衍蔷李宏霞
- 关键词:遗传毒性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